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現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而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求异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消除障碍巧妙提问
  鼓励创意
  开展辩论
  目前,许多中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注意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求同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求异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我们的时代急需大批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而不是“依样画葫芦”的“学士”。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
  一、消除障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精神。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中学生爱独立思考,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然而事实表明:那些创造力高、求异思维发展快、精力过剩的学生,往往不受老师的“欢迎”,有时甚至于被指责为“淘气”、不听话。而那些“五分加绵羊”的学生,即使求异思维发展不快,也会受到老师的“器重”。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就会受到压抑,学生就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或者采取缄默的态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学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允许学生有“奇特”的想法。即使学生有时候的想法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应本着鼓励的原则给予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的“奇思异想”毫无保留地“暴露”给大家,课堂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巧妙提问,启发学生求异思维。所谓“巧”,即提出的问题难度适当,也就是说,可以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如《故乡》中的一个句子:“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我先用投影打出这一句,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启发学生问:“在朗读中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什么?”我看见有学生欲言又止,就用激将法问他:是不是有问题要问,但一想到是大文学家鲁迅写的小说就不敢质疑了?这位学生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然后鼓起勇气说:“我觉得这句里写脸上同时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是不是有点矛盾了?”他这么一质疑,大家的智慧的火花立即被点燃了。许多学生举手发言,从不同角度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在我的引导下,联系当时的背景和上下文,大家终于弄明白:“欢喜”与“凄凉”表面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欢喜”是因为闰土看到了儿时的朋友,而“凄凉”是因为他自己的景况不好,与儿时的伙伴生活距离大了,这是对闰土当时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由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和求知欲,启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养成了学生在读书时细细咀嚼的习惯和探究精神。
  三、鼓励创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它的特点一是对一个问题可以多种多端,产生许多联想,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结论;二是对一个问题可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思维要有创意,要敢于“异想天开”,或根据生活感受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开展辩论,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尤其是在问题探讨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对问题看法不一,意见相左的现象。有许多争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甚至是影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又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我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举行辩论会。课前提示学生根据观点自行组成小组,合理分工,去校内外寻找相关论据资源,组织辩词,推荐能言善辩者参与辩论,这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奇妙的克隆》一课,在讨论中,学生对文章最后“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一句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此话是对的,也有学生认为不正确,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如何看待科技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认识。于是我开展了以“克隆人是喜,还是悲喜交加”为正反辩题的辩论会。辩论正方认为,人的器官坏死,生命有了危险,可通过克隆人来置换相应的器官,使病人生命得以延续;反方认为克隆的人一旦被克隆出来,他就有了生命,同样需要保护……正反双方反复辩驳,互不相让,最后在聘请的法律专家综合评价和点拨之下,大家取得共识:科技进步确实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克隆人可能会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所以必须严肃对待,文章最后这句话表现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由此便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有待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事实证明:教师引导得当,敏锐地发现学生思维的苗头,及时地去点燃智慧的火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BPEL下的业务流程集成,并用实例描述了具体流程。  关键词:BPEL 业务流程执行语言 业务流程 集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Web服务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它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应用,并以其独立性、可复用性以及开放性等优势赢得了用户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但在此过程中,随着用户群体的剧增,用户的需求和标准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Web服务系统不断更
[摘 要]在英语科学习中,农村中学的中等学生居多,他们学习方法欠缺,学习能力不够强,在成绩上处于中游,很难有所提高。从词汇的复习,习题的选用,学习目标的明确,习题的批改、讲评,写作的训练,精神的鼓励六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帮助这些中等学生有效备战中考,使他们在成绩上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中等生 有效 备战中考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各大高校均已基本形成“班导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虽然说先进的管理模式已经将管理中心放在班导上,但由于班导个体的教学能力、职业技能、心理素养均有不同,这些差异性的出现让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与预期相反的情况,因此,一场关于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与革新已成为首要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组制度;学习共同体;创新及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互联网 ”与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结合,创造一种更有效、更有趣的数学教与学模式。在“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空间和时间,但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 要]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观念在更新,设施在完善,信息技术与文化课的整合在各个学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调查研究信息技术与文化课的整合情况,及时了解目前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调整策略,可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文化课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文化课;整合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96-01  随着信息技术的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信息日益向高维化过渡,所以,想要从它们之间提取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越来越难,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把高维数据通过降维的方法投影到一个相对低维的空间,进而找到隐藏在其间对我们有用的低维结构的研究就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1简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降维方法的研究情况以及当前一些比较流行的降维方法。2重点分析了非线性降维方
在很多情况下 ,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在软弱地基上 ,因此地基改良是我们自然要考虑的处理措施之一。介绍在日本地基处理方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几种地基深层混合处理方法
[摘 要]教师讲评学生的作文不仅要看字迹和卷面,对文章的立论、拟题、开篇、论据、论证、表达、收尾进行分析,还要根据作文的类型与学生的写作情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自己学会分析与点评,采取入格作文和写随笔的办法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转换讲评模式;激发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3
[摘 要]英语口语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口语就是能与人交谈的。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习了英语口语,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下很多学生都忽视了口语的学习而只注重笔试,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又该如何引导他们去学习口语,从而激发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英语口语 笔试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
摘要:“90后”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道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家庭、学校、社会正确审视这一群体。  关键词:道德问题 成因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本文共设计了26道题,以求真实反映大学生道德状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道德问题。  调查时间:2014年1月初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