肠衣大王舞动欧盟市场的秘诀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70年来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中,位于重庆北碚区童家溪镇的伍达畜产品有限公司却生意兴隆。这个欧洲人眼中的“肠衣大王”应对危机的法则是:切实思考并踩准节拍,迅速行动,永不放弃。
  
  ■ 危机来临,蛰伏不动;机遇来了,一跃而上牢牢抓住它
  
  重庆伍达主要生产盐渍猪肠衣,出口德国、波兰等欧盟国家。
  肠衣,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脆皮肠、烤肠外面那层肠皮。像伍达这样做肠衣出口的企业,全国有几千家。目前,伍达的产品在欧洲市场占60%的份额,在全国同类产品的出口中,也占到80%的份额。
  “这次金融危机,我们算同行中损失最少的。”总经理伍鼎文显得有点轻松。
  早在2008年初,凭着多年经验,伍鼎文敏锐地感觉到了市场压力。
  2007年,中国有25个省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其时,国外生产灌肠的客商做出了错误判断,以为中国未来几年生猪养殖会受到极大影响,肠衣原材料价格会疯涨。于是,国外客商大大增加了肠衣生产订单。
  2008年初,肠衣原材料是每把80元,4月开始逐步上升,9月达到每把190元。
  “价格涨得太离谱了,正常值应该在80元至100元之间,而现在的价格严重偏离了肠衣本身的价值。”当肠衣价格涨到每把150元,同行们还在加大原材料收购追逐更高利润时,伍达公司却赶紧刹车,采取了“有多少订单,收多少原材料,出口多少产品”的无积压方略,生产量也由原来每月4个集装箱减少为1至2个集装箱。
  市场果然朝着伍鼎文预想的方向发展。两个月后,当国内企业生产的肠衣陆续抵达对方港口时,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几乎所有的灌肠商都提出每桶降价300欧元的要求,否则就拒绝收货。无奈之下,大多数同行只能被迫接受。这样一来,一个集装箱就亏损45万元人民币。由于及时调整产量,光这一项,伍达公司每月就减少损失100万元。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担心原材料再往上涨,很多同行都因在价格高位时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被套牢,现在价格大幅度下跌,他们却再也没有多余的资金买进原料。这时,伍达公司乘机大量收购了10多万把原材料,并开足马力生产。
  伍鼎文的经营哲学是追跌不追涨。一个回合下来,伍达公司不但将2008年中期的亏损全部挽回,还在2008年金融寒冬里创造了出口2000万美元的历史最好记录。
  
  ■ 与客户保持信息畅通,就像长了千里眼、顺风耳
  
  除了准确把握波动规律外,与国外客户保持畅通的信息也是重要因素。
  当国内原料价格涨到每把150元时,伍鼎文意识到危机来临,他立即与企业驻德国办事处取得联系,对方回电,由于肠衣价格持续疯涨,加上金融危机来临,欧洲市场灌肠需求量急剧减少,对方建议马上调整生产计划。
  “我们的信息,比其他厂家要快15天左右。”伍鼎文说。对于生产厂家来说,15天,意味着当然先机。
  伍鼎文介绍,一般的肠衣生产企业,与客户联系签订了出口协议后,想的就是如何购进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然后向客户发货,一旦市场变化,客户停止要货,吃亏的就是国内厂家。而伍达公司与国外客户之间,却随时保持着畅通透明的信息联系。
  国内原材料市场如果出现不正常波动,伍达公司会立即向客户发去传真,报告信息,而客户也会将国外的市场需求及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及时传递回来,双方商议市场策略,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
  因此,当其他公司刚刚得到国外市场信息时,伍达公司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早就出来了。
  
  ■ 诚信,可以让一个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伍达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波、欧洲疯牛病风波、全球性金融危机,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根本还在于我们在客户中树立的良好信誉。”伍鼎文觉得,诚信大过天。
  2008年10月,当国内肠衣原材料价格从高位下跌时,伍鼎文意识到一场价格战即将拉开。他马上给波兰客户发去传真,主动提出每桶肠衣价格降价1欧元。波兰客户给伍鼎文的回执这样写到:“感谢您,您是最敏感而真挚的中国商人。”
  由于伍鼎文是第一个主动提出降价的,波兰客商被他的诚意感动,将原本想提出每桶降价2欧元的要求降至1.5欧元。这批货,伍达公司损失了20多万元人民币,却赚回了一家忠实的客户。而其他厂家最后被迫接受客商降价2.5欧元的要求,有的亏损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
  除了诚信,伍达肠衣稳定的质量,也是公司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
  最初,伍达肠衣打入德国市场时,并没有得到客户的信任。为此,他们采取了收货10天后再付款的方式经营,当客户遇到困难时,他们甚至主动延长对方付款期限。
  伍达公司还先后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了肠衣扎挂环的专利申请,向工商部门提出“伍达”商标申请,并得到批准。1999年,当得知欧盟宣布将对中国肠衣加工出口企业实行注册认证的消息后,伍達公司马上实施HACCP(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计划,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欧盟注册认证的肠衣加工出口企业,确保了肠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良好信誉。
  优质的产品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信誉,如今,伍达公司每月向德国、波兰客户发送价值150万欧元、7到8个集装箱的肠衣。
  
