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特色作业 延续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业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课外作业,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和自学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该怎样布置家庭作业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一切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准则。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完全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丰富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只注重学生的写,比较单调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往往做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因此,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形式相结合,让同学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愿意学、喜欢学,并渐渐迷上学。如学了古诗后,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诗的样子写一首诗,不必追求诗得押韵、对称,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又如学了《荷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自己回家做一幅画,把荷花池里荷花盛开的景色描绘出来,还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对学校小花坛中的景色用口头作文的方式进行描写。这样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分层次、分梯度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特点。教师应给学生的作业开设一个“自助餐”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如学了《詹天佑》,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几道题:
  (1)查找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2)填写《詹天佑》小档案。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詹天佑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结合这些语句说说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4)画一画居庸关和八达岭开凿隧道的图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5)请你观察你周围的一名同学,最好选择一位有个性的同学,描写一下他(她)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其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上5题,可任选其中2-3道题做)
  以上5道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能力差的可做简单的。总之,各类学生都会有收获。
  三、渗透开放性,让语文作业渗透到课外及其他学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标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顺应这一潮流,学科渗透也已成为近年中考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寒假期间,教师可以以“春节”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当地过年的习俗,了解过年时的人们的消费方式,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并与平时做一个对比。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综合运用到了数学中的统计学,同时,对于乡土文化也有了深入地了解。
  巧留作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此同时,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有的放矢的加大对学生质疑的引导和训练,并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我相信学生们学语文的激情会被唤醒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读、辅读,而忽视学生自已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思考,加强讨论,加强练习,才能上好语文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思;议;练  一、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在整个初中阶段起着重要作用。阅
期刊
摘 要: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编教材《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归于第二单元第五课进行教学和理解。在认真备课、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极有必要在原教材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中职生的实际,全面而深入地对顺境逆境这两种境遇进行探讨,作一个前瞻性的心理预防尤为必要。  关键词:辩证思维;顺境;逆境;转化;心理;疏导  教材第二单元用哲学的观点来点明题旨。即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成为关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数学教师应以学定导,追求高效课堂,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减负;高效课堂  减负提质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升温,减负提质的发展也已提上日程了。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
期刊
低段语文教材,大都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交给方法。下面以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看图学文中,《骄傲的孔雀》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针对本课的教材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的方法是: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实践。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识和掌握语言规律,只有从认识到实践才能形成语言能力。对于英语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是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的初中学生特别是边远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
期刊
摘 要: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做如下几点探讨。  一、创造性
期刊
摘 要:现代课堂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语文的审美已陷于疲劳,形式的单调已无法满足学生审美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窗,活化课堂,让学生走向异彩纷呈的文字世界,是当下语文老师的心头之痒。  关键词:语文课堂;逻辑思维;美  语文到底美在哪里,除了优美的词藻,除了情感,还有哪些呢?很多时候,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感都是靠直觉,单调甚至是机械的重复审美,让学生已觉乏味,让课堂更精彩些是很多语
期刊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架构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  一、倡导民主平等是和谐关系基础  民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核心就是要求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尤其在课堂上,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
期刊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作业的布置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才能轻松达到课内、课外延伸的教学目的和熟能生巧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选择性、科学性、目的性、实践性等。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课堂作业;布置技巧  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教学作业,辅之以减轻学生的课时作业负担的提倡,课堂教学作业更易被忽视。其实不然,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期刊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以学定教的实质就是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早在2010年,我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