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的争议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个热搜叫“隔夜西瓜把表层切掉再吃没有用”。其实,西瓜是否隔夜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致病菌。如果只是普通细菌(即菌落总数)超标,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危害。
  西瓜糖分高、水分足,的确容易滋生细菌,而且冰箱里面也隐藏着各种细菌,所以西瓜切开后不要放太久,最好尽快吃掉。但如果你使用的是干净的刀具、砧板切瓜,且及时用干净的保鲜膜包裹并放入冰箱,即使隔夜放了也能吃。
  除了隔夜瓜的问题,吃瓜这件事,还有很多其他争议,今天一一解开。
  为了更红更甜更大给西瓜打针?
  其实,西瓜打针并不是事实,只是臆想。西瓜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熟的水果,也耐储存,和很多其他水果相比,根本用不着储存保鲜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也没有瓜农会闲得无聊去给每个西瓜打针,无论往西瓜里面打激素、糖水还是色素,都不会促使西瓜变红变甜,相反,打针还会使针眼附近的瓜肉腐烂变质,大大缩短西瓜贮藏时间,得不偿失。
  还有一种说法是,市面上的大个儿西瓜都是用了膨大剂。以前买西瓜,我们都喜欢挑个头大的。但是,现在西瓜个头大,人们就会说是因为“膨大剂的使用”。膨大剂到底是何方神圣,让人们避之不及?
  膨大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属于农药范畴。常用的膨大剂有氯吡脲、赤霉酸等,可以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的增大、分化和蛋白质的合成。到目前为止,正常使用时,还没发现膨大剂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很强的自限性,少量用能促进生长,用多了反而不利于生长,不当的使用(过量或是时期不对)会引起果实畸形,瓜农通常也不会多用。
  无籽西瓜都打了避孕药?
  吃西瓜的时候吐籽很麻烦,市场上的无籽西瓜便成为了吃瓜群众的福利。不过,有人说,无籽西瓜中含有大量激素,是用避孕药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的,经常食用对人体有害。这是真的吗?
  其实,无籽西瓜的产生和人类使用的避孕药没有丝毫关系。无籽西瓜是采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普通西瓜都是二倍体植株,也就是细胞内含有两组染色体,可以正常结籽。人们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将普通的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而三倍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不能产生种子,也就没有西瓜籽啦。这种无籽西瓜只是没有能力正常发育下一代,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避孕药更是八竿子打不着。至于植物激素,被摄入人体后也不会起到激素的效果,完全不必谈“激素”色变,还是好好享受西瓜吧。
  糖尿病人和孕妇不能吃西瓜?
  夏天吃西瓜清爽舒适,而“糖友”们只能望瓜兴叹:都说西瓜含糖高、血糖指数高,糖尿病人不能吃。这是真的吗?
  西瓜的血糖指数是72分,的确是高GI值(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不过,判断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除了看血糖指数,还要看血糖负荷(GL)。它指的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其 GI值的乘积。比如,西瓜和苏打饼干的GI都是72,但每100克苏打饼干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6克,其GL大约为55,而100克西瓜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克,其GL约为5,两者的GL相差10倍之多。也就是说,比起苏打饼干,西瓜对血糖的影响很小。
  当然,西瓜对血糖影响小的前提是不多吃。如果不加节制,就会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很多。总的来说,糖尿病人并不是绝对不能吃西瓜,二两西瓜还是不用太担心的。
  有人说孕妇不能吃西瓜,给出的原因是因为西瓜的糖含量高,会升高血糖,容易造成妊娠糖尿病。其實,这跟“糖尿病人不能吃西瓜”是一个道理。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稻花香里”旅游区消暑度假的游客却络绎不绝,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群众在“稻花香里”奔小康。  近年来,宾阳县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稻花香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在宾阳“古辣香米”产业示范核心区打造了宾阳县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如今,“稻花香里”已经成为宾阳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稻花香里”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素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