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我国网曝违规公文乱象研究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2005年至2015年网络上曝光的36个典型违规公文,从违规公文的制发机构、发生地区、类型及处理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简要分析我国近10年来公文乱象的原因,并试提出对策。
  关键词:公文;违规;乱象;研究
  1 引言
  公文,是被民众尊称为红头文件,是行政机关上联下达、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极强“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原本该严肃权威的政府公文,近年来却屡次被曝出违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引起百姓强烈热议,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2 36个典型违规公文的分析
  网络曝光的违规公文,在公众中的影响较大,对公文乱象研究的指导性较强。笔者以“违法、违规、公文、红头文件”为关键词交替变化进行检索,选择人民网等主流新闻网报道的,并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和记者调查的问题公文事件,整理出了近10年的问题公文事件,受篇幅限制,大致整理如下:
  2015年:陕西彬县发文为失火超市募捐、四川一公安队长发公文受贿1500万等四事件。2014年:湖南双峰县发文为嫌犯取保候审、杭州半夜发布限牌令等五事件。2013年:湖北公安县发文摊派卖烟任务、陕西眉县发文促销水泥等五事件。2012年:郑州发文摊派精神病指标等三事件。2011年:邓州计生委下文逼村民超生等二事件。2010年:南京一居委会规定盖章办证先买福彩、肇庆公文指关公像“姿态高傲”拟拆等六事件。2009年:湖北公安县发文摊派抽烟任务、安徽灵璧发文指定丧葬灵车等七事件。2008年:陕西省、西安市文件打架致高考移民第一案。2007年:福建平和县发文未取得初中毕业证者不能办结婚证。2006年:汉川市发文为某酒促销等二事件。
  2.1 制发机构分析。上述36个问题公文的制发机构中,省级政府机构有4个,市级17个,县级12个,乡镇级3个。问题公文的制发单位以市、县级政府为主,占比高达80%。出现此现象和我国政府的职能管理范围和对象有很大的关联。省级政府主要是宏观管理,多制定政策,较少直接管理具体事务。制定的政策也多是宏观性的,公文出现各种出格要求、创收牟利类错误比较少,加之公文工作,省级政府通常要严格于市县级,因此出现其他错误的次数偏少。
  2.2 发生地区分析。各省近10年来网曝违规公文数量差异较大,河南省最多8件,其次是湖南省5件,两省占比高达36%。数据表明各省近10年网曝违规公文数量与地域经济总量无关,但是笔者分析数据发现,近10年来网曝违规公文数量最多的河南、湖南两省虽不是经济总量最大的省,却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省份,“河南速度”、“湖南速度”近年来屡见报端。可以推断出网曝违规公文数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主要原因是,各省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将经济指标与政府目标相挂钩,导致下发大量政府公文摊派各种指标和为企业促销。
  2.3 类型分析。违规公文以促销创收牟利类和出格要求类为主,促销创收牟利类违规公文数量最多有14件,占比高达39%,出格要求类紧次之13件,低级错误类6件,内容掐架类3件。促销牟利类违规公文多发生于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以追求经济和财税收入的高速增长为目标,直接插手企业经济发展,以公文的方式,将促销任务与公职、奖惩挂钩。将公文作为地方政府谋利私器,借公文敛财,实质是滥用权力。出格要求类违规公文一般都是限制文、要求文。通常发出于改善市容市貌、迎检、分解上级社会管理指标等工作推进时。
  2.4 处理结果分析。12件违规公文被停止、撤销、整改。3件被认定违法、赔偿。制发机关承认违规,但是处理结果至今不明的有8件。制法机关解释理由牵强,不能让公众信服的有8件。在民众的热议中依然执行的有5件。以上违规公文,经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后,33%的违规文件得到了纠正和弥补。但是处理结果至今不明、解释不能让公众信服的违规公文共有16件,占比44%。在违规公文被爆出后,相关单位大多不愿正视错误,更难承担责任。当被媒体介入采访时,给出相互推诿的解释,引来民众不满。在这36个违规公文中,仅有3个文件被诉之于法律,其中2个被法院认为违法,但是历经数年才得以完成。违规公文侵犯了公民权益的,很难被认定违法,需要耗时数年才能被认定违法,公民最终获得赔偿更是艰难,公民维权成本高、耗时长。
  3 我国近10年来公文乱象的原因
  3.1 部分发文政府部门权责不清,职能错位。政府与市场、社会的界限不清,公权力越界侵权,干扰市场和社会的规律,甚至侵犯私权利。因此政府发文件搞促销、出格要求层出不穷。公文成为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和部门利益制度化的工具。一些地方基层政府,用公权力随意干预市场,用行政权力包办市场行为,或者长期以来对该下放的权力紧抱不放,都与没有真正将公权力边界厘清有关。[1]公权部门的“越位错位”问题,文件制定、发布主题超越自身权限管了不该管的事,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偏离了公共价值目标。
