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博物馆——重阳:两九相重 日月并阳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名重九、茱萸节、菊花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而得名“重阳节”,有长久、长寿之意。
  重阳又称“踏秋”,这一天,家族团聚,倾室而出,所有亲人一起去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有关重阳节的起源,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中有详细记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悬壶” 费长房
  
  费长房,汝南人。曾经做过管理集市的小吏。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因称其有缩地术。后因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有关费长房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流行很多,《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十二》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天,他在酒楼里正喝酒解闷,偶然看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做幌子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见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四周打量一番,趁无人注意,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见他一片真心,认为有缘,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待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老翁便把医术和药物配方传给费长房,并叮嘱他此事切不可对别人说。十多天后,费长房拜别老翁回家。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费长房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就是著名的“悬壶”的典故,已成为中医的代名词。葫芦也因便于携带、材质天然,不易与其他中药发生化学反应,成为盛贮中药的重要器具了。
  
  重阳节·登高
  
  重阳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登高。登高起源于狩猎活动,后来演变为娱乐活动。史书《梦梁录》卷五有:“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的记载。
  登高在北京地区比较盛行。《燕京岁时记》有此描述:“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木盍),出郭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此段生动叙述了重阳节登高、饮食、娱乐的场面。
  有关重阳节登高还有这样一则典故: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无不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此地区有一个叫桓景的青年,饱受家乡中流行的一场瘟疫的折磨。这场瘟疫不仅夺走了他的父母双亲,而且使他也深染重病,待他病愈之后,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于是桓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他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桓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此外,重阳节后就到霜降了,由于此时土壤容易冻结,冬作物便会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在霜降前上山采药材、挖野菜和狩猎,从而形成了登高风俗。北京人过去认为香山的鬼见愁是最高的,所以都以能登上它为乐,这其中的乐趣一在山高,二是秋高气爽,还可欣赏到西山的红叶。现在由于开辟了更多的郊外景点,登高已不局限于香山鬼见愁了。
  
  重阳节·插茱萸
  
  在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清董含《薄乡赘笔》:“今人逢九,云是年必多灾殃。”因此必须在重阳节插茱萸以避邪。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也是一味中草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它辛能行散,热而祛寒,苦降下行,有散寒止痛,驱虫去湿、疏肝下气,助阳止泻的作用;还能消积食,治寒热。在头上插茱萸,在室内悬挂茱萸可避疫,在房前屋后种茱萸,有除患害之效。在井边种茱萸,茱萸落在井水中,水又有去瘟病的作用。由此看出,人们把茱萸看做灵物,视为药物。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这些书中的记载便可知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古老习俗了。
  
