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生活或时事的一门艺术。由于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讥讽现实,因而,一幅好的漫画,会发人深省和反思。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更容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感情色彩的地理内容这一规律,把各种漫画素材巧妙的引入课堂,既使呈现的地理问题简洁、明确,又使地理课堂具有强烈的生命气息,更大挑战了学生的智慧。在学习《中国的资源》这一章时,我采用了群组漫画的形式对资源利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补充,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又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森林资源的破坏
■
在土质较为疏松、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森林资源的破坏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我国,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发生地区是黄土高原,其次是东南丘陵地区。近年来,在长江中上游山区,由于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在加剧,从而引发了更为严重、更为频繁的长江洪水灾害。
当前的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1. 毁坏耕地,导致土地沙化;2.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3.使生存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贫困;4.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土流失的危害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二、过度放牧
■
我国西部地区的草原牧场是过度放牧的集中发生区。一旦牧羊量超过了草场资源的承载量,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其生态平衡,最容易引发土地资源的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主要有:1.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解放至今,我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2.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3.自然灾害加剧。土地荒漠化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近几年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就是受其影响所致。
三、滥占耕地
■
人口激增是造成乱占耕地的根本原因。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成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济利益,为了获利,某些人钻国家法律的空子,滥用职权,破坏了土地资源。
滥占耕地危害了粮食安全。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这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
四、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
■
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各种原因中,人的素质,尤其是对资源使用的科学态度是最根本的原因。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生产流程的科学性不足,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够以及水平较低所致,尤其是很多企业的生产工艺粗放,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从而使环保欠账很多。
我国水资源浪费、污染的危机: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6位,年产水量约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水资源的6%,但人均拥有水量是世界的第109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全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因此,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五、珍惜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重要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历史。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必须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自身的发展,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漫画资源,既使课堂生机勃勃,充满了思维的智慧,又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更容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感情色彩的地理内容这一规律,把各种漫画素材巧妙的引入课堂,既使呈现的地理问题简洁、明确,又使地理课堂具有强烈的生命气息,更大挑战了学生的智慧。在学习《中国的资源》这一章时,我采用了群组漫画的形式对资源利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补充,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又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森林资源的破坏
■
在土质较为疏松、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森林资源的破坏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我国,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发生地区是黄土高原,其次是东南丘陵地区。近年来,在长江中上游山区,由于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在加剧,从而引发了更为严重、更为频繁的长江洪水灾害。
当前的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1. 毁坏耕地,导致土地沙化;2.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3.使生存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贫困;4.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土流失的危害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二、过度放牧
■
我国西部地区的草原牧场是过度放牧的集中发生区。一旦牧羊量超过了草场资源的承载量,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其生态平衡,最容易引发土地资源的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主要有:1.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解放至今,我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2.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3.自然灾害加剧。土地荒漠化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近几年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就是受其影响所致。
三、滥占耕地
■
人口激增是造成乱占耕地的根本原因。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成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济利益,为了获利,某些人钻国家法律的空子,滥用职权,破坏了土地资源。
滥占耕地危害了粮食安全。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这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
四、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
■
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各种原因中,人的素质,尤其是对资源使用的科学态度是最根本的原因。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生产流程的科学性不足,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够以及水平较低所致,尤其是很多企业的生产工艺粗放,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从而使环保欠账很多。
我国水资源浪费、污染的危机: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6位,年产水量约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水资源的6%,但人均拥有水量是世界的第109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全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因此,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五、珍惜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重要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历史。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必须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自身的发展,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漫画资源,既使课堂生机勃勃,充满了思维的智慧,又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