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刊物林立的期刊界,学术期刊要想在众多同类刊物中独树一帜,具有与众不同的地位,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刊物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文章质量好不好。因此,如何吸引优质稿源成为当前学术期刊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优质稿源 品牌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0)06-0036-03
梧桐为树中之王,有灵性,知时令,传说能引来凤凰。《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闻见录》云:“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风凰也。”《庄子·秋水》道:“夫鸩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可见梧桐既是灵木,凤凰亦为灵鸟。梧桐既择凤凰,凤凰亦择梧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学术期刊与优质稿源,同样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当学术期刊长成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优质稿源这只凤凰才会翩翩飞来,择良木而栖。相反,如果这棵树本身枝叶稀疏,矮小枯萎,毫无光彩,即便它属于梧桐树的一种,凤凰也不会选择它。
那么,新世纪的学术期刊应该怎样让自己吸引到优质稿源呢?
1 茁壮成长——形成品牌效应
毫无疑问,学术期刊要吸引优质稿源,第一步应该是提升自身质量,将刊物打造成品牌。凤凰非梧桐不栖。成不了梧桐树,自然就引不来凤凰。要成为梧桐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术期刊怎样才能成为一棵让凤凰认可的梧桐树呢?
1.1 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优秀的团队是学术期刊这棵梧桐树的根。学术期刊是否优秀,取决于团队成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
在优秀的团队中,领导是关键。一个刊社的领导,是否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是否具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是否具有怜才惜才的意识,对于刊物的发展非常重要。这就是说,身为领导,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才能敏感地捕捉到社会热点,让刊物时时刻刻保持在学术前沿;一定要有谦虚宽容的胸怀,才能接纳不同意见,接受新生事物,让刊物不断前进;一定要爱惜人才,才能发挥整个团队的巨大作用。历史不是由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一代枭雄曹操,在录用人员时惟才是举,其《短歌行》中“悠悠我心,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诗句,深深触动着世人的心,因而传唱千年。同时,还要会用才,领导应该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将整体的制度约束与适当放手相结合,有紧有松,有张有弛。刊社才能和谐发展。
优秀的团队,要有突出专业技能的人才,包括专业编辑、校对、策划、发行等,这些岗位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每个岗位上的人才能够依据自己专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优秀的团队,要有确定的共同奋斗目标。明确的目标,比如刊物的风格定位、市场定位等,会使全体成员有一个清晰的工作方向,并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优秀的团队,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单靠一个人是成就不了一种好期刊的。只有整个团队团结合作,才能让刊物的前途更加光明。就像篮球赛、足球赛一样,光有前锋,没有中锋、后卫和守门员,是不可能取胜的。刊物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大机器,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是机器中的一个螺丝。任何一个螺丝生了锈或者不够标准,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工作效率。
优秀的团队,要有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好的管理体制,应该科学分工,职责分明,既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员工的潜能,又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根据绩效合理分配。好比制模,有一个好的模子放在那里,不管倒入什么,最后出来的都是相同的成型产品。好的管理制度,不管由谁来当编辑,应该都办得红红火火,生机勃勃。
1.2 要将刊物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
品牌是学术期刊这棵梧桐树的树干。独具特色的品牌是学术期刊对优质稿源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基础。
