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条件下给部队教育训练带来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这一视角,探讨了关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问题,以期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0-0056-3
1. 引言
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我军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肩负培养新时期陆军初级指挥军官的陆军学院,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的教育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院全面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改革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在于为适应信息化部队建设的课程改革。本文就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肯定了网络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支撑,使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朝着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袁小陆,2007: 49),突出了计算机网络在外语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在全国确立了180所院校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院校。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院校的改革成效比较明显。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外语教育领域,对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加强和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确立,它代表了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其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快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的共享性等优势,大大地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李孟华、杨跃,2007: 58),其中以高校的园区网建设速度与大学英语教师梯队的整体素质能否跟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这个问题最为突出。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内容丰富、速度迅捷的园区网为依托,并要求教师梯队除了掌握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最好能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教学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和归纳最终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当前我院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从整体情况看,我院的外语教员梯队素质较好,但是我院的园区网建设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为军校校园网不能和国际互联网对接,为我院外语教学环境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此,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既能符合军队保密要求,又能适应新《教学要求》的校园网络建设的路子,构建资源丰富、信息及时的英语教学网络平台,形成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3. 建构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三点思考
我院虽然不在全国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之列,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自觉地适应了《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我院构建资源丰富、内容详实、生动形象,效果明显的大学英语网络环境,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的大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员主讲,学员主听的单向式“灌输”模式。大学英语教师是课程和教材的机械执行者,教科书和参考书就是教师的根本行为准则,以至于有很多教师可以做到不用课本讲课的境界。但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的同时,学生都可能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以。这样的授课模式已经成为阻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抑制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主要障碍。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教员和课本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的出现,教员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只是信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交际活动的合作者和教学情境的创造者(胡春洞、王才仁、贾冠杰,1996: 145-146)。
大学英语教学其实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国际互联网络。互联网最基本的语言就是英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英语教学。但是由于我院校园网络的缺陷,如何安全、及时地引进互联网的英语资源供学生检索查询,这是摆在我院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建设的首要问题。
再者,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建立或引进一个全英语环境的校园网络页面,并在不涉及版权的情况下及时更新增加最新的英语资源,使之成为教员和学员学习英语、交流和工作的平台,从而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大环境。这将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原动力。
3.2 积极依托校园网络,开办网上英语论坛和教员博客(Blog)
计算机的技术越来越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为学员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学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地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能随时与教员、学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网络的帮助下,学员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同与合作、竞争与对抗。这些功能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手段,在校园网上开办英语论坛或教员个人博客(Blog)供教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教员可以上传需要讨论的话题或相关资源,并且及时发布一些英语课程教学的有关信息,也可以发表一些教员或学员的心得体会,还有学术文章或公告信息供学员参与互动。教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员提供释疑解惑的窗口,实现实时的网上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教研室或网管中心还可以组织专门人员从事各种信息的搜集工作,不断地从互联网上获取第一手最新资料发布在相应的主页、论坛,博客(Blog)上供同行和学员学习使用。
3.3 认真利用现有教学软件,开发具有学院特色的网络课程
为了适应《课程要求》的要求,各出版社均开发了各类新教材的辅导教学软件,应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院正在使用的(全新版)《大学英语》教程和走出牛津系列教程也是如此。这些课堂教学辅助软件信息量大,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把所有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英语教学成为了生动有趣、全方位的语言展示平台。在此基础上,我院教员还进一步利用自身收集的素材与教学软件与现有教学软件进行再次编辑和加工,融入了我院的特色和教员自身的特点,使得这些内容能够成为课堂上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此外,还应更加重视发挥教研室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全军网络课程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出具学院特色的英语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教学使传统的课堂上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三位一体的交互模式,使人机、师生、学员之间形成了交叉的网络交流资源,实现了教学双方的互动。它既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员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使教学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既帮助学员提高自身外语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既可以让更多学员同时享受到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又可以减轻教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自身能力,进而丰富和完善网络课程,实现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信息化技术手段使人类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给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变革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今信息化技术,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大力构建和完善学院校园网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搭建崭新而有效的平台,构建起浓厚的英语教学环境,实现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更多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优秀指挥人才。
参考文献
胡春洞、王才仁、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45-14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李孟华、杨跃. 大学英语教学的网络环境之建构[J]. 外语电化教学,2007(5):58.
