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一直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新中国建立以后,谭震林当了副总理,进了政治局,分管整个农林口的工作。但他时刻警惕着,千万不能变成“官老爷”。
他对那些官僚主义的倾向,从不客气,从不留情。在这方面有人称他为“谭大炮”。这外号不知怎么叫他听到了,他没有生气,而是说:朝官僚主义开炮有什么错?就是要把脱离群众的歪风邪气都轰掉!
有一段时间,有关部门为了首长的安全,作出规定,外出开会不得随便乱喝水。警卫人员、秘书应该给首长带个暖壶,喝自带的水。
一天,谭震林到西苑旅社去讲话。司机拎了个暖壶放到车上。他问:“带暖壶干什么用?又不是走个千八百里的。”司机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他火了,说:“这是什么人的规定?”
“保卫部门。”
“乱扯淡!”谭震林把皮包扔进车里,“这简直是国民党!”
司机和秘书都不敢讲话。坐在车上,他还在说:“这么下去,老百姓不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才是怪事。”
到了会场上,他的气还没有消,端起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两口,说:“同志们,有关部门不许我喝你们的水!要自己带水,你们说这是什么作风?什么规定?”
秘书给他递眼色,他根本不理:“为了首长安全?有这么保卫的吗?对这种规定,我有一个办法,就是不遵守!不听他这一套!”直到把火发完了,他才罢休。
到宾馆开会,服务员替他开门,他又看不惯了,走进屋里,朝服务员招招手:“小鬼,过来过来,我有个问题要问你。”
女服务员跑到他身边,问:“首长有什么事情?”
“我问你,给我们开门是你们领导安排的,还是你主动干的?”
“两者都有。”服务员反应很快。
“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是所有的人来你们这里,你都给他们开门呢,还是只管给当官的开门?”
服务员脸红了,说:“我们当然是为领导服务的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对你开门,我先表示感谢了。但是我也得告诉你,以后像我这样身强力壮不伤不残的人来了,不管他官有多大,都不管开门的事!如果当官当到连门也要别人开的地步,这个官也就差不多完蛋了!"服务员静听着,不知如何是好。
谭震林像想起什么,又补充一句:“要是你们的领导责怪,就叫他来找我!”
有一年,他回到老家攸县,在县城散步,看到一群人排着队,拎着口袋,等在粮店的窗口前。这窗口一米多高,很小,只能伸进手去拿口袋。旁边等着买粮的人在议论:
“把售粮口垒这么高,存心不让你买!”
“谁惹得起他们,他们是官家!”
听到这些议论,谭震林站住脚,停了片刻又走到售粮窗口。只见里面的工作人员一副冷面孔,正在呵斥一位来购粮的孩子。
谭震林不便朝卖粮的工作人员发作,他转过身,对随行的县委的同志说:“为什么把售粮的窗口开这么高?”
“他们怕开低了不安全吧!”
谭震林说:“你们看看,开这么高,我够着都费劲,孩子老人怎么办?”
县委的干部沉默不语。谭震林把手一甩,说:“这是存心整群众!我们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一到具体事情上,就整群众,简直不像话!”
县委的同志说:“我们尽快通知他们改正这些缺点……”
“不是缺点的问题!你们眼皮底下尽是这类事情,你们不脸红吗?我看,你们要用这件事,进行一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摘自《笔记开国将帅》,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他对那些官僚主义的倾向,从不客气,从不留情。在这方面有人称他为“谭大炮”。这外号不知怎么叫他听到了,他没有生气,而是说:朝官僚主义开炮有什么错?就是要把脱离群众的歪风邪气都轰掉!
有一段时间,有关部门为了首长的安全,作出规定,外出开会不得随便乱喝水。警卫人员、秘书应该给首长带个暖壶,喝自带的水。
一天,谭震林到西苑旅社去讲话。司机拎了个暖壶放到车上。他问:“带暖壶干什么用?又不是走个千八百里的。”司机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他火了,说:“这是什么人的规定?”
“保卫部门。”
“乱扯淡!”谭震林把皮包扔进车里,“这简直是国民党!”
司机和秘书都不敢讲话。坐在车上,他还在说:“这么下去,老百姓不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才是怪事。”
到了会场上,他的气还没有消,端起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两口,说:“同志们,有关部门不许我喝你们的水!要自己带水,你们说这是什么作风?什么规定?”
秘书给他递眼色,他根本不理:“为了首长安全?有这么保卫的吗?对这种规定,我有一个办法,就是不遵守!不听他这一套!”直到把火发完了,他才罢休。
到宾馆开会,服务员替他开门,他又看不惯了,走进屋里,朝服务员招招手:“小鬼,过来过来,我有个问题要问你。”
女服务员跑到他身边,问:“首长有什么事情?”
“我问你,给我们开门是你们领导安排的,还是你主动干的?”
“两者都有。”服务员反应很快。
“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是所有的人来你们这里,你都给他们开门呢,还是只管给当官的开门?”
服务员脸红了,说:“我们当然是为领导服务的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对你开门,我先表示感谢了。但是我也得告诉你,以后像我这样身强力壮不伤不残的人来了,不管他官有多大,都不管开门的事!如果当官当到连门也要别人开的地步,这个官也就差不多完蛋了!"服务员静听着,不知如何是好。
谭震林像想起什么,又补充一句:“要是你们的领导责怪,就叫他来找我!”
有一年,他回到老家攸县,在县城散步,看到一群人排着队,拎着口袋,等在粮店的窗口前。这窗口一米多高,很小,只能伸进手去拿口袋。旁边等着买粮的人在议论:
“把售粮口垒这么高,存心不让你买!”
“谁惹得起他们,他们是官家!”
听到这些议论,谭震林站住脚,停了片刻又走到售粮窗口。只见里面的工作人员一副冷面孔,正在呵斥一位来购粮的孩子。
谭震林不便朝卖粮的工作人员发作,他转过身,对随行的县委的同志说:“为什么把售粮的窗口开这么高?”
“他们怕开低了不安全吧!”
谭震林说:“你们看看,开这么高,我够着都费劲,孩子老人怎么办?”
县委的干部沉默不语。谭震林把手一甩,说:“这是存心整群众!我们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一到具体事情上,就整群众,简直不像话!”
县委的同志说:“我们尽快通知他们改正这些缺点……”
“不是缺点的问题!你们眼皮底下尽是这类事情,你们不脸红吗?我看,你们要用这件事,进行一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摘自《笔记开国将帅》,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