  重阳节·赏菊花
  
  赏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
  金秋菊花怒放,观赏它不仅使人赏心悦目,更会给人带来诗情画意。自古菊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陶渊明《九月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惬意啊!菊花因开于秋末冬初,不畏霜寒,古人尤爱以菊名志。明朝汤显祖就赞道:“繁枝都扫尽,只有傲霜枝。”宋朝诗人韩琦写下“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的诗句,隐喻人的一生应该不断进取。
  菊花还素有“五美”之说:“秋日晴空,圆花高悬;颜色纯黄,没有杂色;旱植晚发,君子之德;昌露吐颖,贞操高洁;酿成菊酒,杯中清盈。”传统赏菊,看重黄菊,与五行学说有关。黄色是古代中国最贵重的色彩,是皇帝的专用色。五行中职掌中央之色就是黄色;也表示太阳的光明,地位在四方之上。秋菊的色彩绚丽纷繁,但还是以黄色居多。
  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是药用植物之一。菊花属菊科,其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对眩晕、头痛、耳鸣亦有防治作用。《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因此重阳节饮菊花茶和喝菊花酒是重要的包含文化之一。
  重阳节的娱乐活动可谓丰富多彩,除登高、赏菊外,还有围猎、射柳、放风筝、举重阳旗、蹴鞠、步打球、斗蟋蟀等。其中的蹴鞠就是足球运动,世界公认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放风筝更是重阳节最适合的娱乐活动之一,因为当时秋高气爽,清风较多,放起风筝来非常得心应手。风筝南方称纸鹞,北方称纸鸢,其发展历史悠久。最早的风筝是一种去邪巫术,后来才演变为游戏活动。
其他文献
莫斯科时间4月23日15时45分(北京时间20时45分),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前苏联及俄罗斯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鲍里斯·叶利钦因心脏病加重,在中央临床医院突然去世,享年76岁。  叶利钦1931年2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1991年,苏联发生震惊世界的“8·19”事件,叶利钦强力镇压叛乱。此后,苏共被迫解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被迫下野,直到苏联解体。叶
大多数希望通过健身来减轻体重的人都以失望而告终,这种苦恼对于锻炼者和科学家来说都不陌生。  通常情况下,锻炼顶多能减去有限的重量,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锻炼者体重并没有下降,有的人甚至还增重了。  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带来了一则关于体育锻炼和减重的消息,十分鼓舞人心。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看来的确有助于收紧腰部,但前提是,体育锻炼的量必须适度。  丹麦科学家召集了一堆大腹便便、久坐不动的年轻男人参与
自然界中的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经常到某个时期就跳水自杀,长期以来人们对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  实际上,它们是因为无法忍受身上一种叫线虫的寄生虫而跳水“自杀”的。当线虫还在幼虫时期,会藏身蛐蛐或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的体内。然而,当线虫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度过其成年阶段,并在水中进行繁殖。于是,线虫幼虫会“迫使”寄主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纵身跳入水中。  线虫幼虫对寄主如此惊人的控制能力
一等奖(1名)  《小安子的故事》 北奥二等奖(2名)  《偷听〈英语900句〉的日子》 孟国庆  《人生小河汇入时代大川》 张渊三等獎(3名)  《四次搬家见证幸福变迁》 王世虎  《水·变》 郑骅  《一座村庄的四十年时光》 李晓佳作奖(5名)  《票证的今昔》 李祝英  《四张录取通知书》 吴绍永  《多彩的上海变奏》 林文钦  《浦东,浦东,三十年的绽放》 张燕鸣/马尔巡  《奶奶现在“靠
想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避免导致畸形的危险因素,需要在怀孕前及怀孕早期就加以注意。具体应该做好七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是摄入叶酸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准妈妈们在怀孕前和怀孕早期服用叶酸可以帮助宝宝大脑和脊髓的健康发育,预防脑和脊髓的出生缺陷。还有研究表明,叶酸能帮助预防中风、乳腺癌和结肠癌。专家建议,准备怀孕和怀孕早期的准妈妈们应该将摄入叶酸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  富含天然叶酸的食品主要包
前几天看“中国好声音”,知道了一位哈萨克歌手塔斯肯,他演唱的歌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我以前只听过汉语版本,这次才知道,用哈萨克语演唱是什么样子。上一季“中国好声音”,吉克隽逸唱了一首《不要怕》,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首彝族民谣。老民歌经过选秀节目的演绎为更多的观众所知,这对于我们认识其他民族、其他地区有莫大的好處。当年王洛宾在西北搜集民歌,再创作,如今也有朱哲琴这样的歌手在西南采风。  两年前,伦敦的
不少英语单词似是而非,同学们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误入陷阱。下面给同学们来一个大盘点。  busboy 是“餐馆勤杂工”,而不是“公汽售票员”。  busybody 是“爱管闲事的人”,而不是“大忙人”。  dry goods 是“(美)纺织品;(英)谷物”, 而不是“干货”。  eleventh hour 是“最后时刻”,而不是“十一点”。  lover 是“情人”,而不是“爱人”。  dead p
据报道,到今年年底,北京三级医院所有普通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少于85%的专家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久前,卫生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生部要求,三级医院要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达到绝大部分号源开放给患者预约。到2011年12月底,所有普通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少于85%的专家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下一步,到2012年6月底,原则上三级医院所有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
一天,自行车前胎跑气了,去补胎。  很快,师傅就补好了,我说:“左边的脚镫子总是吱扭吱扭地响,蹬着也很沉,你看看坏了沒有?坏了就换一个新的。”  师傅用手使劲拨了一下,脚镫子一边转一边吱扭。他瞄了一眼,说:“没坏,这个是自磨头,没有轴承,吱扭吱扭地响,是因为缺少润滑油,加点机油就好了。”说完,他转身拿过来一个油壶,从镫子的一端往里滴了几滴,再转起来,果然没响声了。  其实,让师傅看脚镫子之前,我就
放暑假意味着我们不必再穿着一成不变的校服了,那么,看看服装店里琳琅满目的衣服,还有各色帽子、凉鞋等“行头”,有没有一些适合我们的呢?哦,还有我们一成不变的发型,可不可以做一些改变?这里向各位MM推荐一些扮靓自己的小技巧,希望触发你的灵感,让自己的形象靓起来哦!    上衣下装巧搭配  夏日来临,各式各样的美丽服装正好可以充分展示,亮丽的色彩,可爱的款式,都让我们爱不释手。而清爽新颖的搭配,就是扮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