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课堂,快乐习作
叶月宏
人文学者钱理群在一片文章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做学生做了这么多年,你是否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你有没有上过你终生难忘的一堂课?如果没有那么一堂课让你动心的话,你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算是白过了。"
看到這段话,我自然就反问自己:做了这么多年教师,你是否上过一堂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或者退而求其次,是否让学生的心灵恣意飞扬,享受课堂?记得上学时福师大教授余文森教授说的一句话:"你们今后不能保证每一堂课都精彩,但一周至少要有一堂精彩的课,让学生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脑海里还能留下点什么。"我以此为我的努力目标,矢志不渝的创造美丽课堂。
一、相约田园,徜徉诗意课堂
钱理群先生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三堂"绝"课,其中提到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讲《月赋》半小时突然下课,改期在农历十五皓月当空下的草地上讲课,给听者留下此生难忘的美丽画面。
春天,我带领孩子们走上公园,拜访春姑娘。
春天来了吗?我采访了大树,大树说:"春天来了!你看,我的枝头上已经长出嫩芽来了。"我又问小草:"小草,小草,春天来了吗?" 小草回答:"春天来了!你看,我都从地里钻出来了。"我还问小花,小花说:"春天来了!你看,我开的比以前更美丽了。"--吴映霏
春姑娘来到了我们家里的蚕宝宝家,她悄悄地说:"蚕宝宝,快出来吧,桑叶都等着你们吃呢!"春姑娘来到了我的小乌龟盒子里,她说:"小乌龟,快起床吧!小兔子准备跟你比赛呢!"--郑雯昕
单元习作《秋天的一幅画》,南方的秋天不着痕迹,学生们两点一线的视野和匆忙赶路的心境是无法感受秋天的。正值园博苑举办盛况空前的菊花展,周末,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全班同学准备前往园博苑赏菊花。我们找来了有关秋天的诗文,我们背诵有关菊花的佳句。我没有魏晋的遗风,也没有大师的风范,但我有着敢作敢为的浪漫。
秋日的阳光,暖暖的。我带领着学生欣裳争奇斗艳的菊花,我们心心相通;一进菊花展的第一展区就看见菊花欣然怒放,蝴蝶和蜜蜂在美丽的菊花丛中跳拉丁舞。风一吹,菊花的香味迎面扑来,使我心旷神怡。菊花的颜色有红的、淡紫的、橙黄的、雪白的,美不胜收。--陈馨怡
如织的游人,神采飞扬,目不暇接,他们观看的是菊花,而我们还察看赏花者的千姿百态,颇有一副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味道。呵呵呵,好玩!
让孩子走出校园、走向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放飞童心、叙写童趣、彰显童真,使神奇的自然、沸腾的社会、甘甜的生活、温暖的人间深深映入学生的脑海,获得对生活许多鲜活的印象和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打破教室写作禁锢,引进源头活水,挖掘写作素材,展示心灵自由,宣泄个体情感,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彩可出。在几十个人心有戚戚的共鸣中,孩子们自然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相约节日,共享美好时光
在我们班,常规性的活动有,开学初的讲故事比赛,每个月的读书推荐会。
另外,结合节日举行的活动更是不胜枚举。如三八节、母亲节为妈妈过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读书趣味知识竞赛活动,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举行手工制作比赛、吹泡泡活动等,中秋节的博饼活动,还有每年的六一节就更不用提了。
植树节来临,同学中有人倡议去种树,好主意!经过一番策划,植树活动很快成行了。
最后,给小树挂上了心愿卡,心里喜滋滋的,回头一看,同学们红通通的脸上沾着泥土他们毫不介意,浇水时衣角全湿了他们无暇顾及,更可笑的是那裤角一边长,一边短的同学,像个十足的"小农民",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植树护林,拥抱春天"。多么动人的春天的画面呀!不一会儿,山上似乎泛起了星星点点的绿,一棵棵树苗,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李睿
在寒暑假,我和学生相约图书馆,在静谧中共享读书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只有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用耳聆听,用眼细看,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用全部的感官和心灵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学生才能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三、相约博客,跨时空品真淳
在漫长的、百无聊赖的寒暑假里,学生和我的习作交流没有结束,在海峡博客的良好氛围中,孩子们天天在博客里报告着每日的见闻和思绪。他们的表达很平淡朴实,但他们每天必写。四时景色,天气变化,节日习俗,喜怒哀乐,甚至窗外的吵闹打架,都成为她日记的话题。设若哪天无事可谈了,便写写家中的人物形象,或自己创造生活,养金鱼,养仓鼠,种豆子。写观察日记,还能天天有新意。日记中有时夸妈妈,有时怨妈妈,随性而发,毫无拘束。
我做他们的忠实读者,和他们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在其每一篇博文后,都跟上了热情洋溢的读后感言。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行为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从寒假至今,短短的几个月,我的鼓励使这个孩子有了突飞猛进,有的同学从一开始只能写100字之内的文字,到现在随便就能写五六百字。
《天空真美》
师跟帖:仰望天空,便有许多感想!夕阳芳草,晚霞黄昏,万里江山,都是我们笔下之物。老师很高兴,你找到了写话的感觉,已经达到非写不可的境界,是不简单的。
师跟帖:天天有话说,天天有内容写,不在于生活是否充实,而在于是否有一颗善于记录的心。
师跟帖:其实,我们的脑袋无时无刻都在想,都在思考,如果能把脑袋里想的话、想的事写下来,将有写不完的话。晗洁,你很棒!
