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调查一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遗传学背景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
【机 构】
: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检验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吕火祥,解放军第98医院检验科,解放军第117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一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遗传学背景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家医院共47株肺炎克雷伯菌,先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A~D四类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5、omp K36)和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本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改良Hodge试验阳性株35株,5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发现KPC-2变异型( KPC-2-1ike,GenBank登录号:HQ258934),以及9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ompK35、ompK36膜孔蛋白编码基因经测序并与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株比对均存在突变.指标聚类分析显示,KPC-2以及变异型与 ISKpn6高度相关联,TEM-1与ISEcpl、IS26、intI1、trbC、IS903相关联,CMY-2、OXA-30、DHA-1与tnpU、tnp513、trbC相关联.结论 携带5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ompK35、ompK36膜孔蛋白编码基因存在突变是本组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 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探讨低剂量薄层动态增强多排螺旋CT(MDCT)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行64排MD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
目的:观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样骨发育不良(P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筛查致病基因WISP3的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3和C4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442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采用Beckman-Coulter Immage 800免疫化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大出血的应急措施.方法:1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鼻咽部大出血时,协助医生紧急行气管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咽部填塞止血及迅速建立静脉通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及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A/IV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科自1987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PS 202例,PA/I
FOXC1是转录因子FOX超家族的成员,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参与胚胎时期眼睛、心脏、肾、脑膜、骨骼发育的调控.作为转录因子,FOXC1蛋白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启动子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48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A组),合并高
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 dependent kinase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 mal medial thickness,I 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名,颈动脉彩超检测
1 病例患者男,42岁.因左眼被铁丝网刺伤7 h于2008年10月23日16时入院.入院时检查:右眼:视力,1.0,角膜光滑透明;前房中等深,房水清;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视网膜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