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6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十一五”规划时期,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内各行各业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创建学习型社会,打造学习型组织,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高度发达和飞速更新,使得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的价值理念在国家、社会、个人眼里都空前加强。学习决定个人的前途,学习是国家、社会的希望,学习也是企业超越自我,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学习型组织理论由佛瑞斯特(Forrest)在1965年首次提出,先后被阿吉瑞斯、沙恩(Argyris&Schon)还有彼得·圣吉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自从其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至今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企业中的影响已日益扩大和深化。大批先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响应时代和社会的召唤,掀起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热潮,让学习不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将其推广,组织化,系统化,制度化,最终发展成为整个企业的大事,用学习来锻造企业的长久生命力。而学习型组织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实践价值究竟有哪些,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人才素质,实现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过去多实行粗放型发展,其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结果是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核心技术研发的落后,从而被国外先进企业遏制,实际经济效益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只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对员工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命,知识的大潮让现代人被日益卷入终生学习的意识洪流之中。仅仅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说,人是生产力三个要素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的一环,人力资源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生命力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专家言: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力资源匮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哀的反差。人力资源如何才能炼成?答案是唯一的:学习。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即是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和文化,在企业的大范围内有效提高整个团队组织中的员工素质,打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团队,并让每个员工个体从中受益,获得自身的不断进步。员工素质的提高,让人充分发挥出头脑优势,让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生命力,还能带来经营管理上的进步和革新,因此能有效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并且为企业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一支真正坚不可摧的战舰,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促成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变革
从中国企业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企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工业化之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已进入与世界经济互为交融的阶段。然而,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却并不能使人乐观。从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来看,参差不齐,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管理水平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整体水平高于乡镇、集体、私营企业;外经贸、高科技企业高于其他类企业;工业企业高于服务类企业;上市企业高于非上市企业。从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普遍存在寿命偏短、有效延续性差的现象。像三株集团的跳跃式发展和快速死亡在中国众多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和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当今世界,中国企业管理的群体落差突出表现为缺乏组织的系统整合能力。这是因为:从企业管理变革的纵向进程来看,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管理进程的第一个阶段经验管理阶段,从横向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属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管理;从集成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缺乏的是综合集成即系统整合的能力。
当我们考察了中国企业的历史与现状、微观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宏观层面的群体落差,并在横向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代中国国内正处于农业文明转入工业文明、世界发达国家正由工业文明迈入信息文明的背景下,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地学习、消化世界先进管理科技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进行彻底的管理革命,就成为中国企业突破管理瓶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健康长寿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推动中国企业成功战略转型
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两大战略转型,要想在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外部大环境的同时,更好更稳定地实现国内经济这两大战略转型,组织学习必不可少,其作用具体表现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运作,可以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从而转变管理者的战略观念和眼光,使企业实现战略转型成为可能;组织学习可以促进团队内部自主研发,同时通过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化企业运行方式,来增强企业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的能力,而内部自主研发和从外部吸收正是企业获取其实现战略转型所需资源的两种途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政策和管理理念上都有一定遵从旧规则惯性,这一点抑制了战略转型,增大了企业失败的概率。而组织学习就能有效地克服这些惯性,促进战略转型;组织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塑造愿景,而愿景的构造有助于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战略转型;学习型组织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组织知识是动态能力的基础,企业改变动态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组织学习的过程。组织学习能够使企业积累、创造知识,知识通过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变异、内部选择、传播与保持,转化为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能够增强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确保企业战略转型地成功。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竞争时代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企业中,组织的整体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具体表现在:极强的认知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把握机遇;敏锐准确的预警能力可以使企业能预知风险,从而更为平稳度过风浪;良好的适应调节能力可以使企业遇到任何事件能够处惊不乱,应付自如。蓬勃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使企业内部个人、团队和组织都具有很高水准的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因而企业可以始终保持活力,跟上甚至领先于时代发展的步伐。由 此可见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发展潜力及企业自身能力素质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学习能力是当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学习能力代表了企业资源的存在、配置与发展的活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源,是企业科技与人才资源培养开发与优化配置的表现。因此,组织学习力是企业竞争力最深层次的内涵,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就意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五、创建学习型组织,帮助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
