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80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的重心必定由城区向农村学校延伸,由城区带动农村的同时也要保持教育的均衡发展,促使农村学校在各个层面实施创新和改革。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在多年的经历中,我深知农村小学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充分体验到了农村小学校长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工作之艰难。由此可见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管理,更是充满着严峻的考验。因为历史、观念方面的原因,相对于城里学校,农村学校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就是一个小小的改革都会面临着很大的难度,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班子缺乏凝聚力,职责不明确,权限模糊,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紧张,导致一人多责现象严重,所以农村学校在本身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上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再者,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又因为农村学校的办学时间较长,教师大多是本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较复杂,相对来说管理的实行牵涉到的因素更多,往往管理起来不容易,更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管理目的。对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中做出科学的决策,实施民主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例如,我们学校对于各项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的提出,首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方案,反复讨论,共同研究,最后提交到全校的教职工大会上讨论,让全体教职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当出现意见有分歧时,领导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可以让他们谈自己的想法,赞赏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也给他们指出不足。这样既可以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能增强他们对决策的认同感。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学校的管理工作相对就活了起来。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
  由于农村小学的资金缺乏,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教师普遍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不重视学校的发展。其不知只有共同努力使学校发展了,个人的才华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但做起来却很难,再者加之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分追求成绩。而导致对学生乃至教师思想教育上的漠视,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培育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软环境较差,这直接导致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对此我们应首先把教师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教师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师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教育改革下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其次,就是要建立并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对教师聘任条件、聘任程序和办法、教职工的职责、权利、考核、奖惩等,都要作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使教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争先创优的竞争环境。这样才能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三、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管理的目的在于发展人,在于激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赋予管理以新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管理更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实施科学管理是学校提升办学效益的决定因素。那么这个决定因素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基于这个理念,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人为本的治校方案,使学校的教育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学校管理要尽量满足教师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最基本的需要出发,为他们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了解教职员工的心理特点,增进教职工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让每一名教职工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和领导的关心。这样教师就会自觉地为学校分忧,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其次对学生的管理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树立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社会个体,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
  总之,农村小学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其他文献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活动幼儿的身体,逐步养成运动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具有安全意識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户外体育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但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户外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那么如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注意培养和调整幼儿的专注力,可以有效的进行课堂上的教学。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可以根据儿童自身和周围社会环境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方法,专注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筛选种种刺激物,把专注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而不顾别的刺激,这种能力在
一、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基础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1953年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生的不同阶段,重要他人会发生一些变化,以下的表格反映了人生不同时期中的不同的重要他人。  二、中学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