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办公楼高支模的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支模技术应用逐步广泛,超高、大跨度混凝土结构不断增加, 成为建筑施工的主要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结合某建筑办公楼施工实例,介绍高支模施工工艺和要求,针对其搭设、施工的安全性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工艺;安全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pplication of high-framework technology gradually wide, high, large span concrete structure increases ceaselessly, become the main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office building of a construction example, introduced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quirements, the ride safety aspects,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specific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Keywords: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afe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办公楼工程为16 层建筑,其层高高度首层为5.00m,二层为4.2m,三层以上为3.80m。其中首层大堂设中庭(通高二层顶板)128m2,全高9.2m。并有门厅入口三层通高13.0m,至三层顶板约50m2。另有14 层设置400mm×1200mm 大截面梁,并为外轴位置上。首层承重柱的最大截面为900mm×900mm,入口门厅柱为Φ800,全高12.7m。各层剪力墙厚度均为250mm、300mm。
  2高支模设计
   工程首层门厅入口顶板为三层,高度13.0m,结构为四层板面,结构梁截面最大为300mm×700mm,次梁为200mm×600mm,楼板厚度120mm。支模体系与首层大堂厅中庭8.0m 支模相同,高度分别为13.0m 与8.0m,相应层的大梁截面为300mm×700mm与300mm×1000mm,楼板厚度为120mm 与100mm。按条件分论均可为相同形式、相同备件与做法。模板及大小横杆、立杆均按首层大厅
  300mm×1000mm大梁荷载量配置。立杆多高5m,设置1.5m步距架设纵横水平杆(Φ48×3.5 钢管)。次梁下立杆加设剪刀撑,做法同300mm×1000mm 梁下剪刀撑配设。(如图1所示)
  
  图1大梁支模示意图
  3高支模搭设准备
   通过结合设计高支撑架搭设构造要求,在楼板上进行排尺,确定立杆位置并作好标记,准备搭设。在高支撑模板架周围结构施工时,按照高支撑架搭设程序,在浇灌混凝土时埋设好预埋件,在高支撑模板架搭设到该位置时,及时和框架连接,加强高支撑模板架整体稳定性。确定好高支撑模板架剪刀撑位置,剪刀撑沿高支撑模板架设置时,应连续布置,不得断开,若结构部位影响剪刀撑连续布置时,搭设时应尽量避开,无法避开时,剪刀撑断开部位应与结构作水平连接。对高支撑模板架搭设时宜从一个位置开始往四边延伸搭设。因此搭设开始时应根据搭设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现场交底,包括连墙件、搭设构造要求、安全等进行交底。
  4高支模搭设
   开始搭设高支撑支模架时,应从一端开始向四周辐射搭设,先将平杆两端立杆固定,设好抛撑,再安装中间立杆,然后搭设垂直于90°方向的支撑架,架体稳定后,就可向四周辐射搭设。100mm、120mm厚楼板立杆间距1000mm×1000mm。截面尺寸300mm×700mm,梁立杆纵距1000mm,横距1200mm。截面尺寸400mm×1200mm的梁立杆纵距900mm,横距900mm。立杆底部垫δ=18mm 厚木胶板,楼板立杆顶部设可调支座,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空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 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梁底小横杆与立杆采用十字扣件连接。
   (1)水平杆搭设。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座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置一道水平拉杆。看台部分的水平横杆应根据斜梁放坡度、顺斜梁底模板均匀分布,横杆下用双直角扣扣牢固,确保支撑和模板的稳定。
   (2)剪刀撑。鉴于本工程支模高度为框架部分5m,故应严格按以下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围圈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性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 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性剪刀撑,其宽度为4m~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角。
   (3)连接件。连接件采用刚性连接,采用φ48×3.5 的钢管套箍,与脚手架和四周结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以加强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连接方法通过采取在结构每一外框架柱处、地面上1.0m 和梁下1.0m 处设一组双杆箍柱式拉杆与框架柱拉结。
  5高支模拆除
   拆模时要遵循先立后拆,后立先拆的总体顺序进行。拆模时不得硬撬硬挖,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修正,并铲除浇捣时留在模板表面的残浆,经铲除残浆和整理后的模板表面必须均匀满涂隔离剂。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且必须经过事先书面申请,并得到同意拆模的指令后方可进行,任何人不得私自随意拆除模板。
   侧模拆除包括柱模板、梁侧模、构造柱、圈梁侧模等。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且不粘模,方可拆除。结合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和现行施工温度,侧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24 小时后确保混凝土表面成型质量的情况下,可安排施工人员施工。在拆除侧模时,不得影响和拆除任何其支撑部件,所有穿墙对拉螺杆可安排在12 小时后及时抽除,但不得影响其它支撑杆件,特别是梁、板底板模板的垂直支撑。
   拆除梁板底模的混凝土的拆模强度需达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且必须经过拆模申请,在拆模申请中必须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强度报告。梁板底板净跨度小于8m 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 以上,且必须经过拆模申請,在拆模申请中必须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强度报告。对于悬挑梁板、梁板底板净跨度大于8m 的,底板支撑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后或达28 天后方可拆除。
