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数学知识变化及应对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初高中知识的区别
  1、语言变的抽象。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上升。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因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的来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4.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范围和层次的进一步提高.
  在初中,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抽象概括、化归、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归纳猜想、分类、类比、特殊化、演绎、完全归纳法、反证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等的认识和应用还是初浅的,较低水平的.而在高中,将进一步要求学生更加自觉地、自动地、经常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问题及应对策略
  1、学习依赖习惯较强。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
  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拨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
  3、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总之,高中与初中从知识结构及要求的差别是巨大的,需要同学们尽快纠正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观点,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在做读图题时有着一定的困难,学生不能够清晰的把握图片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然而读图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读图能力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读图;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直接从图形图像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读图能力也是综合反应一个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
美国数学家哈莫斯宣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当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曾强调指出:"中学数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可见,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和主要的活动形式,无论是形成概念、掌握命题、还是训练技能,都必须通过解题活动来实现。许多同学对老师讲过的、课本上出现过的、自己做过的类似题目无所畏惧,基本都会做,但是对于"面目全非"、完全生疏的问题却束手无策。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解题原理和方法的概
背景及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作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易导致多种并发症,脑卒中是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糖尿病是脑卒中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下,自学能力是适应社会,满足自身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而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结合这些特点和自身的教学体验,浅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学 能力  一、提高认识,长期坚持。  课堂自学是教师监控下的学生自学,应是一种更高效的自主学习,突出表现在:学习有目标,方法有指导,过程有调控,结果有反馈四个方面,它不是无目的的
课标上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亲身经历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不仅能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探索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本文结合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立足让学生经历数学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小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而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从而探求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视网膜神经保护的新方法。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和教材,在通常情况下,班内学生原有的基础,即他们达到某一目标的学习准备状态总是存在一些差异,而在教学中如果用同一目标来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不相适应,从而使这些学生或轻易达标,或难以达标。他们的学习活动不能有效展开,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在课堂中实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措施,从而促进小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用 教学 发挥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数学的学习更加需要注意兴趣的培养。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科学,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无形的产生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数学教
【摘要】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的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数学课堂 留白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
通过对混沌系统特性的研究,设计出一种安全性高、加密速度快的通信加密方案。首先根据数字混沌序列的特性对混沌的迭代过程进行改进,实现对Chebyshev混沌序列的过抽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