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以问题为引导、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真实项目的实际演练、小组讨论和实地测量绘制”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了学生场地设计创新思维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场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场地设计”一词最初来源于风景园林学的范畴。1994年中国开始实行的注册建筑师职业认证制度,推动了场地规划与设计课程在各高校的设立。2000年,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决定,将场地设计课程列为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如今,依托建筑学及城市规划教学体系的场地设计课程已经逐渐形成较为完整成熟的体系,其内容侧重于工程性和技术性。
  一、场地设计的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1.场地设计的课程定位及性质
  本课程定位为建筑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提升建筑学教育水平的特色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场地设计有一个初步及全面的认识,在掌握一般场地设计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具备进行一般场地设计的能力。其次,场地设计是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的必考科目,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场地设计的课程设置也是与注册建筑师认证体系接轨的。
  课程主要从设计操作的角度出发,对场地和场地设计的概念做了界定;对场地设计的阶段划分、场地设计的相關领域做了讨论和分析;对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进行归纳,分别讨论了它们与场地设计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等。场地设计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着重提高室外空间思维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小场地空间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竖向等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布局,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打下专业基础。
  2.场地设计教学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场地设计的设计规范、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功能分区、交通分析等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小空间设计。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高档售楼处示范区的作业,使学生熟练运用设计规范、设计步骤、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的场地设计,提高学生的空间布局能力和动手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精彩案例分析和现场参观,让学生逐步掌握售楼处示范区方案的立意构思、优化比较、修改深入以及最终表现与表达的方法与步骤,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尤其是建筑设计的空间组织原则。
  二、场地设计课程中教学方法的设想与探讨
  1.场地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
  第一,理论讲授与学生分析的国内外经典案例报告相结合,教学中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难点,留给学生作业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在布置作业时注意与相应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第二,理论课与设计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运用,将理论讲解结合设计实例进行教学。分析与其他专业科目、注册建筑师的关系,做到内容上的接轨。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PPT案例分析、场地调查,小组长的主导与组员的团队配合,每个成员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体现出小组整体的协调和统一。第四,实行大作业练习及考核,即教师布置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实践训练,提供给学生大周期的实践进行详细设计思考,指导学生完成设计,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逐一解决。第五,作业成果可通过SU或者3D的模型建造、路径动漫等进行展示,会更为直观,增加可实施性。
  2.场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第一,场地设计课程的改革不仅是自身的改革,而且还影响到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场地设计的理念贯穿在建筑设计的各个课程中,这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建立完整和科学的学科教学体系。第二,场地设计课程最好选择实际的场地环境,更便于学生进行基地踏勘与分析,有利于全面观察真实复杂的场地因素,使学生了解场地设计的全过程及每一个细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进行地形三维可视化方案,应加入模型推敲分析,从场地出发寻找建筑的形式,直观地推敲建筑和场地的相互制约和决定关系。
  总之,以场地作为建筑学设计学习的切入点,使学生建立场地和建筑有机相融的设计观,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场地特性的方法,寻求建筑与场地对话的途径,进而使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明晰,也更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特点,利于建筑学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杨希文.《场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1-152.
  [2](美)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张伶伶.场地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5.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也在提高.在此背景下,为了增加环境监测中的技术含量,全面提升其监测工作水平,并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则需要对与
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阐述实施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通常以共代谢方式进行.研究比较了高分子量多环芳烃代表种类芘作为唯一C源和能源的降解过程和有共代谢底物存在下芘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25d后
本文认为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倡"教学做合一",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使学习的过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目的探讨CT和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例,由5名高年资放射治疗科医师在单一CT图像状态和CT/MRI融合状态下分别
建立了化妆品中16种防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用四氢呋喃/甲醇/水体系提取,以水(含0.05%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色谱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MRM)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提出国会不得立法剥夺言论自由,将言论自由纳入宪政保护的体系。然而在美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言论自由的发展呈现曲折的态势,也因此形成一系列原则。本文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执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干预人口生育以期减少人口增长的国家。不可否认,计划生育
本文以驻波教学为例,阐述了理论教学、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同时,考虑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与以往教学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本文简述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