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师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交通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那我们该怎样把课堂教学贯穿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呢?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观念上讲就是树立“生活是语文源泉”的大语文观。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