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学校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目四望,浑黄一片,延绵的山丘一座连着一座,稀稀松松的积雪肆意地铺在初冬的内蒙古草原上,风车慢悠悠吱啦啦缓缓转动,低头觅食的羊群好像是沿途能看到的唯一生物。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韩干事,不如我们回去吧!”张盟望着车窗外失落地叹气,韩干事也不理睬他,只顾把他送到“蓝天白云”。一栋外墙涂满蓝色的建筑在这片浑黄里格外显眼,让张盟在心里默默地吐槽了一句“这房子的颜色也太难看了吧”。“蓝天白云”是内蒙古草原牧区宝音图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五个学生,没有老师。
  张盟就是来这里当老师的,张盟积极响应所在学校组织的西部支教行动,报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不料却被临时分配到了宝音图。“既来之则安之”吧,张盟无奈,但也只得接受,到了宿舍,吉他、电脑、音响、PSP游戏机、跳舞毯……张盟像变戏法儿似的把随行的行李一件件搬出来摆放停当,从兜里掏出手机的一刻,这位来自北京的小青年才明白过来——这里远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加荒凉更加落后,居然,居然连手机信号都没有!
  对于这位新来的老师,村里的牧民都很欢迎,孩子们犹为高兴,他们可以上课了,他们终于有老师了。只有依如乐不同,依如乐看不惯张盟吊儿郞当的样子,依如乐是“蓝天白云”的房东、保安兼厨师。张盟才不管他呢,每天睡到大中午才起床,一到上课的时间就让孩子们自习,自己则爬上屋顶找信号打电话,不然就带着孩子们“野营”,到处疯跑玩闹,下了课就玩电脑、打游戏,他只想着熬到支教时间结束,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
  依如乐外号老倔头,性格粗犷的草原汉子,倔强固执的他看着张盟不认真教学,既心寒又生气,数次跟张盟交涉无果后,老倔头把张盟请到家里做客吃饭,还拿出钱补贴张盟,只希望他能好好地教书。几杯酒下肚,张盟无意中说出自己是因为在学校里犯了错,落了处分,来内蒙古支教只是为了能消了处分,以后工作分配才不会受影响。这可把老倔头彻底惹怒了,“你混日子混够了,回去处分消了,工作有了,这里的娃娃们怎么办?他们上学不容易,你说说你耽误的是谁?”依如乐追打着张盟把他赶走。矛盾激化,张盟也不服气,谁稀罕在这儿呆着呀,收拾了行李就想回北京。在车站候车室,无意中在包里翻到一个本子,这是老倔头的儿子拿来想跟老师换游戏机的,张盟忘了还回去。本子是依如乐的弟弟的日记本,张盟翻开看,从中知道了依如乐与他弟弟的故事。这个憨直的蒙古汉子与弟弟相依为命,从没上过学的他拼命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直至出国深造,只为弟弟有个更好的未来。没想到弟弟在学成归来前,却不幸患病逝去。依如乐深知上学的重要,从此更加坚定了帮助家乡的孩子们上学的信念,用积蓄建了这所小学,他希望孩子们不要像他一样一辈子碌碌无为。
  张盟被依如乐的事迹感动,最终回到“蓝天白云”学校,认真地教学授业,给每个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发自内心地关心每个学生,带着他们踢球运动,其乐融融。依如乐看着孩子们的学习走上正轨,高兴极了,“给这个学校起名蓝天白云,就是要让这些娃娃们在这里面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学好本事,以后飞出大山,飞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就在张盟渐渐适应在宝音图的教学生活时,镇教育局下了通知,要把“蓝天白云”撤并,以后孩子们就到镇里的新学校上学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张盟早就喜欢上这里淳朴的村民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大家恋恋不舍地为张盟办了欢送会。就连老倔头也以他自己的方式,站到最高的山顶为张盟致意。
  牧区的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看着一个小青年站上讲台,如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大家好,我叫张盟,英文名叫Alex,上面是我的联系方式。”但他们知道,这次的张老师不一样了……
  编辑/广丽
其他文献
印象里我从小就是很独立的女生,察言观色的本领尤佳。母亲是很容易发脾气的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朝我摔过碗。初三的时候我正处在叛逆期,拼命念书想要去省城高中,仿佛多考一分就能离她更远一点儿。  某个冬日的午后,我抱着一叠厚厚的讲义穿过光影交错的走廊,因为考砸的数学而黯然神伤。在楼梯台阶入口的那面长长的镜子里,我看见自己少年时代的影像:脸色略略苍白的少女,穿着深灰色的外套,嘴唇紧紧抿住,似乎怀揣着很多心事和
