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和微媒体层出不穷的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便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文章首先从微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微时代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微时代呼唤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有新的变革,然后总结了微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主要类型,最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微时代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  远程教育  学习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59-02
  一、微时代呼唤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有新的变革
  (一)微时代的内涵和特征
  1.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是指以掌上电脑、手机等便捷小型高科技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微博、微信、微媒体等“微+X”为结构的信息时代。它是继“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网络时代”之后的信息革新时代,是建立在“数字化”、“互动性”基础上的新媒体时代[1]。
  2.微时代的主要特征
  传播渠道的流动性、传播速度的瞬时性、传播内容的迷你型和传播方式的交互性构成了微时代鲜明的四大主要特征[2]。
  移动通信网络及各种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小巧便捷的移动终端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信息传播的活动范围,流通渠道的便捷化使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的瞬时性、信息传输高效率,使以往许多长篇大论需要进行微型化、片段化的精炼概括。现代人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重的生活压力,使大多数人在零散时间里渴求“碎片化”知识。原有的大篇幅、大容量传播内容已經不合时宜,迷你的传播内容会备受青睐。此外,参与对话互动是微时代最具魅力的特点所在。也正是基于移动交互的特征,才让微时代下碎片化的知识能够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结构。
  (二)微时代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影响
  1.微时代改变着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
  伴随着移动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到来的微时代,使得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由使用电脑终端到移动智能设备终端。以微博、微信、微媒体等“微+X”为结构的信息时代改变了传统学习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正在由传统的大容量的互联网媒体呈现形式向碎片化微型化的媒体呈现形式转变。
  2.微时代改变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的设计理念
  学习资源的设计包含教学设计和媒体设计两大方面。伴随着微时代到来的微学习方式和交互性学习理念使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的设计愈来愈趋向于学习目标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和碎片化、学习活动的交互性和学习媒体的微型化和精简化[3]。
  3.微时代创新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方式
  传统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以大容量、长篇幅的系统性讲授资源为主。大多数资源制作技术比较复杂,资源建设需要由较多成员组成的庞大团队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微时代下的碎片化和微型化学习资源使资源建设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化和多样化。制作技术较为简单的微学习资源如微视频、微音频等甚至可由单人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微学习资源,如微信平台学习资源和电子书,则由较少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分工协作完成。
  4.微时代改变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内涵和方向
  微时代下智能移动终端和微媒体的出现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者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真正实现了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微学习资源不能仅仅像传统的讲授法那样,简单的、孤立的针对于某一知识点,而是应该将问题置于整体的、具体的情境中,不仅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应注重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微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也将向着可适应性、针对性、灵活性、目标任务驱动性等方向发展。
  二、微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主要类型
  微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微课/微课程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视频一般为5至10分钟。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微课/微课程适用于各种智能移动终端,是微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学习资源类型,它将会给学习者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二)移动APP资源
  学习资源通过微信、微博等微时代APP平台来发布和推送,把微信和微博等APP平台打造成新的免费微型移动学习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微平台资源的形式有:微文本,微视频,微音频,微测试,微学习应用等。
  (三)交互式电子教材
  交互式电子教材有别于传统纸质版式教材,也有别于传统电子版教材,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重新进行富媒体编排设计和移动交互设计,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移动电子终端阅读学习的交互性电子教材(也称全数字教材、全媒体教材),交互式电子教材具备富媒体特征、学习交互特征、移动特征、通用跨平台特征。
  (四)二维码学习资源
  二维码学习资源是通过过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快捷获取到二维条码中存储的信息,随时随地下载所需的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发送信息、学习资料交换等。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图书教材以及个人名片上。二维码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典型应用之一便是二维码和纸质教材的完美结合,即把纸质教材中具有多媒体资源展示形式内容的位置印上能够识别多媒体资源信息地址的二维码。   三、微时代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策略
  微时代的到来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微时代下的远程开放学习资源建设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做好微时代下学习资源建设的相关研究,及时跟进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动态
  身处微时代,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和微媒体层出不穷。学校资源建设相关部门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研究微时代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教学设计理论、媒体设计理论和制作技术等核心课题。在借鉴他人先进经验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的资源建设方式和方案。