  6高支模施工安全措施
   (1)模板支架的钢管应必须采用标准规格φ48×3.5mm。钢管上严禁打孔。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2)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要定期体检,并体检合格。
   (4)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
  7 结束语
   该建筑办公楼工程由于高支模方案的慎密编制,并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管理监测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及其支架未发生任何问题,确保了工程竣工顺利。
  
  参考文献
  [1] 张果.浅谈高支模的施工和安全[J].山西建筑,2008,28(06):118~119.
  [2] 陈明海.浅谈大跨度梁、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08,27(10):31~33.
  [3] 刘海飞.浅析高支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城市经济,2010,31(08):57~5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社会上的发展趋势都对市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政建设的工程中,新的技术规范不断出现,特别是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本文作者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
期刊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传统建筑对中国文化的衍生关系、建筑的阴阳效应、建筑风水观、建筑性格的不定性、建筑中强烈的哲理性、建筑的隐喻与象征、具象化的建筑艺术等建筑文化的渊源与丰富,建筑风格的浓郁与独特,都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而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理论又是这些素材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传统建筑;空间理论;现代建筑;影响  Abstract: In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明确提出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如何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搞好反腐建设,切实创建廉洁从业的内部环境,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政治任务。本文就国有企业  加强廉洁从业的具体措施谈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反腐倡廉  Abstract: the eighteen party explicitly put forward the
期刊
摘要:本文就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简单阐述了几点,以供参考与学习。  关键词:理论;文化;业务;学习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 to the practical work of the simple presents several points, for
期刊
摘要: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应加强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改进,既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也要在具体施工时加强管理监督,以免不应有的偏差和失误产生,以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措施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pile foundation is the key of construction, should str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节能型建筑普遍推行。本文作者分析了房屋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对房屋建筑施工的节能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he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In this p
期刊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大量先进的建筑技能的不断涌进,我国的建筑防水科技也在日益成熟,并逐渐占据了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针对建筑工作中常见的病害屋面渗漏的状况,施工工作者一旦对施工材料质量没有严格把关或者防水工作处理的不得当都有可能造成漏水现象,给居民带来不便。  关键词:涂膜防水;涂料;技术控制;防水;管理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accompani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幢幢高楼建筑拔地而起,伴随的是装修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一些装饰装修是否会对整个建筑结构造成影响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建筑装饰装修对建筑整体结构造成的常见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望与各位共同探讨。  关键词:装饰装修;影响;治理;设计水平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企业综合管理系统的分析,以及采取对结合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的参考,提出对整个金融行业综合管理系统的设想。该系统旨在立足于商业银行实际,力求在办公信息、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管理效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综合管理系统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in recent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给企业改革、发展助以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已经是当代企业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更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文化;引领作用  Abstra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