某节班会课上。老冯挺着他那苹果型的大肚子握着戒尺在教室里晃来晃去,所经之处留下淡淡的烟草味。  对于班主任老冯同二师兄一样顽强不戒烟(贪)的态度,我与同桌唏嘘几声,抽抽鼻子,决心埋头于校印刷厂出产的厕纸型试卷中。虽然氨气的味道不比烟味好闻到哪里去,但为了健康着想,营造出发奋学习的假象好把老冯支得远一些。  天不遂人愿,心中所想与事实相违。  老冯慢悠悠晃到西北角四十五度离我有半米远时,停下脚步,吐
后来我辗转漂泊了许多地方,从南方的艺术学校毕业以后我留在了一家省级电视台,那座北方小城从此存活在了我的记忆里。我见过许多人,说过许多谢谢,可我险些要忘了,我最郑重的一声谢谢,该说给宏大先生。  [1]  最近一次得到宏大先生的消息是从母亲那里,我托母亲带了一份远道而来的礼物给宏大先生。宏大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特别嘚瑟地说起我是他非常优秀的学生,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配上一张自拍照。我记忆里的宏大先生还是
大鹏是我一直特别喜欢的一个主持人,可是除了喜欢从未敢在心里勾勒与他的交集。所以当他在手里拿着一本1996年7月的《中学生博览》,出现在《年代秀》里,说“这是一本大家小时候都看过的杂志”的时候,我对着屏幕上蹿下跳,差点没冲动地翻两个空心跟头。  1999年,我上初中。记得那时候班级里唯一订阅的一本杂志就是《中学生博览》,那时候捧起它,觉得宝贝得不得了,亲昵得不得了。每次把它翻了一遍又一遍,把里面的笑
小太爷,风流不羁美少……女?好吧,每次写完“美少”俩字儿的时候我都不忍直视自己是个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子~~高三党即将解放,爱我就请攒好零花钱等我~  与在下野狗一样狂放不羁的风格不同,我的好盆友老丁是一个羞涩内敛沉稳文静的美少女……咳,反正她自己这么觉得。  我觉得这几条里她唯一占的一条就是——不谙世事……咦?它在哪儿?  不要在意那么多细节。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老丁一直觉得傲娇兽是一种小动物,
有个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梦。“我梦见我掉进一张蜘蛛网里,这张网好像充满了整个宇宙。我不停地下坠,但还是会不停地掉到另一张网上,似乎我永远都将被这张网笼罩着。我感到非常地焦躁,又有一些绝望。我试图挣脱,却看见宇宙的黑暗中一对红色的眼睛盯着我,我知道那是一只极大的蜘蛛,而我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扑过来。”  在我们的梦里,蜘蛛算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动物了。而且在清醒时,害怕蜘蛛的人也非常多。不少人一看到蜘蛛
A  父母离婚的时候我已经十岁了,我对被我称为“爸爸”的他没什么感情。我一直是跟着母亲长大的,而他来去匆匆,家就像是旅店。他总在外地拍戏,我想更多的时间是在等戏拍吧,他是个毫无知名度的群众演员。  小时候的印象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母亲的眼泪。一看见她流泪,我就特别害怕。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买上一个玩具,但我对他太过陌生了,并且受母亲的影响,心里对他充满怨气,并没有被他送我的玩具“收买”。他们离婚时
你抱着我哭到睡着,呼吸声重重的,大概是鼻子被堵住了。而此刻,坐在你身边,因为鼻子塞住了只能用嘴巴呼吸的我,思绪飘得太远,毫无睡意。  [1]  我不太记得我们的第一次相见了,我使劲回想,也勾勒不出你当时的模样,你肯定也是不记得了,毕竟七年了。  我记得你第一次回家时是我抱着的,刚进到屋子里奶奶告诉我小黑不见了。小黑是爸爸的老同学送给我的,一条纯黑色的小狗,我喜欢得紧,但它才被送来没多久,与我不甚相
高二那年,画室里新来了一个女孩,长发齐肩,头发染了淡淡的黄色,有点婴儿肥,五官清秀算是个美女。只是,她的头发有点不自然,像极了假发。老师安排她跟我们在一个房间里画画,她一个人默默地在自己的画板上勾勒出范图上面正面青年男子的轮廓,我偷偷瞄了一眼,她画的比例都不对。  我们高二的同学在画室的二楼,三十多个人分成三个房间在练习。隔壁两个房间比较好奇的男孩都过来看她的画,她羞涩地低着头,假装埋头画画。看得
Chapter 1  晶莹透亮的玻璃制品,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两只海豚跃起的弧度被商家做得很完美。这是某个人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也因为如此,那个人被我叫做海豚先生。  海豚先生是我初二年级的同桌,很高,很瘦,走路奇慢。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我常常趴在走廊的围栏上观察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花多长时间。别人用一分钟就能走完的楼梯他要用五分钟,我觉得他上辈子是一只蜗牛,要不然不会转世成人以后还保留着蜗牛的习性,不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