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弓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n395924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不清在梦中多少次见到父亲挺拔的脊梁,潇洒的身影,但每次梦醒后心中总会感到伤痛。我恨这艰难生活把原本如青松劲竹般的父亲压迫成一张弓,我只能用优异的成绩和感恩的心来抚慰那张弯弯的弓。
  刚到中年的父亲,头上就有了根根白发,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每当我看见父亲弯着腰在家干活时,都会忍不住上前夺过父亲手中的东西,对他说:“你休息会,我来干。”而父亲只好应和一句转身离开。我知道这时候他总用爱的目光在我背后默默地注视着我的举动,然后才悄然无声地离开,带着满足与幸福。
  我知道父亲的内心是怎么想的,父亲看我能懂得为他尽一份力,他很幸福。但幸福中又害怕,他怕我考上大学他又拿不出钱。但父亲从不对我说“家里没钱,省着点”之类的话。我知道父亲一直在为我拼搏,他也希望我能让他劳有所值。曾几次,我被难题困扰到半夜,父亲在一旁爱莫能助,我知道父亲一定在為帮不了我学习而自责。曾几次,我想对父亲说“夜深了,你帮不了忙的,早点休息吧”。但又怕父亲知道我已知道他内心的软弱,为此更加难堪并加重自责。所以话到嘴边又被我咽了下去。父亲可能明白我的心思就先离开了,走的时候说了一句“早点睡”。父亲那一句“早点睡”包含着多深的无奈和叹息啊!凌晨,我依稀听到父亲的一声声叹息,父亲的内心是多么纠结啊!
  从小到大,父亲对我的爱不仅没减少过,反而呈几何式地增加。一次父亲的朋友来我家,谈话中,我听见那人说:“女孩上学没什么用,早点出来闯社会,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还有口饭吃。”话音未落,父亲就反驳道:“我自己的孩子我清楚。”之后,父亲找我认真地谈了一次话,他深沉地说:“你好好读书,你读到哪我供到哪,别想那么多。”我知道父亲作为工薪阶层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从来不说没钱。
  记得小时候,父亲是那么健壮啊!一只手挥一挥似乎就能挡住山头飘过的那片云;一麻袋大米压在身上就像没事一样,脚底生风。但随着我一步一个台阶地上学,父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亲戚常说,现在供一个孩子上学等于付出一份家业。
  每当想起这些,我都吓得不敢接父亲给的生活费,眼前常常浮现出父亲的身影。沉重的生活担子把父亲压成了弓,而我就是搭在这张弓上的箭,是父亲用一生的力量筑成的一支希望之箭。
  父亲,你知道吗?每当我看见您这弯弯的弓,女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射出去,借着您的力拼命地射出去,射向那阳光大道,取一片辉煌献给我一生挚爱的您。
  【作者系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7班学生】
其他文献
◎〔唐〕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在辋川蓝田期间所作,叙述隐退后的闲适生活,深得广大诗词高人好评。  鉴赏  首联描写了一幅怡然自樂的田家生活画卷。“烟火迟”,不仅写出了阴雨天使得树枝与空气都极为潮湿,柴湿不易燃烧,同时也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
期刊
素材A 农村父老也有触网梦  近日,江苏省邳州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介绍说:  周末回家时,父亲跟我说,他打算在家里安上网络,让手机也能联网。当时我很好奇,一个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花甲老人,对智能手机的认识完全空白,能跟得上年轻人的节奏吗?但对于父亲的主动“触网”,我还是举双手赞成。过了一个月,再次回家时看见的一幕让我很惊讶,父亲正用手机和远在新疆的哥哥视频聊天。视频结束后,父亲很是感慨:“这样子比
期刊
八十六岁的爷爷总好“霸”着央视十一频道看戏,且大都是京剧。我就满怀好奇地问目不识丁的爷爷:“您听得懂吗?”爷爷乐呵呵地说:“我能听懂啥呀,也就是听听唱腔看热闹。吕剧是咱本地戏,说的唱的都是本地话,我倒是能听懂一些,可电视里不大演……”我一看尽孝心的机会来了,就忙用零花钱给爷爷买来一盘吕剧光碟,上面有《王小赶脚》《三打四劝》《小姑贤》《爱女嫌媳》《双换妻》《王汉喜借年》《王定保借当》《兰桥会》《空槽
期刊
一、断句  文言文断句考查的是高中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一般说来,只要把文言文原文的意思读懂了,弄清了,文言文断句也就不难了。文言文断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名词断句  一般说来,如果句子中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它们之间既没有活用情况,也不存在并列、修饰、限定的情况,且其中前一个名词作前一句的宾语,后一个名词作后一句的主语,那么这两个名词之间,就可以断开。  如: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
期刊
一  寒露刚过。一个阴晴多变的、冷热难调的日子。一个僻远的小城市。一幢小区住宿楼里。一天中午。  午休醒来,我无聊至极,翻看着微信,把群里的一个人存储在了通讯录中。于是,在微信里,我遇到了一个曾经的她——梅。  她显然有些激动:“我认识你,洁同学,我也是老牛的学生。我们在歌城见过。”  哦,我想起来了。当时,老牛还说介绍我们认识来着。原来我们是校友,我恍然大悟。一个很年轻,在歌厅“喝”得飘逸如鸟飞
期刊
5月5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收到美国东南宾夕法尼亚交通局发来的合同书,正式获得费城双层车订单。这份采购合同总价约11亿元人民币,包括动力集中动车组的45辆不锈钢双层控制头车和中间拖车,后续可增购10辆,服务于费城及周边地区的通勤交通。  这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尤其是不锈钢双层车产品首次出口北美干线铁路市场。一年之内,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成功中标美国芝加哥、洛杉矶、波士顿、费城地铁车辆订单
期刊
很久以来,有个事儿一直压在中国制笔从业者的头上:堂堂大中国,竟然连个圆珠笔芯都造不出来!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者、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却高度依赖进口生产圆珠笔笔头的核心材料。我国制造业长期承受缺“芯”之痛,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點项目的攻关。钢材要制造笔头,必须用很多特
期刊
你听过吕剧吗?这可是我们地道的家乡戏呀。它的唱腔婉转悦耳,声情并茂,简明轻快,唱词幽默朴实,嬉笑成趣,讥讽调侃,使人耳目一新,兴趣盎然,不时惹人开怀大笑。  其中,作为吕剧代表作的《李二嫂改嫁》,曾唱红大江南北。  《李二嫂改嫁》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农村解放区为背景。年轻的寡妇李二嫂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经常受恶婆婆“天不怕”的欺负。青年农民张小六在劳动生产中帮助她,她也在生活上照顾张小六。二人由此
期刊
寻一曲古韵悠悠,在东篱之下细听。再找一粗瓷碗席地品一壶大叶茶,于此景中我真正地感到那平淡无华。细细回忆,体悟亲情和人生,往事如烟。如烟往事,触动内心。但就是这么简单,你能够做得到吗?  我,曾把月亮给丢了。我原以为只有有一个有钱的老爹,今生才能助就我的成功,但偏偏我没有。所以在多次的家长会中,我的父亲几乎没有出现过,记忆中仅有的两次,也是他在会场外形单影只地旁听罢了。  “爸,今天是校长讲演,你去
期刊
不久前,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行文虽还很稚嫩,但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很少有时间陪她,她甚至哭着在电话里喊:“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尤其是日记最后一句,看哭了多少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  (摘编自《钱江晚报》)  素材解读  1.比起丰富的物质生活,父母的陪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