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提升——绿肥混播技术初探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试验以绿肥紫云英与绿肥油菜为研究对象,在蔡甸区设置几种不同混播用种量处理,并对其产量及养分含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60%紫云英+40%油菜的播种方式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可提供给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量也最高,因此在蔡甸区及其他相似土壤肥力水平的地区,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有机肥;绿肥;混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47-02
  蔡甸区现有耕地面积2.56万hm2,其中水田1.40万hm2,旱地1.15万hm2,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玉米、油菜、棉花。为了研究紫云英及油菜绿肥混播效果,有效提高绿肥鲜草产量,调优碳氮比,使绿肥养分配达到最佳,为绿肥种植推广提供依据,2014年开展了绿肥种植有机质提升项目,现将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础土样性质概况 试验安排在蔡甸区玉贤镇车岭村一农户试验田进行,试验示范面积1 466.67m2,土壤为白散土,前茬作物为水稻。基本理化性质:有机质11.94g/kg、全氮0.81g/kg、速效磷3.81mg/kg、速效钾87.16mg/kg、缓效钾462.84mg/kg,pH6.20。
  1.2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的紫云英品种为微紫一号,油菜品种为中双五号。播种时间9月上旬,收獲时间翌年4月上旬。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100%紫云英):播种紫云英22.50kg/hm2、油菜0kg/hm2;处理2(80%紫云英+20%油菜):播种紫云英18.00kg/hm2、油菜1.50kg/hm2;处理3(70%紫云英+30%油菜):播种紫云英15.75kg/hm2、油菜2.25kg/hm2;处理4(60%紫云英+40%油菜):播种紫云英13.50kg/hm2、油菜3.00kg/hm2;处理5(50%紫云英+50%油菜):播种紫云英11.25kg/hm2、油菜3.75kg/hm2;处理6(40%紫云英+60%油菜):播种紫云英9.00kg/hm2、油菜4.50kg/hm2;处理7(20%紫云英+80%油菜):播种紫云英4.50kg/hm2、油菜6.00kg/hm2;处理8(100%油菜):播种紫云英0kg/hm2、油菜7.50kg/hm2。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00m2。肥料投入量为复合肥(15-15-15)300kg/hm2,折合施纯N45kg/hm2、P2O5 45kg/hm2、K2O 45kg/hm2。
  1.4 田间调查取样及化验测定 试验前、后在试验田采用多点采样法采集耕作层(0~20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的pH、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速效磷含量。在翻压收获前每小区随机选取3个5m2样方称重测量小区鲜草产量,各小区收获1m2的有代表性样方的地上部分(将紫云英和油菜分开称鲜重、并烘干称干重)、20cm×20cm的根样品(称鲜重、并烘干称干重),分析化验样品的碳、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绿肥产量调查分析 对各个处理的绿肥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的绿肥总产量F值为227.4705,差异极显著,其中处理4效果最好,绿肥产量平均为3.66万㎏/hm2。
  2.2 不同处理绿肥地上部养分含量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碳含量处理1最高,处理8最低,碳含量随油菜播量增大呈现下降趋势;氮含量处理1最高,处理8最低,氮含量也随油菜播量增大呈下降趋势;磷含量处理8最高、处理1最低,磷含量随油菜播量增大呈上升趋势;钾含量处理8最高,处理1最低,钾含量随油菜播量增大呈上升趋势(表2)。
  2.3 不同处理提供给土壤的肥料养分量测算 不同处理提供给土壤的肥料养分量结果见表3。从表3可看出,处理4中提供给土壤的有机质、磷、钾的养分量最高,分别为3473.280、18.0900、149.7450kg/hm2;氮的养分量较高,为96.6810kg/hm2。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绿肥混播种试验以60%紫云英+40%油菜播种方法获得产量最高,而且收割后返田的各养分量也较高,1hm2可提供有机质3473.280、N96.6810、P2O518.0900、K2O149.7450kg。
  参考文献
  [1]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土壤土质检测分析与肥料配方施肥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9.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模式概要[EB/OL]. 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fw/201305/t20130528_3475523.htm. [2013-05-28].
其他文献
摘 要:泰芋1号生育期较中等、具有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该文从泰芋1号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播前准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防治、培土壅根、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泰芋1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55-02  泰芋1号是江苏省泰
摘 要:该文介绍了桃果实套袋技术,主要包括:桃果实袋的质量标准、桃果实袋的种类与选择、套袋时间与方法等,旨在为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果实;套袋;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65-02  桃果实套袋后,隔离了桃果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了病虫害的侵染,不仅降低了病果率,也降低了虫害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通过套袋,可以有效防
摘 要:该文研究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水剂,腐植酸≥30g/L, N+P205+K2O≥350g/L)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校验其肥效和经济效益,为减少肥料投入,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小麦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促进灌浆结实,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小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2.1
摘 要:为了摸清与挖掘信阳地区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绿化观赏树种资源,通过实地调查和咨询的方法,初步统计出信阳具有观赏开发价值的观赏树种共57科90属146种,并分析了这些观赏树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观赏树种;调查;信阳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16-02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
摘 要: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水稻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出苗、成苗、长势以及最终的产量和效益。该研究调查了2015年度镇江各个销售点销售的11种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各个品种的含水量和发芽率,结果表明:2015年度镇江各个销售点销售的11种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均能达到国标的要求,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为农民正确的选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品种;水稻种子;发芽率;含水
【目的】探讨季节性与常年性发情绵羊品种在HIOMT基因序列上的差异,为培育常年性发情绵羊品种提供辅助选择标记(MAS)。【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测序及PCR-SSCP技术,分析小尾寒羊、
摘 要:该文通过对展示的13个杂交组合进行比较,重点考察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重要特征特性的田间表现,遴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中籼稻杂交组合。  关键词:中籼稻;杂交组合;展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35-03  为筛选出适合和县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的中籼稻杂交组合,通过对中籼稻杂交组合的展示,为大田生产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中
摘 要:该文介绍了无公害小南瓜的露地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择、种植基地的选择、栽培季节、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以期为更好推广无公害小南瓜露地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小南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42-02  小南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