什么是期刊品牌?张伯海先生认为是“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只有这样的期刊产品,才能成为读者精神的伴侣、心灵的恩物,使读者趋之若鹜。”也就是说,学术期刊要成为品牌,一定要有丰富的学术信息,过硬的学术质量,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无可挑剔的校对质量,精致的装帧设计,精美的印刷,这些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品牌消费。在文化产业亦是如此。读者选择刊物时,首要选择的一般都是已经树立独特风格、形成品牌标识的刊物。比如文摘类刊物会选择《读者》或《青年文摘》,时政类刊物会选择《凤凰周刊》《南风窗》或《三联生活周刊》,文化生活类刊物选择《家庭》或《知音》,时尚消费类刊物会选择《时尚》或《瑞丽》等。这些品牌,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了龙头老大的地位,成为消费者首选的目标。学术期刊亦需如此。“品牌特征的塑造不仅强化了品牌的个性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同类品牌,提高抵抗市场中不利因素的能力。同时,它是品牌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在消费者眼中的地位,它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刺激系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吸引、刺激消费市场”。学术期刊只有形成品牌,才能成为读者首选的目标,才能依靠品牌效应吸引优质稿源。而依靠优质稿源,刊物才能进一步保持品牌的特色和地位。
1.3 要创建好的刊社文化
好的刊社文化是学术期刊这棵梧桐树成长的土壤。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学术期刊同样需要好的刊社文化。这种刊社文化一旦明确并逐步渗透到刊物的日常运作中,可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都昂扬向上,团结一心,为刊物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枝展叶舒——刊物要走出去
长成梧桐树不等于就能引来凤凰栖。梧桐树还必须枝叶繁茂,浓荫满地,让凤凰能看到,才可能飞来。这就是说,学术期刊要在读者中树立品牌地位,不仅需要品质保证,而且需要广泛宣传与推广,扩大刊物影响,要广泛接触国内外专家学者,主动约稿求稿。
2.1 多途径宣传推广,提高刊物知名度
为吸引优质稿源,学术期刊应积极地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形式展开宣传,让刊物在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基础上,提高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让刊物的品牌形象深入到读者中去,才能让作者在投稿时首先选择本刊,才能吸引到优质稿源。优秀文章怎么会投给名不见经传的刊物呢?
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在权威的目录、索引或数据库以及相关刊物和网站上打广告,或采用赠送样刊的方式让一些大型图书馆和专业机构以及读者了解刊物定 位、特色和内容,也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重要的学术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开设会议论文专栏,提高刊物质量,扩大知名度。此外,选择一些与本学科有关的重要书店,通过寄销方式销售刊物,也是提升知名度的一个办法。
2.2 主动联系国内外专家学者,争取优质稿源
学术期刊要保持学术上的前瞻性,一定要密切注意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对那些正在攻克尖端问题、热点问题的专家学者,应该主动进行学术采访,了解其学术状态及先进思想,并进行约稿。同时要密切关注相关学科国家基金课题研究状况,经常和课题主持人保持联系,了解研究近况,并组织他们的系列研究成果及时发表。要多参加学术会议,与各界学者密切联系,既可让学者们熟悉刊物,也可以发现作者。另外,稿源国际化也是刊物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学术期刊可以循序渐进,首先实现刊物的海外发行,建立稳固的海外读者群,然后约请国外专家学者撰稿,建立稳固的作者群,并尽力争取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
3 有凤来仪——精心策划,组织稿源
梧桐参天,枝繁叶茂,是否就可以坐等凤凰来栖呢?不然。要吸引凤凰,学术期刊还应精心策划,利用各种优势吸引凤凰。
3.1 策划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是一个刊物的瞭望口。精心策划的特色栏目不仅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而且带给刊物勃勃生机。有人说,“期刊今后将面临两大命题:深阅读与话语权。前者是如何阻止文字的垃圾化,提倡美文阅读;后者是如何设置议题,争得话语权。”特色栏目办得好,就是争得了这种话语权。而争得话语权,实际上就意味着刊物的学术地位得到提升。
特色栏目应该具备稀缺性、可延续性、难以模仿性、价值性等性质。在内容上,可以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反映学术研究热点,具有前瞻性;可以进行学术论争,引起百家争鸣;也可以是“冷门”课题……关键是有特色。也就是说,你有的东西,别人没有,或者别人达不到你的高度,这样的特色栏目才有分量。
3.2 依托优势学科,吸引优质稿源
学术期刊多数依附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可以依托学校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借助学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力量,吸引优质稿源。比如,组织学校重点学科的专家就某一专题撰写系列稿件,能有效形成示范效应,起到吸引各方优质稿件的效果。
3.3 组织编委写稿荐稿
学术期刊编委会成员大多是各个学科领域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刊物应充分利用编委会资源,请编委写稿荐稿。要让编委们融入到刊物的发展中来。平时要尊重他们,多与他们联系,组织编委会议,向他们请教刊物发展的好办法,汇报刊物的现状,让他们有参与感、责任感。在这种参与感与责任感的驱使下,编委们才会有动力为刊物写稿,推荐好稿件。
4 为凤筑巢——优质稿源的安置
要想把凤凰引来,还有一个后期工作要做:为凤筑巢。这就是优质稿源的待遇问题。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在战略上,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刊物做足了引进好稿子的前期工作,但安置的后期工作没有到位,以至于作者不愿再投好文章,优秀稿源断了流。那么,学术期刊怎样做才能安置好好文章呢?
