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党校教学新路径提升干部培训新水平

来源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smar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校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狭义的教学改革,主要指教学本身的改革,如教学班次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加强、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员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广义的教学改革,它不仅包括教学自身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包括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配套条件的改革,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制度建设、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等。党校教学改革只有突出重点、配套进行,才能协调并进、有效发展。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是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中之重。深化党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培训实际,坚持党校特色,科学布局,提高培训质量。
  1. 推进“四个一体化”。第一,实现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安排一体化。目前不少地区是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三院合一,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但三所学校又各有职能和培训重点。要实现校院整合,既要讲究融合、统一安排,又要体现特点、分类指导。不可顾此失彼,也不可一锅煮。第二,实现培训、轮训和专题研讨班一体化。从目前情况看,全国各地党校的干部培训班次设置,一般分为三类:培训班、轮训班和专题研讨班。目前,一般是按三类情况划分培训班次,即按职级安排班次,如处干班、市直科长班、县直科局长班、公务员班、中青班、乡镇主职干部班等;按部门性质安排班次,如党务干部班、组工干部班、纪检干部班、妇女干部班、党外干部班、工会主席班等;按研究专题安排班次,如农村难点工作对策专题研讨班、社会维稳工作专题研讨班等。对这三类班次,都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第三,实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一体化。安排教学内容总的原则应当是按需施教,但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也有个人需求。组织需求主要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列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想信念教育;岗位需求就是对领导干部业务素质的培养,以及所从事工作岗位的能力提高,如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个人需求主要是指领导干部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对于这三类需求,要统筹兼顾,妥善安排。组织需求是各类班次的必修课,可通过公共课的形式来传授;岗位需求可根据不同班次有重点地安排;个人需求可通过选修课、论坛讲座等来解决。第四,实现教研咨一体化。从根本上来说,党校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融教学、科研、咨政为一体,三者往往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实现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是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是发挥党校特色的重要支撑,是新时期党校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解难题,答案进课堂,成果促发展”的教研咨一体化的要求,认真实践党校“三个最先”,即党的重大理论和方针的最先学习者、宣传者;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部署的最先研究者、实践者;基层群众中重大典型和新鲜经验的最先总结者、推介者。
  2. 把握“五条基本要求”。在党校教学改革上,要把握五条基本要求。第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必修课。第二,要把服务全党工作大局和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作为根本任务。第三,要把理论教育和党性修养贯穿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第四,要把提升科学谋事干事水平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第五,要把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作为根本方法。党校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而是政治培训、理论培训、素质培训、能力培训,不仅注重理论教学和研究,更注重理论的贯彻和运用。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实现由理论讲台向实践平台的递进,由“纸上谈兵”向“战场练兵”的切换,由知识测验向能力检验的转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教学队伍建设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校的教师队伍要求“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可以采取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这支队伍必须少而精,在充分发挥本校教师作用的同时,要适当聘请在某个领域或几个领域都有较深造诣的理论专家、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来党校授课。这样既可以优化结构,弥补不足,又可以降低成本,减轻负担。现在不少市县党校正在建立一个由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市县党校教师组成的师资库。
  2. 狠抓学科建设。市县党校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明确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争取有一到两个学科在本省或本地区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如岳阳市委党校一直把党建、经济学作为重点学科。每一个教研部又确定了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如:党建教研部重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导科学、党的建设、时政研究等学科领域;经济教研部重点确立了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领域;其他部室也都有自己的重点学科。作为党校的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选准自己研究的重点,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争取在3—5年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3. 打造精品力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一方面,要打造科研精品,争取出一批好课题、好文章、好著作。另一方面,又要打造精品课程,争取出一批优质精品课。岳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党校的精品工程,为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出更多的精品教学科研成果,专门设立了科研教学奖。在科研方面,设立了省级以上课题配套奖、省级以上获奖奖励、市级重大科研成果奖励等三个奖项;在教学方面,也设立了精品课奖、教学配套奖、教学进步奖等三个奖励。每年年底由财政拿出专款奖励党校教学科研人员。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三、加强教学管理
  1. 从管理层次来说,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党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既要抓宏观管理,又要抓微观管理。抓宏观管理,就是要抓学校的规划管理、民主决策管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等;抓微观管理,就是要从学校每个细节抓起,如课堂管理、会场管理等。两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近年来,岳阳市委党校在管理工作方面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经过三年努力,制订了一部涵盖党校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办法》,共15章375条。近期,又具体制定了《实施细则》,对“重要场所”、“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等三个方面制定了精细化管理方案,对20多个场所、12项重大活动、15项重点工作在工作环节、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等方面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落实到了具体处室和责任人,制定了奖励方案以及考核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从管理对象来说,做到学员和教师相同步。最近,岳阳市委组织部在对竞聘副厅岗位的入围人员模拟培训时出了一道题:高校以人为本到底是以学员为本还是以老师为本?笔者在点评时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但这个“人”包括学员和教师两个方面,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学校建设和发展方面,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在学校服务工作方面,要坚持以学员为本。学员和教师既是管理的力量,又是管理的对象。加强党校教学管理,既要重视对学员的管理,也要重视对教师的管理。教师与学员同样需要严格管理,注意防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经常存在的“严学员管理、宽教师管理”的现象。对教师更要严格要求,为人师表,以身示范。
  3. 从管理过程来说,做到训前与训后相配合。要建立贯穿培训前、中、后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培训前,要搞好需求调查,在设计教学方案和配套教学资源时,更具导向性和针对性;培训中,要严格管理,健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建立培训考核档案制度,对主体班学员实行量化考核;培训后,延伸服务,以“短班长效”为目标,采取网上课件专栏、在线学习平台、校友联谊办公室等措施,为学员进行个性化、社会化、终身化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赵春燕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幅题为《小牛学耕》的漫嘶:一位老农要把一头从未耕过地的小牛拉去耕田,可一位戴眼镜的老学究却拼命拉着牛尾巴不让去,嘴里还嚷着:“不会耕田,怎能下田?”那老农反问道:“不
管理是一门软科学,具体到教育领域,应该让学校管理工作充满人性化又赋予其艺术性,这也是教育管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趋向于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提高教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对社会管理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教育培训是提高社会管理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形式各异、目标趋同的培训机构都开展了关于“领导力提升”的学习和交流课程,其中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最具影响力。  1935年,哈佛大学设立公共行政研究生院(另有译为公共行政中心),上世纪60 年代改名为肯尼迪政府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肯尼迪政府学院成为哈佛大学最优秀的学院,
讲党性,是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最基础的政治要求、最基本的政治素质。组织部门是协助党委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长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带头人,理应修炼最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