《我的奶奶》
师跟帖:真是一位时尚、健康又可爱的奶奶,与我们课本插图里的奶奶压根儿不一样,我看你可以向课本编辑部插图作者建议建议,改成新时代的奶奶形象。
师跟帖:你越来越懂得选择写日记的视角了,新鲜,有意思。
渐渐地,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个群体来了。他们的心田在这里得到了滋润,他们的习作信心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鼓舞。越是放假时,越是我和学生心灵沟通的绝佳时机。
虽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时时有素材,但充满发现、有新鲜意味的生活,要靠我们去创造,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教室的禁锢,不必束缚于时空的限制,让孩子无米可炊,或是抓耳挠腮、凝眉苦思挤牙膏,我不忍心强迫他们写不想写的内容,我害怕他们谈写色寒。我要让他们觉得:写,就是想说什么,就写什么;不写,心里憋着难受。
叶月宏
人文学者钱理群在一片文章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做学生做了这么多年,你是否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你有没有上过你终生难忘的一堂课?如果没有那么一堂课让你动心的话,你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算是白过了。"
看到這段话,我自然就反问自己:做了这么多年教师,你是否上过一堂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或者退而求其次,是否让学生的心灵恣意飞扬,享受课堂?记得上学时福师大教授余文森教授说的一句话:"你们今后不能保证每一堂课都精彩,但一周至少要有一堂精彩的课,让学生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脑海里还能留下点什么。"我以此为我的努力目标,矢志不渝的创造美丽课堂。
一、相约田园,徜徉诗意课堂
钱理群先生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三堂"绝"课,其中提到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讲《月赋》半小时突然下课,改期在农历十五皓月当空下的草地上讲课,给听者留下此生难忘的美丽画面。
春天,我带领孩子们走上公园,拜访春姑娘。
春天来了吗?我采访了大树,大树说:"春天来了!你看,我的枝头上已经长出嫩芽来了。"我又问小草:"小草,小草,春天来了吗?" 小草回答:"春天来了!你看,我都从地里钻出来了。"我还问小花,小花说:"春天来了!你看,我开的比以前更美丽了。"--吴映霏
春姑娘来到了我们家里的蚕宝宝家,她悄悄地说:"蚕宝宝,快出来吧,桑叶都等着你们吃呢!"春姑娘来到了我的小乌龟盒子里,她说:"小乌龟,快起床吧!小兔子准备跟你比赛呢!"--郑雯昕
单元习作《秋天的一幅画》,南方的秋天不着痕迹,学生们两点一线的视野和匆忙赶路的心境是无法感受秋天的。正值园博苑举办盛况空前的菊花展,周末,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全班同学准备前往园博苑赏菊花。我们找来了有关秋天的诗文,我们背诵有关菊花的佳句。我没有魏晋的遗风,也没有大师的风范,但我有着敢作敢为的浪漫。
秋日的阳光,暖暖的。我带领着学生欣裳争奇斗艳的菊花,我们心心相通;一进菊花展的第一展区就看见菊花欣然怒放,蝴蝶和蜜蜂在美丽的菊花丛中跳拉丁舞。风一吹,菊花的香味迎面扑来,使我心旷神怡。菊花的颜色有红的、淡紫的、橙黄的、雪白的,美不胜收。--陈馨怡
如织的游人,神采飞扬,目不暇接,他们观看的是菊花,而我们还察看赏花者的千姿百态,颇有一副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味道。呵呵呵,好玩!