  (二)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微时代下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作为一个新的方向,学校有些领导和老师对此认识较少,重视程度也不高。但随着相关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进步,微时代下的智能移动终端、微媒体和微资源必将和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密不可分。作为学校资源建设主管层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和技术人员广泛参与微学习资源建设探究和实践。
  (三)制定微学习资源建设的相关技术和评价标准
  微學习资源建设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技术研究都还不是很成熟。但从资源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学校相关部门应尽快吸取先进经验制定微学习资源建设的相关技术和评价标准,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障微学习资源建设各个步骤的规范顺利进行。
  (四)开展微学习资源建设培训
  优质丰富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一直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养适应微时代新形势发展优秀的学习资源建设队伍,建设新型适应各种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资源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因此,学校资源建设主管部门要从微学习资源建设理念更新、教学设计、媒体设计、技术指导这四大方面着手实施微学习资源建设培训计划,分期分批次采用专家理论讲座、上机实操、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操作技能的目标。
  (五)组建微学习资源建设团队
  学校在开展微学习资源建设之前,应按照专兼结合、分类指导、使用需要的原则,建立一支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专兼职教师、制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多样化组合的微资源建设团队,负责微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更新与管理。项目组组成人员原则上应有项目负责人、主讲、教学设计人员、监听(助讲)人员、制作技术人员等组成,可聘请本学科专家、教学设计及远程教育专家任顾问。
  (六)把握好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
  微学习资源建设一般要经历立项、初审、中审和评审验收等关键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初审和评审验收这两个环节尤为重要。资源建设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初审这个环节,对照微学习资源建设标准,认真审核微学习资源初期建设成果,提出修改意见,及时跟踪项目进展,督促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在项目评审验收环节,资源建设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建设成果各细目进行审查鉴定,并对照项目立项申报内容进行验收和试用评估。
  四、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微媒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作为远程开放教育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学习资源建设也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以微时代为背景,结合自己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工作实践探讨了微学习资源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由于笔者视野的局限,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更多远程教育同行对此研究开展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3):133
  [2]邓永霞.“微时代”学习模式经历变革[J].中国教育网络.2014(2):91-93
  [3]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6-68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存在的教学现状,分析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化学史背景,理论联系实际,典型例题分析,让学生走上讲台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C642.1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觉得概念深奥难懂,公式复杂难记,
维和行动作为联合国维持地区和平,促进世界稳定的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1971年来,中国基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积极配合参与维和行动。一方面,中国不断提升维和经费份额摊派比例,并加大了对维和行动的物资配备及供给。另一方面,中国先后派驻工兵、警察、医疗兵、观察员、特派员等维和力量,并成立了8000人规模的维和部队。而这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议论。为什么中国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什么中国参与联
氯碱工业作为重要化工基础原料产业,随着国内经济和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产品在国内的应用范围和用量越来越大,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近年来,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变化
团体治疗中疗效因子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集中探讨团体治疗中疗效因子的相对性,即对于不同团体、团体不同阶段和不同个体而言的疗效因子的相对性;另一方面集中在探讨影响疗
桥梁是道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梁结构特性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南京大胜关大桥是跨越长江的重要铁路通道,综合考虑其规模及安全维护需要,大桥配备完备的传感器监测系统。这些传感器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桥梁结构特性,同时设计预警系统可以实现桥梁状态实时监测。传统数据处理方法难以分析大量监测数据且处理延时长,本文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提升数据分析性能的同时全面分析桥梁监测
目的:通过对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of prematurity,THOP)的早产儿血清S100B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NSE)、听力筛查、头部影像学检查及神经行为测评,分析THOP与脑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典型胎盘部位结节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8例不典型胎盘部位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大体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及免疫表型,复习临
在现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条件下,许多误差源都能通过差分或模型校正的方法进行消除或减轻,多径效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误差源,因此保证天线的抗多径能力对于高精度GNSS应用
作为党的新生力量和国家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关、能不能承担社会主义建设重任,既关乎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又关乎国家的前途。学生党员可以通过认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