  3.2 内外部监管工作的虚置和责任追究不力。 2015年我国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前,公文作为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性,在事实上阻断了公众制度化监督政府公文的途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公文的监督工作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十分有限。笔者梳理发现,对犯低级错误的违规公文的处理结果,一般是直接通报、批评公文制发者。但对于创收牟利类、出格要求类违规文件的处置,极少对文件的决策者开启问责程序,至今仍鲜见报道。创收牟利类公文大多是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是政府的利益,是个别部门“集体决策”的结果,最终“法不责众”。
  3.3 由公文的特性决定。我国文件治国由来已久,依靠文件理政,在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立法法修改前,我国大部分地方的立法权十分有限,一些具体事务不得不依赖于政府文件。加之地方政府制定法规、规章,立法程序繁琐,需要向上级备案登记,耗时耗力。而制定公文,程序简单且自由裁量弹性空间较大。公文有很大的灰色空间,特别是在基层,有些地方下发的公文中存在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处罚和收费等问题。加之基层公文的审批、监管较松,因此高达80%的违规公文出自地方政府。   4 遏制我国公文乱象措施
  4.1 厘清政府部门的权责,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只有通过法治方式厘清市场、社会与政府的边界,才能在法治轨道上行使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的公权力。建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和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职责权限。公文是政府实施行政工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制定应该严格遵循依法行政的要求和原则。[2]让政府不敢再将公文作为“滥用职权、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公文乱象的本质是行政权力无序扩张的“病况发作”,只有将权利规制好,公文才能回归它的本质。
  4.2 建立健全公文监督、追责机制。
  4.2.1 将公文内外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违法违规公文的处置,也应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公文制发主体的责任意识,让处罚不仅停留在简单的通报、批评教育层面,将处罚与职务的升降、与工资奖金以及辞退相挂钩。若因公文违法致使公众的权利受到损失或是引起社会问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与赔偿责任。
  4.2.2 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网络曝光”和“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普通人民群众针对党委和政府机关改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作风与质量的高压阀和约束工具,成为整治官场作风腐败的有力推手。[3]对涉及面广、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公文,在出台前进行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和组织专家听证,确保公文的民主性、科学性、合法性,让公众对公文的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每件违法违规公文的处置过程及处罚赔偿结果都应及时公示,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减少出现上文统计数据中近一半的违规公文处理结果不了了之的现象。
  4.2.3 将备案审查制度落到实处,扩大备案审查的范围,加大审查力度。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严防公文越权代法,逐步减少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在立法中新设行政许可,严防部门利益法制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作出了顶层设计,要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但是怎么审查这些落实的措施还没有具体讲。各地在备案审查的时候必须将密切关系百姓生活、社会管理重点领域的文件报送备案审查,是减少出格要求违规公文的有效手段。审查是一项具有实质内容的工作,必须坚持严审严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监督落到实处。
  5 后记
  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郑淑娜在回答记者关于“限行限购”的政府文件是否违法的提问时称,现在媒体提到的政府文件,不是地方政府规章,不属于《立法法》的调整范围。但是实际情况中,这些不属于《立法法》调整范围的政府文件才是违法违规文件的高发区,勒住政府文件这匹“任性”的马,未来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毕晓哲.红头文件乱象背后是权力“糊涂账”[N].人民公安报,2014(11).
  [2]刘爱生.红头文件乱象探析[J].秘书之友,2009(12).
