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外旋口咽部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护理10例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口咽部恶性肿瘤切除患者的最佳护理程序.方法回顾分析1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并不断进行改进.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做好病情观察和口腔护理,细致观察皮瓣生长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饮食护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应用流式细胞计数(FCM)进行念珠菌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参照M27-A标准化方案,应用FCM检测氟康唑(FCZ)对21株念珠菌的抗菌活性,药物作用时间3 h,非渗透性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I)染色0.5 h.根据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各药物浓度管荧光强度的梯度变化趋势,将平均荧光均道值大于生长对照管60%的最小药物浓度设定为最小抑菌浓度,即MIC值.并将结果与M27-A标准化方案进行比较.结果F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辅助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结果本组32例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血肿均清除70%以上,瞳孔散大者均有不同程度回缩.32例分别住院12~31 d,死亡4例.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恢复快、病死率低等优点。
目的 了解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恶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针对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1)的寡核苷酸探针对2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灶性恶变、14例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4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BLEL)、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EBV BamHI-W片段检测.结果2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灶
目的 从离体和活体两方面探索不纯泊松分布法估算6 MV X射线局部受照射剂量和受照射份额的适用性.方法2、4Gy6 MV X射线离体照射健康人外周血,受照射份额为20%、50%和80%模拟局部照射;选择2、3Gy6 MV X射线局部放射治疗的肿瘤病人,观察首次放射治疗前、后24h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采用不纯泊松分布法,估算受照射剂量和份额.结果2 Gy离体照射50%、80%份额和4 Gy照射
目的 研究药物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 为进行视网膜神经细胞药物保护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新生小牛8只眼视网膜细胞培养,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检测这些细胞在分别加入阿魏酸(FA)、精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维生素E前后, 罗丹明123(dye rhodamine 123,Rh123)标记的线粒体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500 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