让孩子走出校园、走向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放飞童心、叙写童趣、彰显童真,使神奇的自然、沸腾的社会、甘甜的生活、温暖的人间深深映入学生的脑海,获得对生活许多鲜活的印象和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打破教室写作禁锢,引进源头活水,挖掘写作素材,展示心灵自由,宣泄个体情感,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彩可出。在几十个人心有戚戚的共鸣中,孩子们自然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相约节日,共享美好时光
在我们班,常规性的活动有,开学初的讲故事比赛,每个月的读书推荐会。
另外,结合节日举行的活动更是不胜枚举。如三八节、母亲节为妈妈过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读书趣味知识竞赛活动,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举行手工制作比赛、吹泡泡活动等,中秋节的博饼活动,还有每年的六一节就更不用提了。
植树节来临,同学中有人倡议去种树,好主意!经过一番策划,植树活动很快成行了。
最后,给小树挂上了心愿卡,心里喜滋滋的,回头一看,同学们红通通的脸上沾着泥土他们毫不介意,浇水时衣角全湿了他们无暇顾及,更可笑的是那裤角一边长,一边短的同学,像个十足的"小农民",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植树护林,拥抱春天"。多么动人的春天的画面呀!不一会儿,山上似乎泛起了星星点点的绿,一棵棵树苗,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李睿
在寒暑假,我和学生相约图书馆,在静谧中共享读书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只有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用耳聆听,用眼细看,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用全部的感官和心灵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学生才能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三、相约博客,跨时空品真淳
在漫长的、百无聊赖的寒暑假里,学生和我的习作交流没有结束,在海峡博客的良好氛围中,孩子们天天在博客里报告着每日的见闻和思绪。他们的表达很平淡朴实,但他们每天必写。四时景色,天气变化,节日习俗,喜怒哀乐,甚至窗外的吵闹打架,都成为她日记的话题。设若哪天无事可谈了,便写写家中的人物形象,或自己创造生活,养金鱼,养仓鼠,种豆子。写观察日记,还能天天有新意。日记中有时夸妈妈,有时怨妈妈,随性而发,毫无拘束。
我做他们的忠实读者,和他们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在其每一篇博文后,都跟上了热情洋溢的读后感言。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行为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从寒假至今,短短的几个月,我的鼓励使这个孩子有了突飞猛进,有的同学从一开始只能写100字之内的文字,到现在随便就能写五六百字。
《天空真美》
师跟帖:仰望天空,便有许多感想!夕阳芳草,晚霞黄昏,万里江山,都是我们笔下之物。老师很高兴,你找到了写话的感觉,已经达到非写不可的境界,是不简单的。
师跟帖:天天有话说,天天有内容写,不在于生活是否充实,而在于是否有一颗善于记录的心。
师跟帖:其实,我们的脑袋无时无刻都在想,都在思考,如果能把脑袋里想的话、想的事写下来,将有写不完的话。晗洁,你很棒!
《我的奶奶》
师跟帖:真是一位时尚、健康又可爱的奶奶,与我们课本插图里的奶奶压根儿不一样,我看你可以向课本编辑部插图作者建议建议,改成新时代的奶奶形象。
师跟帖:你越来越懂得选择写日记的视角了,新鲜,有意思。
渐渐地,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个群体来了。他们的心田在这里得到了滋润,他们的习作信心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鼓舞。越是放假时,越是我和学生心灵沟通的绝佳时机。
虽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时时有素材,但充满发现、有新鲜意味的生活,要靠我们去创造,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教室的禁锢,不必束缚于时空的限制,让孩子无米可炊,或是抓耳挠腮、凝眉苦思挤牙膏,我不忍心强迫他们写不想写的内容,我害怕他们谈写色寒。我要让他们觉得:写,就是想说什么,就写什么;不写,心里憋着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