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指南》涵盖人才发展多个领域的政策措施,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服务国家战略,教育主动作为”的理念,对于全方位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全领域进行人才供给改革、全过程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角度加强人才培养保障起到指导性作用。
主要内容 《指南》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指南》主要任务包括7部分24條。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包括贯通制造业人才系统培养渠道,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包括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包括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全员质量素质。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主要是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主要是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術领域人才培养,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主要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提升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包括提升人才管理与使用水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配置,有效开展人才评价与激励。《指南》重点人才工程包括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
主要内容 《指南》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指南》主要任务包括7部分24條。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包括贯通制造业人才系统培养渠道,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包括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包括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全员质量素质。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主要是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主要是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術领域人才培养,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主要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提升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包括提升人才管理与使用水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配置,有效开展人才评价与激励。《指南》重点人才工程包括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