首先,可以把优秀文章作为重点文章推荐上封面,体现对作者的一种认可。作者如果觉得自己的文章受重视,有机会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心里也会对刊物充满感激。其次,可以将优秀文章推荐给各文摘刊物,以扩大文章、作者和刊物的影响。第三,建立优秀作者数据库,给他们构造一个精神上的乐园。经常与他们增加情感联系,过年过节问候一下,当刊物有什么新的举措时,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有一种参与感,感到刊物就好像他们的娘家,什么时候回来都是受欢迎的。另外,对于优质文章还应该优稿优酬。总而言之,就是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要尊重作者,让他们有一种被认同感。这样,作者才愿意不断地把好稿子投给刊物,不至于让刊物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如果优秀的稿件能够源源不断,取之不竭,那刊物的发展又何愁不是一片光明呢?
杨柳枝弱莺难至,梧桐成荫凤自来。只要把刊物发展成品牌,让刊物走出去,把优秀稿件吸引过来,并做好安置优秀稿件的工作,学术期刊吸引优质稿源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优质稿源 品牌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0)06-0036-03
梧桐为树中之王,有灵性,知时令,传说能引来凤凰。《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闻见录》云:“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风凰也。”《庄子·秋水》道:“夫鸩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可见梧桐既是灵木,凤凰亦为灵鸟。梧桐既择凤凰,凤凰亦择梧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学术期刊与优质稿源,同样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当学术期刊长成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优质稿源这只凤凰才会翩翩飞来,择良木而栖。相反,如果这棵树本身枝叶稀疏,矮小枯萎,毫无光彩,即便它属于梧桐树的一种,凤凰也不会选择它。
那么,新世纪的学术期刊应该怎样让自己吸引到优质稿源呢?
1 茁壮成长——形成品牌效应
毫无疑问,学术期刊要吸引优质稿源,第一步应该是提升自身质量,将刊物打造成品牌。凤凰非梧桐不栖。成不了梧桐树,自然就引不来凤凰。要成为梧桐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术期刊怎样才能成为一棵让凤凰认可的梧桐树呢?
