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美术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艺术教育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结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精神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需要重视农村美术教育。美术活动是一种精神行为,能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对于农村美术教育来说,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独特的教学资源,实现农村美术高效教学。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社会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逐渐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逐渐重视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这些要求与目标,需要重视美术教育。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着硬件设施不足与师资队伍匮乏的相关问题,再加上农村美术教育课程一直受不到师生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由此,农村美术教育效果不佳。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为契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实现全面审美教育,需要探讨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对社会发展及学生自身发展都非常关键。
  二、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与原因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结合现阶段农村美术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美术教学并没有真正实施,很多美术课被征用上语文、数学、外语课程。另外,学生美术课程学习兴趣缺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美术学习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学习条件的限制。二是升学压力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家长和教师将学生升学、考入重点高中作为教学最终目的,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制约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与空间。
  (二)缺少优秀的教师队伍。
  农村地区缺少优秀的美术教师,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术教师不愿分配到条件恶劣的农村。农村地区硬件和资金配备不足,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美术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教学,认为大材小用,或不愿意到农村吃苦。
  二是教师队伍配不齐。农村美术教育是美术基础教育,影响今后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由此,中小学美术教学阶段质量不好,导致培养的学生美术素质不高,继而影响美术院校的生源素质,如此循环,导致美术人才越来越少。
  三、农村美术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农村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环境较好,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美术自然教学环境。不仅丰富的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观提供了美术绘画的最佳素材,而且在田园、小溪、农家等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美术创新思维,培养捕捉美的能力。
  要从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学术美学思维培养,具体方式就是提高学生对“美”的概念的认知。很多具有交叉性的美学项目,可以让学生进行多重并联式研讨,增强课堂趣味性与综合性,尤其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可以连通的学科不仅有数学、自然,还有古代文学诗词歌赋的潜在内涵,只有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与抽象的美学思维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保证学习内容得到学生的深层次理解。以术课堂的绘画项目来说,当教师指导“钢笔风景画”这个单元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常见的几个主题,如家人、同学、老师,还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这些都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升级课堂,提高创作欲望。
  首先,可以增加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生心理思维能力,进行多重学科交叉、跨越教学。找到美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善于寻找契合部分,从而增加多学科之间的联通。作为艺术教育者,美术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递给学生某些绘画技法,而是将生活、社会与美学相融合,实现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保证学生从审美观上得到艺术性拓展,并且结合音乐、舞蹈等其他学科,运用音乐创设美术绘画意境,借助舞蹈激发美术的创意思维,借助体育增加美术的刚劲和力度。
  其次,实现课下的艺术延伸。任何学科不仅是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要将社会生活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增强学生对社会美学的探究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中找到更适合农村地区学生的美学教育方法。
  结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农村美术教学中需要找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找出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提升农村美术教学质量。文章分析得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欠缺、优秀教师队伍匮乏两方面问题,契合新课改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践行建构主义、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需要从因地制宜、转变模式与健全制度这三个方面出发,解决教学资源、学习兴趣与师资队伍都不足的问题。通过落实这些举措,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契合社会发展,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技创新教学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自我效能感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不可忽视的内在主体因素。本文以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分析自我效能的基本内涵和形成原因,并对职校生科技创新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说明,同时分析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自我效能 科技创新 职校生  一、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及本质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去进行生产和投资所能够获得的财产在不断的增多,因此受财产的保护,对于公民利益的维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虽然在我国的经济发布权法等相关的法律政策当中相应的涉及到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但仅仅是明确了私有财产和共同财产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在民商法中有明确的去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条例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有更强的适用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民商法当中
摘 要: 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人才输送机构,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单位的招聘需求,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为保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职业技术学院应当革新教学理念,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专业课程。本文简单说明了当前国内职业技术类院中教师队伍的不足之处,其中实践技能缺乏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行动导向理念应用于职业学院中的意义,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基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
期刊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教育的殿堂进行学习,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上课班级往往是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组成的“大班”,大班教学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比如课堂教学不好组织,无法进行探究型教学,导致授课效果明显削弱,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成绩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显著降低了大学教育的水平。近些年,各大高校都普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小班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期刊
本文以浙江临安产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蒲壳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中药用价值较高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试管法、纸层析法(PPC)和薄层层析法(TLC),初步确定山核桃蒲壳中含有氨基酸、多糖、皂苷、黄酮、强心苷、挥发油、生物碱类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总生物碱、
摘 要: 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一辈子受益,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可以贻害一个人的一生。生活总有不如意,但这些不如意往往是由人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所处的环境中养成的。习惯的养成,不像知识的获取那样,它有自身的独特性。只有把握好它的特点,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 习惯养成 特性 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是啊,儿童时期,人的心灵好比一张洁白的纸,具有良
摘 要: 为探索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可行性,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评教和客观成绩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发现,案例式教学法的满意度和客观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说明案例式教学法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效果  兽医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