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已经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工厂和大市场。一种商品的生产,往往原料在A国,加工制造在B国,销售在C国。这样一来。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态势也日益明显,并影响到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改变着国际力量格局。企业,作为各国经济的核心支柱和有机细胞,也纷纷将战略眼光投向国际,在全球舞台上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寻求合作伙伴。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与国外企业共享资源优势,也要在惊涛骇浪中经受先进企业的冲击,其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希望同在。要在这样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保持企业巍然屹立甚至是超越性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唯一的法宝,而学习型组织能打造和维护企业的人才库,通过学习产生的强大力量带来企业在知识储备,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业务运作,适应能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归根到底,当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是人力资源。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
六、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中国的世界顶级领袖企业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很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微软,英特尔,宝洁……我们也不只一次地探究国外先进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长盛不衰的秘诀。究其原因,可以肯定的是:领导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利润都归功于企业家的创新。然而,这些杰出企业家给我们的成功启示,除了他们自身无一例外都是审时度势,深谋远虑,有着无限强大的个人智慧和力量,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打造团队战斗力。他们从自身开始,将学习和素质提升的活动进行推广和深化,从而使其扩大到整个企业团队的大范围,在不断的和业务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将企业家个人学习提升演变成企业整体的组织型学习,从而建立起坚不可摧的战舰型团队。杰克·韦尔奇,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CEO。1999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经理人”。在他担任董事长的20年期间,通用的销售收入由1981年的250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300亿美元。韦尔奇的杰出并不只表现在创造了巨额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通用创造了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他将GE由一个官僚机械型组织再造成具有系统思考能力,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由此可见,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提高企业员工整体技能素质的效能和作用,对于企业的成功是多么重要。通用的成功只是一个小小的例证,然而其所代表的千万国际先进企业成功的模式,对于当今形式下的中国企业,其借鉴意义却是无可估量的。每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榜单上,中国企业占的比重都是少得可怜,平均不到1/25,其中还有不少是国家垄断企业,这与中国占世界人口1/5的比例相对照,也是相当悬殊的反差,中国要想多出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要想登上500强财富榜,必须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这里的兵马就是企业的员工,是人,而且是人的群体,是企业组织。我们的标杆学习方法,就是要向世界顶级的优秀企业学习。“走近它,就成为它”,从GE身上,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体现得非常充分,从人学习,到整个企业团队学习,这就是学习型组织能帮助我们实现的目标。
无论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自身,还是从国内外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发展的实践例证,我们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当今中国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证价值。中国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有机体,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承担者。让我们的企业搭建起学习型组织的平台,将学习的能量在企业这个大组织中发挥到极致,促进中国企业向着国际化,现代化,可持续化的光明未来昂首迈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学习型组织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姜雪]
创建学习型社会,打造学习型组织,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高度发达和飞速更新,使得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的价值理念在国家、社会、个人眼里都空前加强。学习决定个人的前途,学习是国家、社会的希望,学习也是企业超越自我,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学习型组织理论由佛瑞斯特(Forrest)在1965年首次提出,先后被阿吉瑞斯、沙恩(Argyris&Schon)还有彼得·圣吉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自从其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至今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企业中的影响已日益扩大和深化。大批先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响应时代和社会的召唤,掀起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热潮,让学习不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将其推广,组织化,系统化,制度化,最终发展成为整个企业的大事,用学习来锻造企业的长久生命力。而学习型组织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实践价值究竟有哪些,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人才素质,实现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过去多实行粗放型发展,其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结果是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核心技术研发的落后,从而被国外先进企业遏制,实际经济效益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只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对员工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命,知识的大潮让现代人被日益卷入终生学习的意识洪流之中。仅仅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说,人是生产力三个要素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的一环,人力资源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生命力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专家言: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力资源匮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哀的反差。人力资源如何才能炼成?答案是唯一的:学习。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即是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和文化,在企业的大范围内有效提高整个团队组织中的员工素质,打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团队,并让每个员工个体从中受益,获得自身的不断进步。员工素质的提高,让人充分发挥出头脑优势,让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生命力,还能带来经营管理上的进步和革新,因此能有效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并且为企业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一支真正坚不可摧的战舰,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促成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变革
从中国企业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企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工业化之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已进入与世界经济互为交融的阶段。然而,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却并不能使人乐观。从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来看,参差不齐,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管理水平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整体水平高于乡镇、集体、私营企业;外经贸、高科技企业高于其他类企业;工业企业高于服务类企业;上市企业高于非上市企业。从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普遍存在寿命偏短、有效延续性差的现象。像三株集团的跳跃式发展和快速死亡在中国众多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和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当今世界,中国企业管理的群体落差突出表现为缺乏组织的系统整合能力。这是因为:从企业管理变革的纵向进程来看,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管理进程的第一个阶段经验管理阶段,从横向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属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管理;从集成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缺乏的是综合集成即系统整合的能力。
