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粮仓里的“文化热”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398622409xie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儲备粮管理总公司担负着管理全国国有粮储备三分之二的重任,且线长点多,人员分散,假如没有企业文化去凝聚人心、团结力量,那就不能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四川大地震危难时期中储粮就确保了每人每天一斤粮,受到中央领导的赞誉。
  
  2009年1月中旬正直数九隆冬、冰天雪地时节,我们来到了东北“储备粮库”采访。
  有人问,中储粮管理的直属库300多家遍布全国各地,为啥放弃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的江南而不去,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到祖国北疆采风?挨冻遭罪是小事,大年临近,万一有个头痛脑热的可咋整啊?
  起因还得从一张“回执单”说起。
  2008年10月间的一天,由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主办、会刊《企业文明》杂志承办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在报名时,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报名回执单电传至记者案头,定睛一瞧,在中储粮报名的名单中,仅哈尔滨直属库就有一把手在内的3名干部报名。这就引起了记者高度关注:200多人的小单位是怎样重视、建设企业文化的?受责任感的驱使,我们在东北各库收粮黄金期刚刚结束之际赶到了目的地。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大连。
  
  全球最大粮库大连库
  ——用关心感动员工
  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始建于1959年,2002年正式上收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库。全库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总仓容123万吨,管理和监管的政策性粮食总量达200多万吨。该库现有在岗员工310人,大专以上学历126人,专业技术人员95人。直属库下设11个处室,有党员151人,党员比例占在岗员工总数的48.7%。
  在建库50年的发展进程中,从开始的18万平方米面积上的2栋简易仓房、62名员工靠人背肩扛起家,一跃发展成为有310名将士创建的百万大粮仓。企业文化建设也由初创时的“以制度规范员工”逐步发展到目前的“以文化管理企业”,并传承积淀起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用关心感动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理念,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深深植根于员工的思想、行为和中储粮“两个确保” (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三个维护”(维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宗旨的工作实践中。
  大连直属库主任王立强、党委书记刘玉福饶有兴致地介绍说,大连直属库主要是采取“三个结合”来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的:
  在核心理念与提高素质结合上,他们制定了《大连直属库建设学习型企业实施方案》、《大连直属库员工培训计划》、《大连直属库岗位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将核心理念与各自岗位技能培训融为一体,使核心理念贯穿到提升素质的各个层面。近年来,大连直属库在核心理念培训上投入资金40余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96期,外聘专家组织专题讲座32次,累计培训人数达1?230人次,其中走出去培训54人次。
  在核心理念与管理创新结合方面,他们开展了群众性的岗位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提高了员工对中储粮事业的认知度和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同感,营造了在工作中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情。仓储管理处率先在中储粮系统推行保管员包仓责任制,文化管理创新推动了工作发展,库存粮食品质明显提高。上收前,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为78.4%、等级合格率为92.7%、综合指标合格率为88.0%,全项指标合格率为66.0%。推行包仓制后,中央储备粮油宜存率达到97.2%,等级合格率达到100%,综合指标合格率达到97.7%,全项指标合格率达到86.4%,夯实了“两个确保”的基础。在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上,将“金字塔式”的管理转变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全库123万吨仓容划分为17个储粮区域,由17名包仓保管员直接管理,负责所辖区域粮食的数量、粮情、质量、统计等业务,专人包仓一包到底,员工责任心有了显著增强。包仓责任制实施后保管员由原来的108人减少到目前的70人,明确包仓保管员为所包仓房的第一直接责任人,并制定了《包仓实施细则》,由原来的层层负责转变为人人负责,实现了保管员责、权、利的统一。恶劣气候半夜打车到库里查看粮情已经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另外,管理成本也在逐年降低。上收前全库年机械通风电费40万元、熏蒸药费10万元、劳务用工费70万元。实施管理创新后,相关费用同比降低23%左右。同时,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劳动榜样、中储粮系统“学习型红旗班组”、“优秀保管员”、“青年技术能手”、“大连市五一奖状班组”、“学习型班组”、“知识型员工”、“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
  在核心理念与创新载体结合方面,开办了直属库讲座,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市场期货现货、新财务软件管理、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专题培训。通过业余党校、女员工周末学校、青年外语角等形式学习,提高了不同层次员工综合素质。
  王立强主任说,上收7年来,在中央储备粮、国家宏观调控和服务“三农”经济的紧急关头,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共同奋战在中储粮以“两个确保、三个维护”为宗旨的工作第一线。2006年全库以最少的损耗、最佳的工作状态,圆满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128万吨进口小麦接卸任务,既锻炼了人才,又提升了企业形象。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库班子成员带头捐献当月工资,给全体员工和在库工作的农民工做表率。在班子成员无声行动的感召下,全库员工仅用3天时间就两次组织捐款10余万元。员工感慨地说:国家的困难就是我们中储粮人的困难,我们不上谁上。老业务员黄政,其爱人患癌症动手术后,他却一直坚持在产地收购,大年三十晚上才坐上返家的列车。就在半年以前,他母亲病危告急,单位再三通知他立即回去,但是为了直属库收购工作,他仍然坚持工作。当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这一个七尺男儿竟在所收购的20多万吨国储粮面前哭了起来。
  