袁小陆. 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07(5):49.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10-0056-3
1. 引言
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我军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肩负培养新时期陆军初级指挥军官的陆军学院,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的教育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院全面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改革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在于为适应信息化部队建设的课程改革。本文就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肯定了网络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支撑,使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朝着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袁小陆,2007: 49),突出了计算机网络在外语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在全国确立了180所院校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院校。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院校的改革成效比较明显。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外语教育领域,对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加强和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确立,它代表了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其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快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和超时空的共享性等优势,大大地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李孟华、杨跃,2007: 58),其中以高校的园区网建设速度与大学英语教师梯队的整体素质能否跟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这个问题最为突出。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内容丰富、速度迅捷的园区网为依托,并要求教师梯队除了掌握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最好能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教学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和归纳最终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当前我院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从整体情况看,我院的外语教员梯队素质较好,但是我院的园区网建设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为军校校园网不能和国际互联网对接,为我院外语教学环境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此,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既能符合军队保密要求,又能适应新《教学要求》的校园网络建设的路子,构建资源丰富、信息及时的英语教学网络平台,形成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3. 建构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三点思考
我院虽然不在全国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之列,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自觉地适应了《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我院构建资源丰富、内容详实、生动形象,效果明显的大学英语网络环境,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的大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员主讲,学员主听的单向式“灌输”模式。大学英语教师是课程和教材的机械执行者,教科书和参考书就是教师的根本行为准则,以至于有很多教师可以做到不用课本讲课的境界。但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的同时,学生都可能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以。这样的授课模式已经成为阻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抑制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主要障碍。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教员和课本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的出现,教员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只是信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交际活动的合作者和教学情境的创造者(胡春洞、王才仁、贾冠杰,1996: 145-146)。
大学英语教学其实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国际互联网络。互联网最基本的语言就是英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英语教学。但是由于我院校园网络的缺陷,如何安全、及时地引进互联网的英语资源供学生检索查询,这是摆在我院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建设的首要问题。
再者,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建立或引进一个全英语环境的校园网络页面,并在不涉及版权的情况下及时更新增加最新的英语资源,使之成为教员和学员学习英语、交流和工作的平台,从而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大环境。这将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原动力。
3.2 积极依托校园网络,开办网上英语论坛和教员博客(Blog)
计算机的技术越来越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为学员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学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地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能随时与教员、学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网络的帮助下,学员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同与合作、竞争与对抗。这些功能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手段,在校园网上开办英语论坛或教员个人博客(Blog)供教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教员可以上传需要讨论的话题或相关资源,并且及时发布一些英语课程教学的有关信息,也可以发表一些教员或学员的心得体会,还有学术文章或公告信息供学员参与互动。教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员提供释疑解惑的窗口,实现实时的网上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教研室或网管中心还可以组织专门人员从事各种信息的搜集工作,不断地从互联网上获取第一手最新资料发布在相应的主页、论坛,博客(Blog)上供同行和学员学习使用。
3.3 认真利用现有教学软件,开发具有学院特色的网络课程
为了适应《课程要求》的要求,各出版社均开发了各类新教材的辅导教学软件,应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院正在使用的(全新版)《大学英语》教程和走出牛津系列教程也是如此。这些课堂教学辅助软件信息量大,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把所有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英语教学成为了生动有趣、全方位的语言展示平台。在此基础上,我院教员还进一步利用自身收集的素材与教学软件与现有教学软件进行再次编辑和加工,融入了我院的特色和教员自身的特点,使得这些内容能够成为课堂上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此外,还应更加重视发挥教研室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全军网络课程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出具学院特色的英语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教学使传统的课堂上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三位一体的交互模式,使人机、师生、学员之间形成了交叉的网络交流资源,实现了教学双方的互动。它既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员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使教学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既帮助学员提高自身外语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既可以让更多学员同时享受到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又可以减轻教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自身能力,进而丰富和完善网络课程,实现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信息化技术手段使人类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给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变革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今信息化技术,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大力构建和完善学院校园网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搭建崭新而有效的平台,构建起浓厚的英语教学环境,实现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更多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优秀指挥人才。
参考文献
胡春洞、王才仁、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45-14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李孟华、杨跃. 大学英语教学的网络环境之建构[J]. 外语电化教学,2007(5):58.
袁小陆. 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0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