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目的是培养信息化背景下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该强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多措并举全面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成效。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来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1-0166-02
  大数据以其数量大、类型多样、速度快和多元价值的特性,促使教育界深思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扮演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直以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相对僵化的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面授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目的是培养信息化背景下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背景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大数据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整体优化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1大数据技術概念
  BigData,中文直译为大数据,又称作为巨量数据、海量数据等,它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这种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一种全新的处理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深化。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整体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升学生的整体应用能力。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建立在大数据技术的四个主要特点上。第一,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量大的特点。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大数据的类型比较多样。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依托于大数据技术,能够给予学生丰富多元的数据信息。第三,大数据技术还具有运行速度快、处理速度快等优势。第四,大数据还具有价值密度低而商业价值高的特点。
  2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现阶段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尚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素养。第一,计算机教材中理论内容偏多,实践内容偏少。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学目的以帮助学生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为主。同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过分依靠教材内容。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中,存在着理论内容偏多。现阶段采用的包括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材内容以理论化的知识为主。受相对紧张的课时安排,教师并不注重学生上机操作,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也比较少。在枯燥的理论授课模式下,学生很难提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无法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范畴。第二,教学信息与学生的专业契合度比较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广泛针对所有学生的基础课程,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特色,教学内容偏于普适性。这种教学内容虽然能够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却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很多学生在投入实际工作后普遍发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同专业工作脱节严重。第三,学生计算机素养整体偏差,缺乏信息利用的科学意识。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区,在高中阶段接受计算机课程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不同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计算机基础技能的掌握存在显著的差距,然而经过传统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3大数据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大数据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整体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整体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
  3.1大数据应用能够拓宽教学渠道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能够拓宽教学渠道,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于教材内容来开展授课,这种偏向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将不仅限于纸质书本,音、视频等多媒介质都能够运用于教学中去,通过这些较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媒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渠道也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诉求以及实际需要等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以此来保障学生能够获得广泛的学习资源。同时,学生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主体,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来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不同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存在显著差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基于大数据技术,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薄弱环节以及待提升之处等来进行针对性的补强。大数据技术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提供了广泛的教学渠道。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大数据的特点,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全面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不断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APP来进行广泛的学习,或者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亦或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结合自身的计算机知识以及素养等来开展自主探究。   3.2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时性和互动性
  一直以来,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并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也不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更新,这就使得很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时代发展以及未来岗位需求是脱节的。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知识的更迭速度是非常快的。若教师始终以相对过时的知识来进行授课,无疑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切实提升计算机教学的实时性与互动性。一方面,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来优化知识体系,在基础知识的架构的基础上,适时补充新的内容,及时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确保学生的学习始终于时代发展同步。通过大数据采集,让学生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行业的变化,了解计算机软件或者程序框架更新后的增加或改动的内容,学会运用大数据相关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习技能。另一方面,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来广泛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与学生进行知识分享。比如教师依托于微信等媒介来将一些计算机行业发展动态、最新成果等主动分享给学生,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等,为学生推送一些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整体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确保计算机基础教学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
  3.3建立实践实训的操作平台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关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体现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方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实践性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理论内容中挣脱出来,积极将理论内容应用到实践环节中,切实优化和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开展自主实践,整体优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积极依托于学校机房条件等,建构完善系统的实践实训平台。通过实训平台的建设,教师能够动态掌握学生的实践素养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成果,继而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开展实践操作。基于大数据技术,教师能够将单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整合起来,继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等予以高度关注,并给予学生精准恰当的评价,以此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教师还能够充分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以及教学目标,整体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3.4积极创新与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改革与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课程就会呈现网络化、多元化的特性,在给予学生评价时,教师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可以采用过程评价,关注学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核心的公共课,它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广泛的,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充分重视该课程,以此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素养。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问题,为优化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成效,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技术,拓展教学渠道。
其他文献
摘 要:从研究的视角构建抽象对象,让学生从知识自然构建的角度体验严密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的探究过程,进行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对象的抽象性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问题的精心设计、老师的引导、生成的巧妙处理等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研究的视角;抽象对象;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5-001
摘要:互联网 时代高职课程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利用在线教学服务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高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设计基于在线教学服务平台的课程混合学习模式和实施流程图,并将该模式应用于高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实施的结果显示,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关联程度等因素对混合学习的有效实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在线平
摘要: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商务英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高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商务英语实践能力的强化上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从“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出发,提出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重在探索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新方案,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本质出发,明确该方法融入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可行方案和策略,为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 ;
摘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移动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发生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决定着移动学习的质量。由于移动学习的开发技术和发生的环境跟网络学习有较大不同,移动学习的发生也有着诸多的独特性。该研究针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移动学习环境开展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构建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模式及流程,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
【编者按】  南京市浦口区铁路小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书法特色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南京市浦口区小学课外活动特色学校、南京市浦口区小学素质教育(书画)特色学校、南京市普及性艺术类特色学校、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江苏省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全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和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学校在校园书法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书法课程建设、书法课题研究、开展课内外活动等方面成效彰显。“春
摘要:高校网站智能系统是基于第三代网站智能系统的研究,用户通过网站能自己定义网站的框架内容,实现高校不同部门网站前台界面之间的个性化需求。本文给出了我校网站智能系统(博达高校网站平台)的功能和框架设计,并实现了学校二级网站的建设。网站智能系统在网站安全性能方面做了较高的处理,给学校、医院、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化用户提供了安全、可靠、高效的建站方案。  关键词:高校网站;智能系统;个性化;安全;建站方案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文本翻译经历了从人工翻译到单机计算机辅助翻译,再到云翻译的巨变。而视频译制则跨过了单机计算机辅助这一发展节点,直接进入到了云视频译制,出现了如人人译世界等云译制平台。该文将对比以Aegisub为代表的单机视频译制软件和以人人译世界为代表的云视频译制平台,分析两款软件在翻译项目管理、视频处理、时间轴制作及字幕翻译方面的不同,以探究云视频译制平台诞生的必然性并为以后的视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邮件营销得到快速发展,但垃圾邮件的日趋严重浪费着网络资源,因此过滤垃圾邮件刻不容缓。该文通过介绍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原理及它在垃圾邮件过滤这方面的应用,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分类模型设计了一个文本广告邮件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垃圾邮件过滤。该系统的特点是在中文分词部分添加了当前的网络热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本系统通过在包含合法邮件与垃圾邮件的数据库上进行实
摘要:电子阅览室作为宁化县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重点,推动了共享工程走进基层,在繁荣农村基层文化,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传递客家优秀文化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从建设意义、软硬件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于电子阅览室进行更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从而为电子阅览室的更好发展提供努力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作品概况]《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孔龢碑》,记录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的鲁相乙瑛的话。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高260厘米,宽128厘米,18行,行40字。隶书。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与《礼器碑》相比,《乙瑛碑》更为秀美丰润。  [观典赏析]《乙瑛碑》是汉隶极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为平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