1.1 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优秀的团队是学术期刊这棵梧桐树的根。学术期刊是否优秀,取决于团队成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
在优秀的团队中,领导是关键。一个刊社的领导,是否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是否具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是否具有怜才惜才的意识,对于刊物的发展非常重要。这就是说,身为领导,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才能敏感地捕捉到社会热点,让刊物时时刻刻保持在学术前沿;一定要有谦虚宽容的胸怀,才能接纳不同意见,接受新生事物,让刊物不断前进;一定要爱惜人才,才能发挥整个团队的巨大作用。历史不是由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一代枭雄曹操,在录用人员时惟才是举,其《短歌行》中“悠悠我心,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诗句,深深触动着世人的心,因而传唱千年。同时,还要会用才,领导应该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将整体的制度约束与适当放手相结合,有紧有松,有张有弛。刊社才能和谐发展。
优秀的团队,要有突出专业技能的人才,包括专业编辑、校对、策划、发行等,这些岗位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每个岗位上的人才能够依据自己专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优秀的团队,要有确定的共同奋斗目标。明确的目标,比如刊物的风格定位、市场定位等,会使全体成员有一个清晰的工作方向,并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优秀的团队,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单靠一个人是成就不了一种好期刊的。只有整个团队团结合作,才能让刊物的前途更加光明。就像篮球赛、足球赛一样,光有前锋,没有中锋、后卫和守门员,是不可能取胜的。刊物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大机器,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是机器中的一个螺丝。任何一个螺丝生了锈或者不够标准,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工作效率。
优秀的团队,要有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好的管理体制,应该科学分工,职责分明,既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员工的潜能,又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根据绩效合理分配。好比制模,有一个好的模子放在那里,不管倒入什么,最后出来的都是相同的成型产品。好的管理制度,不管由谁来当编辑,应该都办得红红火火,生机勃勃。
1.2 要将刊物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
品牌是学术期刊这棵梧桐树的树干。独具特色的品牌是学术期刊对优质稿源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基础。
什么是期刊品牌?张伯海先生认为是“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只有这样的期刊产品,才能成为读者精神的伴侣、心灵的恩物,使读者趋之若鹜。”也就是说,学术期刊要成为品牌,一定要有丰富的学术信息,过硬的学术质量,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无可挑剔的校对质量,精致的装帧设计,精美的印刷,这些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品牌消费。在文化产业亦是如此。读者选择刊物时,首要选择的一般都是已经树立独特风格、形成品牌标识的刊物。比如文摘类刊物会选择《读者》或《青年文摘》,时政类刊物会选择《凤凰周刊》《南风窗》或《三联生活周刊》,文化生活类刊物选择《家庭》或《知音》,时尚消费类刊物会选择《时尚》或《瑞丽》等。这些品牌,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了龙头老大的地位,成为消费者首选的目标。学术期刊亦需如此。“品牌特征的塑造不仅强化了品牌的个性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同类品牌,提高抵抗市场中不利因素的能力。同时,它是品牌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在消费者眼中的地位,它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刺激系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吸引、刺激消费市场”。学术期刊只有形成品牌,才能成为读者首选的目标,才能依靠品牌效应吸引优质稿源。而依靠优质稿源,刊物才能进一步保持品牌的特色和地位。
1.3 要创建好的刊社文化
好的刊社文化是学术期刊这棵梧桐树成长的土壤。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学术期刊同样需要好的刊社文化。这种刊社文化一旦明确并逐步渗透到刊物的日常运作中,可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都昂扬向上,团结一心,为刊物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枝展叶舒——刊物要走出去
长成梧桐树不等于就能引来凤凰栖。梧桐树还必须枝叶繁茂,浓荫满地,让凤凰能看到,才可能飞来。这就是说,学术期刊要在读者中树立品牌地位,不仅需要品质保证,而且需要广泛宣传与推广,扩大刊物影响,要广泛接触国内外专家学者,主动约稿求稿。
2.1 多途径宣传推广,提高刊物知名度
为吸引优质稿源,学术期刊应积极地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形式展开宣传,让刊物在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基础上,提高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让刊物的品牌形象深入到读者中去,才能让作者在投稿时首先选择本刊,才能吸引到优质稿源。优秀文章怎么会投给名不见经传的刊物呢?
