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诱发创新动机
  “亲其师而信其道”。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一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三是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教师要给予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学生坐下,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问。教师应尽力做到待人至诚,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在和教师交谈时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的问题、思考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时,教师决不能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的情绪。教师应变“教育权威”为“朋友、同学”,应确立“教”服务于学生成长、创造的需要。教师要让学生到处可见教师灿烂的笑容,亲切的笑脸,到处可听到“你真行!”“你讲得真棒!”“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赏识的教学评语,使学生处在平等、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独创精神。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二、点燃兴趣火种,开启创造闸门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动机,使学生沉浸在积极思考的探究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氛围。其次,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内涵”,采用幻灯等直观手段为教学“添趣”。最后,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炼,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
  三、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脑动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简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相互检查讨论。接着我提问:是不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简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简拼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改变?我们已经会求长方形的面积,那怎么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是什么关系?通过边操作边提问回答,同学们自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诱导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教材提示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办法,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面积公式。有的学生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做费劲麻烦,并提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顶点,将梯形转化成分别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底、以梯形的高为高的两个三角形,运用已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迅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练习,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多角度去考虑,就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了创新意识,培养了解题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五、鼓励学生质疑,撞击创造火花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创新情趣,多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创新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不断教给创新方法,总结经验,大胆改革,正确引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不断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本文作者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趣味性教学 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 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这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当然是功不可没。本文作者对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多媒体 应用    我们都知道多媒体课件可以化静为动,更形象地展现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尤其是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路程问题、圆的周长等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往往可以把需要
摘 要: 职高数学教学应该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低起点,缓坡度,稳步推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目标设置,增强教学针对性;优化配置教学内容,动态整合教学资源;努力优化过程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益等方面探讨了实施生本化数学教学,激活职高数学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学 生本教学 教学效率    职高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面对学习时自卑感较强,缺乏学习的自信心。
摘 要: 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作者围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从精讲多练、主体参与、手脑并用、有效提问、总结反思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课改实验进行至今,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随之不断地发生改变。当
摘 要: 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提高课堂作业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本文作者对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数学教学 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
摘 要: 针对教师讲得累,学生学不会的低效课堂教学,本文作者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三个注重”:1.注重课前的有效准备;2.注重课堂的有效组织;3.注重课后的有效练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有效课堂教学 “三个注重”    常听一些老师在埋怨:“这道题我不知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是搞不懂,做不会,考不好……”心理学表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益生菌以其天然、安全、无毒、无残留等特点在畜牧业行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目前,有关益生菌在抑菌、调节免疫等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报道,但是对于益生菌抗病毒作用的报道比
摘 要: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文化课基础薄弱,有着许多同龄高中生所不具有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本文作者发现中职学生对新知识不能接受,往往是因为出现了知识链“断链”的现象。只有搞好新旧知识衔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中职学生上数学课进入状态慢,注意力时间短。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狠抓导入,巧妙导入。搞好中职数学教学一定要在知识的衔接与导入这两个环节上狠下功夫。  关
摘 要: 电教手段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电教手段 应用 数形结合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已来临,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大飞跃—由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