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种文体都可以有一种方便可行的教学模式。我把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在说明文的教学中,生成“了解—赏析—迁移”的教学路径,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一、了解说明方法
  进入小学高年段,说明文的学习应该要让学生清楚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故此,说明文的批注式教学应以“说明方法”为切入口。
  例如,在教学《鲸》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在预习中做的批注,思考自己的批注,思考别人的批注。“思想”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交融,才能萌生火花,孩子需要在群体中学习,生生互动对于后进生提高思考能力尤为重要。其次,是师生互动。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很明显,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几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说:“这几句话写得好,因为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显然学生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理解。我继续追问:“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就说好了吗?”我们看看如果不用说明方法又是怎样的。我用PPT出示没有具体说明鲸鱼有多重,多长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学生不难发现,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到底鲸鱼有多重,有多长,非常形象,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对于鲸鱼的体型的介绍就模糊不清了。还有就是学生对鲸的具体体重、体型等的认识可能比较肤浅,他们很难感受到鲸鱼那庞大的身躯。但作者就把鲸的舌头的重量跟十几头大肥猪的体重进行比较,让学生能通过已知的重量感知未知的鲸。从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说明方法作深一步理解体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要时,教师抓住说明文的关键点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做到四两拨千斤,无疑是引领学生对文本作更深一层的领悟,提高他们的解读分析能力。
  二、赏析造词用句
  每一篇说明文都能体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细致,只要我们用心挖掘,一定能找出这样的训练点。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故此,让学生欣赏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是说明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对于文章中一些精道的遣词造句,如能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学生更能体现其精髓。如《松鼠》这篇趣味性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随处可见,有一处是这样写的:“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显然,这个句子在描写松鼠的外貌的时候,用了“玲珑”等优美的词语,用了拟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作为人的形象来描写,把松鼠描写得极富灵性。这样的描写,很有欣赏价值。通过这优美的句子改成“白描”,让学生对比两种写法,从中发现用上一些优美的词句和适当的表达方法,句子会更生动,被描写的景物也会更有灵性。
  三、方法迁移应用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教学该传授给学生什么?关键是教给学生方法。阅读批注怎样批?批些什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确地告诉学生。例如: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越长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我们可以抓住“四万公斤”“十七米”等关键的词语体现鲸的体型大的特点。换句话说,我们做批注的时候,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来批注,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又如:“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对于这样的说法,有确实的科学依据吗?这样的科学依据有经过论证吗?可信吗?对于文本里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胆地质疑,从质疑的角度去进行批注……总的来说,批注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批注:抓关键词句;抓说明方法;抓内容;抓标点;抓表达方法以及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质疑等方面进行批注。一课一得,没什么比学生在课堂上习得方法更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为应对私立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向,印尼政府通过高等教育国有法人化等政策来引导和促使印尼高等教育机构把重点放在提高学术价值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目的,规避入学的不公平及
有这么一种说法——“得作文者得语文”。60分的大作文绝对是语文科高考的大头,它对考生的最终成绩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但职业中学的学生,对写作文这种要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还要写得有文采的考题,真是叫苦连天。为了让这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写好作文,我想了很多办法。  一、克服畏难情绪,鼓励肯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知识无处不在,包括有字的、无字的,只要用心,都可以学到知识;学会(或观察别人
从历史的视角,描绘西方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演化的轨迹。西方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的总体特点是趋向公平,即从高度内聚发展到多元混沌,再向理想模式——分工合作发展。
一直以来,德育教育都是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个初中音乐教师,笔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依据音乐课的特
高中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有限使得心理教育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我校于2011年开始设置班级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互助模式的实践研究,班级心理委员也成为心理教育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  培养成熟的高中学生心理委员,必须有适合心理委员成长的环境、科学的培训制度、合理的培训内容、严谨的工作制度和合理的评价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结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我国推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强大动力,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该主动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数学常规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学科。数学活动以其新颖、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笔者所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三条策略与路径,分别是课上开设活动课、课后布置活泼有趣的课外作业、课间开展数学乐园活动。  一、课上:精心组织数学活动课  组织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