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探索,抽象概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组织严密、和谐、有序的小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实体。调动三体的内在动因,协调三者之间的机制,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从这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探讨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把凝聚在知识里面的智力因素提取出来
  这方面,我注重了智力价值较高的五种教学内容:(一)基础性的知识。它能反映事物的共性,掌握了它,就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二)理论知识。因为理论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三)系统的知识。因为系统的知识易储存,易提取,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四)典型的知识。它具有代表性,可以类推;(五)有适当难度的知识。它能触动学生的“最新发展区”。
  二、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即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
  注意以下四个特点:(一)课堂教学气氛轻松紧张,学生心理不受压抑,张而不弛;(二)教学内容少、精、新,先后、轻重、详略得当;(三)教学程序合理、严谨,速度、强度适当;(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用现代教学思想作指导,让平常的知识迸发出智慧火花。
  三、诱发学生参与“过程”的课堂意识,培养其主动探索精神
  学生课堂上获取知识是教学目的,教学的着眼点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职能。基于以上思考,一堂数学课,优化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六个步骤。
  (一)激发动机,引起兴趣。
  学生有意注意受兴趣的支配,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创设教学情境,制造悬念,设置迷宫,造成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如教学“解方程”,师生做猜数的游戏,学生随便想数,加上(减去)一个固定的数,学生只要说出得数,老师立即猜出学生心里想的数。当学生迷惑不解,纷纷要求老师告诉“猜数”的秘诀时,才引出新的课题,这时学生求知热情高涨,注意力集中。
  (二)复习已知,以旧学新。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是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教学技巧。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达到“用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目的。
  (三)尝试探索,理解过程。
  数学教材多数是按照一定顺序编排的,前面的学习内容孕育后面的某些必要学习。新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是不会超过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师应相信学生能进行成功的尝试。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我先根据例题编写准备题,采用“以旧引新,步步登高”的办法。如教学“初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我准备以下练习题。
  1.准备题:我校买白粉笔80盒,买彩色粉笔45盒,一共买了多少盒粉笔?
  2.尝试题:我校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45盒,买彩色粉笔多少盒?一共买了多少盒粉笔?
  把买彩色粉笔45盒改为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45盒。
  准备题是旧知识,尝试题是新知识,循序渐进,新旧沟通,效果较好。
  (四)抽象概括,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让学生感知实物、图像,让抽象的规律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当学生获取丰富鲜明的形象时,再进行概括,上升到理论,让学生获得理性的知识。如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开始让学生观察,反复测绘实物、图形,最后概括出它的定义,长方形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
  (五)模仿练习,变通应用。
  学生获取了理论知识后,下一步是理论指导计算。第一轮练习题一般与例题同型,带有模仿性质,属低级思维活动。第二轮练习是一些变化的题目,如顺向思维变逆向思维,直接条件变间接条件。富有变化的题目,能加深学生对原题型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属高级思维活动。
  (六)运用反馈,及时调节。
  由于学生素质上的差异,课堂教学效果不尽相同,肯定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对话、回答、练习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从而得到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或强化,或矫正,或个别辅导,让学生准确无误地理解新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鼓励有创见的学生,让成功的愉快感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督促他们在知识的阶梯上“更上一层楼”。
  总之,教学过程的优化要多方面思考,在导、探、讲、问、练和量、序、势、度、情绪动态因素中,教师要居高临下,相机调节,使之严密、和谐、自然、得当,形成合力,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错误是正确的先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变得更精彩;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具灵性和个性。对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教师只有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数学课堂 妙用错误 引导学生 因势利导  记得有人曾说:“
摘 要: 本文讨论初中生物课堂开篇的组织方法,将新课导入置于全新高度加以审视,使新知展现入境、入情、入理,旨在为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打造一个好的开始都至关重要。课堂学习是教师、学生与知识互动的过程,是学生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好奇程度关系他们的学习质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理解是历年NMET的重头戏。近年来,高考继续加大阅读量,高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目的在于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山区中学,由于老师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仅仅学生做,老师对照答案讲解。加上学生使用英语环境窄、利用频率低、资源缺乏、课外补充阅读少等许多不可控制原因,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要改善目前
摘 要: 梁启超与蒋百里分别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翻译事业之先例》中几乎同时预见性地描述了中国翻译实践中翻译文体的历史沿革轨迹,即直译→意译→直译→直译加意译。二人的参照点不同,但异趣同归。本文认为这一预见性观点首先由梁氏提出,而蒋氏只是受到启发,换了一个参照点而已。  关键词: 梁启超 蒋百里 翻译文体  梁启超与蒋百里都是近代中国学界的知名人士,均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课应有的功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活动。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编写教案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教案 注意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的基本功效是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既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
摘 要: 作者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转换传统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尝试其他方法,试图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关键词: 解放 角色 朗读 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再是陌生的话题,正如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倒退,课改总是在曲折中不断推进,毕竟时代发展已经给传统的教学提出质疑,容忍已成为历史。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演说词单元真是让教者颇为伤神,不知道一时该把握什
摘 要: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满足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写作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想象 作文教学 培养方法  一、现状  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生十个学生九个都怕作文。平时写作文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应付:或抄袭别人,或“吮破笔杆”“挤扁了牙膏皮”拼凑而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符合文本需求的合理的基本情绪基调,可以让学生更贴切地接受语文熏陶。运用白板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恰当寻求文字以外的外部介入能营造教学设计所需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渴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与美共舞,在与美景的互赏中生成学习向往  白板以美妙的声像效果将课文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
摘 要: 文章剖析了三视图的产生缘由及本质,通过对学生认知情况、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模拟知识产生过程进行教学的合理性。  关键词: 三视图 认知结构 教学方式  生活实践的需要而创造知识,以便认识自然并应用和交流。三视图的产生和发展亦是如此,为修建美观适用的建筑,在修建前需要对该建筑的整体轮廓和结构进行标准的描述,创造了三视图。知识的产生过程与人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近似吻合,基
摘 要: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及叶斯柏森的教学观研究课堂活动。通过阶段性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及试卷中作文模块的成绩分析显示,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英语词汇语境教学的课堂设计优化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词汇 建构主义理论 语境 语言功能  1.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