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喀斯特地貌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有诗赞曰:“蟠龙洞侧喷龙涎,二百余丈匹练悬,不夏就雷声震地,非冬亦雷势漫天。这就是古洞蟠龙,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南镇境内,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又称岩溶地貌,是在巨厚的碳酸盐岩层上,由于水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流水的冲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溶洞等主要类型。它的形成除了岩石自身性质的内在原因外,还有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溶洞是发育在地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与地下水沿着岩石的裂缝溶蚀而成。地表水沿着垂直裂隙向下侵蚀,经过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的发展过程,与地下洞穴连通,落水洞就是溶洞入口,而溶洞的出口多在底层垂直断面的崖壁上,称为地下河的出口。这种溶洞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塌方,变成山间峡谷,一种是被堆积地貌填满关闭。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的“雌雄双杏”,高耸入云,枝干健壮。它们就像国王的士兵,像草原的勇士,世世代代守护这里。顺着小路而下,进入最著名的蟠龙洞。洞道蜿蜒曲折,深奥莫测,洞口有巨乳石悬垂,酷似“龙舍”。洞顶之水,不时流淌,叮咚有声,别有一番风趣。沿洞走进去,还可以看见“龙肺”“龙肝”……好生别致!
  出洞之后,便来到水帘洞,洞内泉水流淌,终年不歇,蝙蝠成群,千奇百怪的乳石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踏着石路,沿着流水,自己仿佛置身于龙王爷的水晶宫。其中有一根石柱均匀圆滑,仿佛“定海神针”,让人一饱眼福。
  最后一處溶洞是郑家洞。郑家洞是这三处溶洞中洞长最短的一处,洞中有近乎直上直下的石梯,触目惊心。难怪古人会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洞里的乳石光滑细润,节节生花,令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蟠龙洞从悠悠岁月中走来,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最终成就了艺术的奇迹。造物无言却有情,喀斯特地貌只是大自然的冰山一角,远方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寻,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热爱自然,敬畏自然。
其他文献
近年来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快速发展,进出境邮递物品迅猛发展,一个包裹如何被“验明正身”并寄往国外?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深圳海关用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智能海关”。  深圳邮政国际运营中心,在宽阔的场站内有套出境邮件双环分拣线,两条出境邮件单环分拣线,出境邮件在传输带上经过智能扫描可同时自动分拣至192个国家或地区。工作人员将邮件标识码朝上放到传输带上,经过仪器扫描后,包裹在传送带上井然有序地滑入分拣袋中,然
【摘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针对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状态下 的“不合作”的现象,进行了问题反思和策略探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分组 反思 评价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又名“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分
江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要使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我想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其特征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同,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
摘 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场地、交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不能充分设计并完成实践活动。文章以笔者所在教研组三年的课题成果为基础,以“认识校园植被,美化校园环境”为例,探讨基于校园进行地理实践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可行措施,并对目前的实施方案进行反思,为地理实践力在中学校园“落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环境;地理实践力课
据统计,我国农村目前已有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些省份留守儿童数量占学生总数的70%,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家庭教育、监护等方面严重缺失。一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感情的双重考验面前,成为生活的弱者,有的受到伤害,有的走向堕落。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得好坏,从长远来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村发展的后劲,从眼前来讲,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下面试从哲学高度透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是学习的重难点,如今公众关注的全球变暖,基本归因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加剧。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绝大部分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加热地面,而大气却能吸收几乎全部的地面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发射长波辐射(称大气逆辐射),这种辐射具易进而不易失的效应,称温室效应,也称花房效应。大气中有此选择吸收能力的气体很多,如水汽、二氧化碳等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想像力,就是对感知到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像力在创造性的劳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像力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丰富的想像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实践的经验证明,想像力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以丰富的想像构思能力应对作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尤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直接影响言语交际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代之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形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本文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
不少高中的课程表上很早都开设了“选修课”,其结果要么形同虚设成为必修课的补习课或语数外教师的辅导课,要么受到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等质疑,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对现行课程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这才给“选修课”真正的名分,首次打破课程单一的现象。并对选
摘 要:地理图表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考查学生地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图表能力是地理学科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的高中地理图表教学陷入一种“教师教得尴尬,学生学得无奈”的困难境地。文章分析了图表在近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的呈现特点,提出了高中地理图表教学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图表;教学策略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以及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