当我们考察了中国企业的历史与现状、微观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宏观层面的群体落差,并在横向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代中国国内正处于农业文明转入工业文明、世界发达国家正由工业文明迈入信息文明的背景下,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地学习、消化世界先进管理科技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进行彻底的管理革命,就成为中国企业突破管理瓶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健康长寿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推动中国企业成功战略转型
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两大战略转型,要想在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外部大环境的同时,更好更稳定地实现国内经济这两大战略转型,组织学习必不可少,其作用具体表现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运作,可以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从而转变管理者的战略观念和眼光,使企业实现战略转型成为可能;组织学习可以促进团队内部自主研发,同时通过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化企业运行方式,来增强企业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的能力,而内部自主研发和从外部吸收正是企业获取其实现战略转型所需资源的两种途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政策和管理理念上都有一定遵从旧规则惯性,这一点抑制了战略转型,增大了企业失败的概率。而组织学习就能有效地克服这些惯性,促进战略转型;组织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塑造愿景,而愿景的构造有助于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战略转型;学习型组织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组织知识是动态能力的基础,企业改变动态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组织学习的过程。组织学习能够使企业积累、创造知识,知识通过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变异、内部选择、传播与保持,转化为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能够增强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确保企业战略转型地成功。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竞争时代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企业中,组织的整体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具体表现在:极强的认知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把握机遇;敏锐准确的预警能力可以使企业能预知风险,从而更为平稳度过风浪;良好的适应调节能力可以使企业遇到任何事件能够处惊不乱,应付自如。蓬勃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使企业内部个人、团队和组织都具有很高水准的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因而企业可以始终保持活力,跟上甚至领先于时代发展的步伐。由 此可见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发展潜力及企业自身能力素质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学习能力是当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学习能力代表了企业资源的存在、配置与发展的活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源,是企业科技与人才资源培养开发与优化配置的表现。因此,组织学习力是企业竞争力最深层次的内涵,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就意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五、创建学习型组织,帮助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
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已经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工厂和大市场。一种商品的生产,往往原料在A国,加工制造在B国,销售在C国。这样一来。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态势也日益明显,并影响到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改变着国际力量格局。企业,作为各国经济的核心支柱和有机细胞,也纷纷将战略眼光投向国际,在全球舞台上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寻求合作伙伴。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与国外企业共享资源优势,也要在惊涛骇浪中经受先进企业的冲击,其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希望同在。要在这样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保持企业巍然屹立甚至是超越性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唯一的法宝,而学习型组织能打造和维护企业的人才库,通过学习产生的强大力量带来企业在知识储备,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业务运作,适应能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归根到底,当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是人力资源。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
六、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中国的世界顶级领袖企业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很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微软,英特尔,宝洁……我们也不只一次地探究国外先进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长盛不衰的秘诀。究其原因,可以肯定的是:领导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利润都归功于企业家的创新。然而,这些杰出企业家给我们的成功启示,除了他们自身无一例外都是审时度势,深谋远虑,有着无限强大的个人智慧和力量,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打造团队战斗力。他们从自身开始,将学习和素质提升的活动进行推广和深化,从而使其扩大到整个企业团队的大范围,在不断的和业务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将企业家个人学习提升演变成企业整体的组织型学习,从而建立起坚不可摧的战舰型团队。杰克·韦尔奇,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CEO。1999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经理人”。在他担任董事长的20年期间,通用的销售收入由1981年的250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300亿美元。韦尔奇的杰出并不只表现在创造了巨额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为通用创造了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他将GE由一个官僚机械型组织再造成具有系统思考能力,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由此可见,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提高企业员工整体技能素质的效能和作用,对于企业的成功是多么重要。通用的成功只是一个小小的例证,然而其所代表的千万国际先进企业成功的模式,对于当今形式下的中国企业,其借鉴意义却是无可估量的。每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榜单上,中国企业占的比重都是少得可怜,平均不到1/25,其中还有不少是国家垄断企业,这与中国占世界人口1/5的比例相对照,也是相当悬殊的反差,中国要想多出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要想登上500强财富榜,必须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这里的兵马就是企业的员工,是人,而且是人的群体,是企业组织。我们的标杆学习方法,就是要向世界顶级的优秀企业学习。“走近它,就成为它”,从GE身上,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体现得非常充分,从人学习,到整个企业团队学习,这就是学习型组织能帮助我们实现的目标。
无论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自身,还是从国内外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发展的实践例证,我们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当今中国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证价值。中国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有机体,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承担者。让我们的企业搭建起学习型组织的平台,将学习的能量在企业这个大组织中发挥到极致,促进中国企业向着国际化,现代化,可持续化的光明未来昂首迈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学习型组织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