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作文考试技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作文要求学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语言正确、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短文。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论证无效、思维混乱、结构松散等问题,因此,除了以一定的词汇、句式、语法结构为基础,在写作时学生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深思熟虑、精心构思,最终成文。一方面,写作在英语学习中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有助于训练直接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有利于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英语作文一直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考英语写作几乎是所有同学在英语考试中最薄弱的一环。但是相对于其他题目,英语作文也最容易在短时间突破。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提出一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注重系统训练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系统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加上有些老师在教学时没有理清思路,分散、无条理性的指导会使学生更迷惑,不知如何下笔,就算学生勉强写完书面表达,也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更不知道如何改进。再者,现在的学生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比较深和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写出语法不通的句子,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此外,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记单词和词组,而词汇量的匮乏却会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所以这就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在考试中高级词汇的使用会增加文章的亮点。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重视对写作程度的训练,同时重视词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随时提醒学生在写作时应注意写好开头和结尾
  万事开头难,而结尾一般是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想要写好这两部分对于英语作文来说尤为困难,但是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那么得分点也自然而然出现了。所以大家平时应该多看一些范文,背一些万能的句型,以便考试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比如,开头万能公式:名人名言。有人问了,“我没有记住名言,怎么办?尤其是英语名言?”,很好办:编!经典句型:A proverb says "You are only young once.(适用于已记住的名言)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e cannot be young forever.(适用于自编名言)更多经典句型:As everyone knows, No one can deny that…结尾万能公式一:如此结论。说完了,毕竟要归纳一番,相信各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他人说完长篇大论,到最后终于冒出个“总而言之”之类的话,这时候我们会马上停止开小差,等待他说结束语。也就是说,开头很好,也必然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样,拿下高分还是问题吗?比如下面的例子: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at。同时我们的同学们还应多记一些过渡词汇,用好连接词,注意段落间、句子间的连贯性。要做到所写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连贯,就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而连接词起的正是桥梁作用。例如,in addition(总之) , moreover(另外),last but not least important ,most important (最重要的是)
  worst of all (最糟糕的是),as far as i concerned, personally(我个人看来)
  ,however ,nevertheless(然而)。这些过渡词汇在写作时也是亮点之一,至少可以让阅卷老师相信你的英语功底还是不低的。
  三、教学学生们写作前应注意三步走:一审题,二构造,三扩展
  1、审题:审题是做到切题的第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
  2、进行构思,列出简单的提纲,打造文章之骨架:审好题、立好意后,就要写提纲,打造文章的骨架。文章布局要做好几件事:安排好层次段落,铺设好过渡,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3、扩展成文: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扩展的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千万不要写那些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展开的方式包括:顺序法、举例法、比较法、对比法、说明法、因果法、推导法、归纳法和下定义等。可以根据需要任选一种或几种方式。
  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强调学生写作的语法
  老师在阅卷中,一般三个小的语法错误会被扣掉一分,一个大的语法错误(关于谓语的错误)会被扣掉一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让他们尽量避免犯语法错误。比如我就会在课堂中会强调,对于语法基础薄弱的同学,除了加强自己的语法功底外,就是去背诵我给出的50个最高频用到的句法结构。这些结构不仅正确,而且一定是高考中的有效得分点,即使语法偏弱,记住这些句子然后在考试中使用也能避免学生自己造句中的语法错误,一举两得。比如,倒装句在考试中就很少有同学主动启用,但是一旦正确启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会给出四组倒装句,然后让学生加强运用和练习。E.g ,By no means should teenagers get into the habit of smocking.
  五、平时就对学生的书写和卷面严格把关
  这点其实很重要,阅卷是扫面试卷然后在电脑阅卷,所以书写和卷面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些同学经常在写英语单词的时候龙飞凤舞的书写,常常会出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的情况。可想而知,对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阅卷的老师来说,看那些连形状都看不出来的英语单词会是什么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多加注意,而标准也很简单:clean and clear。
  总之,英语写作,只要有意识地科学训练是可以快速有效提高的,比其他部分的提高会花到更短的时间。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渗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应有意识的构建一定的教学氛围,开展情境教学,进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产生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实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来粗略谈一下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初中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
期刊
摘 要:兴趣教学一直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重中之重,适当的兴趣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初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富于创造性地解疑释疑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框架、掌握知识结构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激情解疑中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地理 兴趣培养 解疑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学生能够从四面八方接收到多元化的信息,网络时代的信息发达更让学生们不再满足于教师的“照本宣科”。加之,初中时期的学生思维跳跃
摘要: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求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历史教学也不排除在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中学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历史 创新意识 培
历史是过去和现实在永无休止地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本文从功能、任务及价值方面探讨中学历史教育。  一、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
期刊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校
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任务重责任重大,是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初中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领略历史教学的乐趣,挖掘历史教学的魅力,并认真审视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并不怎么重视初中历史课程,再加上初中历史课程难以记忆,非常枯燥,学生情愿多花一些精力去完成数学物理化学的作业,多完成英语作业,也不愿意在历史学习上多花时间。历史教师要教好历史学科,必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期刊
“历史是副科,考前好好背一背就行了”不少家长如此说,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是如此说。把历史学科当成副科,不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历史学科是很多家长、学生的通病。他们不想,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此学科,结果学生在中考时受到了“惩罚”。  常言说得好: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往年有很多学生中考时,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可以,但历史成绩很低,影响了总成绩,最终与他们理想的高中学校失之交臂,确实令人惋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