  [3]马庆钰.网络“高压阀”的政治价值[J].人民论坛2010(13).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档案学系 来稿日期:2016-08-04)
其他文献
为什么写,怎么写  我越界得不太成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当初我在写《中国在梁庄》的时候,就被说太抒情、文学化,但对自己来说,抒情是一种必要。如果我当初写一个纯粹客观的梁庄,估计就没什么人关注了。我踏上梁庄土地那一刻起,村口的老槐树、青石板路、老人,我看到的都不是他们现在的面貌,而是过去、背后。这是叠加的空间、岁月的质感。  在《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里面,我都用了口述的方式。口述是艰难选择后的
北大的邻校清华大学,早就确定了校花是紫荆和白丁香,紫色和白色因而也成为了清华的校色。2010年,中关村大街上另一所著名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确定玉兰花为校花。但北大却一直没有校花,连校训、校歌都没有,有人把这视为北大宽容自由、洒脱不羁的象征。  可是,作为一位北大校友兼植物爱好者,我总不禁问自己:如果一定要选一种植物出来作为北大的校花,你会选什么呢?现在我已经给这个问题找到了明确答案:如果我要选北大校
前段时间,阅读了《经济学人》的文章《海龟的困境》(Plight of the sea turtles)。  文章从宏观到微观,谈论中国留学生从海龟到海带,经历了从香饽饽到被人才市场拒绝的过山车命运。我接触了许多中国学生,很多人都默认出国留学这条路,感觉只有从国外拿到一个文凭才安心。只求出国留学、拒绝中国的大学,这是盲目的崇拜。读大学,为的是提高竞争力。以后,这种竞争力将渐渐从技术层面消失,聚焦于了
2011年对茅艳雯同学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钱学森这个名字,成了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部关键词。  在钱会钱馆的日子  2009年钱学森溘然长逝。听闻学长逝去,茅艳雯十分悲伤,她默默地在学森路上系上黄丝带寄托自己的哀思。但同时,她也非常感怀,身为一名交大人,自己一直能够为有钱学长这样杰出的校友而骄傲和自豪,对钱学森精神的理解也较同龄人有更多一份感触。  正是怀揣着对学长的无比崇敬之情,
摘 要:学界对殷墟甲骨卜辞是否“档案”存在较大分歧。根据殷墟甲骨卜辞的内容、载体、出土情况以及殷商史等材料,对比殷墟甲骨卜辞和档案的属性,把殷墟甲骨占卜之后的处理过程分为“甲骨档案期”和“甲骨埋藏期”两个阶段,证明了殷墟甲骨卜辞的性质在两个阶段各有不同,分别属于“甲骨档案”和“埋藏品”。  关键词:殷墟甲骨卜辞;性质;甲骨档案期;甲骨埋藏期  Abstract: There are great d
大学APP,功能很强大  《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提到,截至6月底,新浪微博的大学校园用户数已逾3000万,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微博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使用微博时间的统计显示,从下午6点起,微博发布量开始走向高峰,并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达到峰值。此外,每天中午12点左右,也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微博使用已然普遍,有高校还推出APP服务!如厦大APP,功能很齐全,可以查学
黄油青年会议  关键词:  梦想 行动 反思  Q:为什么叫黄油青年会议?  A:黄油青年会议(Butter Youth Conference),是从Butter fly=butterfly(蝴蝶)而来的。黄油可以到处抹,梦想可以到处飞。它是青年志团队定期举办的年轻人分享活动,一月一期。每期设立一个主题,邀请不同的年轻人来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论梦想、热爱、正在进行的项目、生活中的思考……会议
面试官走进了房间。我至今犹然记忆深刻的是他那拉美裔的面孔,  配着下巴上的一小撮胡子和偏矮但结实的身体,在笔挺的西装里显得特别干练和商业化。  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秋末冬初之际,有十几位形形色色的面试官在我面前晃过,  纯正的操着圆润纽约腔的美国白人,高大严肃的黑人,短小精悍的拉美裔人,还有运动员体格的壮实亚裔。  我们的流程就是:握手、问候、自我介绍、倾听问题、反问问题、道别。  有时候在一间税
于平,重庆大学毕业,毕业后就通过选调生考试被分到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人民政府工作。他说当初选择报考选调生有这么几条理由:一是响应国家号召,毕业后希望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展;二是选调生能接触到最真实的社情民意,作为一个刚出象牙塔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锻炼机会;三是选调生是后备干部,以后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只从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中选择,这样大家就都从一个起跑点起跑:同样都
日前公布的“2012胡润艺术榜”列出了2011年里在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最高的100位中国在世艺术家排名及作品介绍。凭借作品成交总额9.4亿元的成绩,著名书画家范曾蝉联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头衔。国画家崔自默以9,836万元的总成交额首登"胡润艺术榜",排名第25位,并且居今年新上榜艺术家之首。崔自默,是范曾的第一位博士。  作为职业艺术家,崔自默目前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