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在权威的目录、索引或数据库以及相关刊物和网站上打广告,或采用赠送样刊的方式让一些大型图书馆和专业机构以及读者了解刊物定 位、特色和内容,也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重要的学术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开设会议论文专栏,提高刊物质量,扩大知名度。此外,选择一些与本学科有关的重要书店,通过寄销方式销售刊物,也是提升知名度的一个办法。
2.2 主动联系国内外专家学者,争取优质稿源
学术期刊要保持学术上的前瞻性,一定要密切注意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对那些正在攻克尖端问题、热点问题的专家学者,应该主动进行学术采访,了解其学术状态及先进思想,并进行约稿。同时要密切关注相关学科国家基金课题研究状况,经常和课题主持人保持联系,了解研究近况,并组织他们的系列研究成果及时发表。要多参加学术会议,与各界学者密切联系,既可让学者们熟悉刊物,也可以发现作者。另外,稿源国际化也是刊物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学术期刊可以循序渐进,首先实现刊物的海外发行,建立稳固的海外读者群,然后约请国外专家学者撰稿,建立稳固的作者群,并尽力争取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
3 有凤来仪——精心策划,组织稿源
梧桐参天,枝繁叶茂,是否就可以坐等凤凰来栖呢?不然。要吸引凤凰,学术期刊还应精心策划,利用各种优势吸引凤凰。
3.1 策划特色栏目
特色栏目是一个刊物的瞭望口。精心策划的特色栏目不仅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而且带给刊物勃勃生机。有人说,“期刊今后将面临两大命题:深阅读与话语权。前者是如何阻止文字的垃圾化,提倡美文阅读;后者是如何设置议题,争得话语权。”特色栏目办得好,就是争得了这种话语权。而争得话语权,实际上就意味着刊物的学术地位得到提升。
特色栏目应该具备稀缺性、可延续性、难以模仿性、价值性等性质。在内容上,可以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反映学术研究热点,具有前瞻性;可以进行学术论争,引起百家争鸣;也可以是“冷门”课题……关键是有特色。也就是说,你有的东西,别人没有,或者别人达不到你的高度,这样的特色栏目才有分量。
3.2 依托优势学科,吸引优质稿源
学术期刊多数依附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可以依托学校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借助学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力量,吸引优质稿源。比如,组织学校重点学科的专家就某一专题撰写系列稿件,能有效形成示范效应,起到吸引各方优质稿件的效果。
3.3 组织编委写稿荐稿
学术期刊编委会成员大多是各个学科领域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刊物应充分利用编委会资源,请编委写稿荐稿。要让编委们融入到刊物的发展中来。平时要尊重他们,多与他们联系,组织编委会议,向他们请教刊物发展的好办法,汇报刊物的现状,让他们有参与感、责任感。在这种参与感与责任感的驱使下,编委们才会有动力为刊物写稿,推荐好稿件。
4 为凤筑巢——优质稿源的安置
要想把凤凰引来,还有一个后期工作要做:为凤筑巢。这就是优质稿源的待遇问题。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在战略上,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刊物做足了引进好稿子的前期工作,但安置的后期工作没有到位,以至于作者不愿再投好文章,优秀稿源断了流。那么,学术期刊怎样做才能安置好好文章呢?
首先,可以把优秀文章作为重点文章推荐上封面,体现对作者的一种认可。作者如果觉得自己的文章受重视,有机会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心里也会对刊物充满感激。其次,可以将优秀文章推荐给各文摘刊物,以扩大文章、作者和刊物的影响。第三,建立优秀作者数据库,给他们构造一个精神上的乐园。经常与他们增加情感联系,过年过节问候一下,当刊物有什么新的举措时,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有一种参与感,感到刊物就好像他们的娘家,什么时候回来都是受欢迎的。另外,对于优质文章还应该优稿优酬。总而言之,就是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要尊重作者,让他们有一种被认同感。这样,作者才愿意不断地把好稿子投给刊物,不至于让刊物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如果优秀的稿件能够源源不断,取之不竭,那刊物的发展又何愁不是一片光明呢?
杨柳枝弱莺难至,梧桐成荫凤自来。只要把刊物发展成品牌,让刊物走出去,把优秀稿件吸引过来,并做好安置优秀稿件的工作,学术期刊吸引优质稿源将不再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