  ■ 越是“裁员时代”,越是要对员工好一些
  
  “别人裁员我招人,别人减工资我涨工资。”伍鼎文这话听上去,似乎并不符合萧条时代的常规逻辑:经济变坏了,员工唯有更加敬业地、如履薄冰般地工作,才会避免被企业裁员的命运。但在行业里历经了15个年头的伍鼎文,眼光更为长远:只有让员工享受了人性化的待遇,而不是感觉到自己是公司这座巨型机器的某个零部件,员工才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而这必然带动伍达生产力和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
  2008年,伍达公司员工平均月工资1700元,平均加薪15%以上。当你知道这家公司的员工多数都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很难找到工作的当地农转非妇女或者下岗失业人员时,你一定会为这组数据感到十分意外。
  “只有照顾好了员工,员工才会照顾好企业。”这是伍鼎文在管理层内部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这种朴素但并非显而易见的智慧——在经济糟糕时,对你的员工更好一些。
其他文献
民谣大师张,绰号“请不动”。  “请不动”终于来了重庆,为一个叫寅子的剧场。  这里,有个能用高跟鞋踩出枪声的女人。    “脱轨者”    这是上海10月的寻常天气。  空气清澈,略带寒冽。俊挺乔木,抖落黄叶。  一辆帕萨特踩着落叶驶来。  刚刹稳,胡音就从车上跳下来。手攥一份文件,阔步迈进大楼。  她要给老总一个“惊喜”。  2007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胡音加入此公司,专为五星级酒店做内
孟菲斯最特别的风景在天上。  天上飞机盘旋,紫橙两色的飞机不停地降落和起飞,三个小时之内,总计超过300架次,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魔幻表演——这就是闻名全球的联邦快递。  30年前,一个叫史密斯的大学生,批评当时的美国运输系统阻碍经济发展,提出通过在美国的地理中心建立一个转运中心,来满足快捷服务和流通的需要。当时他想到的是阿肯色州的小石城,但当地政府以对城市发展贡献不大为由而予以拒绝。  以农业为主
2009年7月3日,来自重庆合川区的企业家唐毅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捧着“全国自强模范”证书,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登上领奖台的唐毅,其实并没有腿——他是用双手登上领奖台的。  失去双腿后,唐毅靠一双手撑着两只矮板凳,一路攀登,成为重庆市唐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19岁的唐毅,把绝望抛向天空,把希望沉淀在心
“在嘉兴,公交车已经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了。”浙江省嘉兴市运管局的张志东副处长说这样的话,有着令人信服的理由。嘉兴市是浙江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试点市,目前,嘉兴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42条,投入了249辆城乡公交车辆,公交班车通达32个乡镇、316个行政村,建设了66个港湾式停靠站,370对沿途简易(招呼)站点。嘉兴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中制定的“中心城市—中心乡镇—行政村”三级公交网络正逐步成为现
重庆传统农产业存在“两个脱节”:一个是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和经营,与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以及体现这种情况的大市场的相互脱节;一个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加、销等环节的相互脱节。  要有效解决这“两个脱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资本为纽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把分散的农民组成庞大的传统产业群体,顺利地进入市场赢得效益,从而改变传统农产业的经营模式。  黔江用“一头猪”引来一个大资本,继而发酵成“蝴蝶效
理论创新——“三项制度”是思想观念的变革    “三项制度”不是简单的工作方法的创新,而是思维的变革、观念的跨越、制度体系的突破。    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重庆的首创。“三项制度”架构起一套完整的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排民忧、解民怨的制度体系,为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探寻到一种全新的载体。这一载体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观念巨变。 
30年前,杨树林和母亲居住的地方是一个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小乡镇,名字叫白马凼镇。  那年冬天,白马凼镇响起了鞭炮声、锣鼓声和男女老少的笑声。杂而不乱的声音中,白马凼镇小学迎来了一位清清爽爽的带着一个姑娘的中年女人。  妇女姓董,是曾被迫害的知识分子,落实政策后来白马凼镇当老师。外来的董老师母女无依无靠,就与食堂的刘阿姨及儿子杨树林结成了亲戚一般的关系。  一年又一年,董老师该退休了。一个月白风清的秋
不足80平方米的家,一张竹沙发已经发黑,前面是两张木凳拼成的“茶几”。两张已经用了20余年的木板床、两个土漆木柜和一个旧书柜几乎是所有的家具,一台25英寸的旧彩电算是家里最现代化的电器,水磨石地面在如今的城市家庭里难得一见。  简朴得甚至有些寒酸,谁也无法相信,这是铜梁县一位妇联干部的家。  家的主人赵积素,拿出自己资助的贫困学生从天南海北寄来的信,说:“我很富足。”    ■ 资助学子了夙愿  
9月2日,南川区石墙镇石蛾村村民张有新收到一幅特别的年历宣传画,上面除了年历以外,还用美术字体印着“‘三项制度’连民心,推进发展促和谐”的醒目大字,三张介绍“三项制度”内容的漫画图片,“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定期反馈”,内容十分生动。  以此同时,该区192个村、58个社区的群众,几乎都收到区委组织部印发的“三项制度”宣传画。  “一张宣传画,可以让更多党员群众了解‘三项制度’。”南川区委常
重庆已初步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建制镇镇区”的等级结构。1个市域中心城市,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构成重庆都市区。6个区域中心城市,即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黔江区等6个行政区。25个县域中心城市,是指除都市区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其余4个区、21个县(自治县)的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区县域城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