  正是有了全库员工们的一致努力,这个库圆满完成了年度粮食轮换、挂牌收购、中转任务,创造了该库历史上经营数量最多、效益最好的新记录。
  中储粮辽宁分公司人事党群工作处处长袁阿慧、大连直属库党办主任姜彭向记者介绍,大连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用关心感动员工的理念作为制度来执行。逢年过节库领导都会去困难员工家走访慰问,红白事坚持到场,关心他们的疾苦。就连在库工作的农民工住院,也同在岗员工一样,按照库里规定的探视标准给予慰问,让他们在异乡同样能够感觉到家人的温暖。每逢过年回家,直属库都为他们买好返乡的车票。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员工们也都乐于奉献,从不计较报酬。仅2008年,全年轮换、中转、贸易中央储备粮(油)达303万吨,相当于每天接卸138个车皮。设备管理处维修班的员工看到在市场上购置的单管风机实际生产中不耐用,就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每年自行设计制作加工120多台风机,连续加班加点达4个半月,在新粮入库之前完成传输设备保障任务,每年直接为库里节支6万余元,被大连市授予首届“工人先锋号”殊荣。保安员蔡世春在夜间值班中,两次面对盗窃分子雪亮的尖刀,流着鲜血与之作殊死搏斗,保卫了国家财产安全,展现了以库为家的责任意识。特别在2007年大连百年不遇的风暴中,在没有接到直属库通知的情况下,领导干部、部分员工纷纷打车到库里查看粮情,和农民工一道连夜分组定点查看险情、粮情,在大连市内很多标语牌、路灯、天桥等多处倒塌的情况下,直属库的建筑物、储备粮没有受到丝毫损失。
  中储粮总公司东北区专职纪检监察特派员、黑龙江分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肖明德深有感触地说,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大连直属库上收时身上背着3.2亿元银行债务的沉重包袱,但他们很快就实现了赢利。2008年,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拓市场,向内部管理要效益,一举实现利润6?680万元,企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其他文献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做过著名的“镜子”理论,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南电力设计院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高举“理”、“人”、“势”三面明镜,照亮了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学好科学理论,“以理为镜”把握发展方向。活动中,中南院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指导企业实际发展,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院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动
期刊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建总公司或中国建筑),无论是其前身以各自大致相近的状态走过的30年,还是组建后以集团军阵势改天换地的28年,总之,一路走来,都在不断展示着巨大的变化和辉煌的发展。如今,中建总公司已跻身世界500强前300强,成为中国建筑航母,而推动这些变化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一代又一代齐心协力的中建人。  因此,中建总公司总经理孙文杰在接受《南风窗》记者访谈,被问及公司靠什么实施“走出去
期刊
毋庸讳言,对于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在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历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和难题。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其素质高低、形象优劣、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风政风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
期刊
员工辅导计划课题研究共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把脉现状、确定目标、把握关键、细化过程、提供支持、构建体系,以此形成了“一个基础分析、四个层面文件”的研究成果。现分述如下:    把脉现状:调研与分析    课题对现状调研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公司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目的是找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切入点;一是世界先进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主要目的是对标员工辅导计划的先进性。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筱湖)3月2日,中央企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视频)在京召开。会议对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标志着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启动。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主持会议。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荣融代表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作动员报告,中央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国资委党委副书记、
期刊
世界金融危机悄然改写了金融版图,企业大规模地洗牌,抱团取暖过冬;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  2008年,中央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共有8组17家中央企业进行了联合重组,企业户数从2007年底的151家调整到141家。按照国务院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对电信企业和网络资源实施重组调整,将原有六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重组调整为三家,目前重组工
期刊
当我反复观赏由中国第六届山水画展评委会副主任、洛阳市国画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美术家韦选毅为北京天安门城楼创作的山水画巨幅新作《浩气正清华》时,便进入了一种浩然正气的诗意化审美情感抒发的领略之中。  在浏览这幅235×620cm 鸿篇巨制《浩气正清华》山水画卷时,宛如与画家一道走进大山深处,无数绿色植被覆盖下的大山,就像一座座自然的巨大屏风耸立在眼前。在春夏时,满眼群山绿树成荫的青翠植被,呈现出一种锦
期刊
这天,我接到在北京专业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肖文斌寄来的画册。迫不及待地赏阅后,顿觉一幅幅饱含画家深情创作的中国画笔情墨趣扑面而来,宛如一阵清风送爽的韵味,令人感到愉悦。  肖文斌,1960年出生于湖南郴州。军旅画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空军某部研究室副主任。1978年入伍,从部队最基层办黑板报、宣传栏等各项宣传活动做起,在工作之余,常埋头于书画
期刊
初冬的南宁,阳光明媚,温暖如春。  11月14日至17日,《中外企业文化2008南宁峰会》在风景秀丽的西园酒店隆重召开。这次峰会是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举办的。会议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为主题,围绕“文化融合·企业跨文化沟通与借鉴”、“文化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新境界”、“文化个性·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理论聚焦·企业文化重要观点阐述”等
期刊
文化评估为企业提供了绩效之外的以另一种视角来认识管理状态的方法,在强调绩效结果的同时将员工的心理体验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一个新的中心,而这正是倡导人本意识与效率追求并重的具体体现。    文化工作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安徽公司同中国移动其他兄弟公司一样,在企业成长变革过程中,面对电信重组、3G时代来临和全业务竞争的格局,不断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  我们为什么成功?是什么因素保证了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