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热解-塞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汞

来源 :化学分析计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催化热解-塞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汞含量的方法。将茶叶样品粉碎,过180μm筛,置于进样舟中,热解温度为520~580℃,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汞的质量浓度在0.1~1.0 ng/μ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方法检出限为0.1 n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4.2%(n=6),加标回收率为88.5%〜10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适用于茶叶中汞含量的测定。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我们在常态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问策略,充分助推课堂效率的优化,促进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生长。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为学生创设一个迎合学生兴趣爱好的问题情境,将让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双重提升。显然,课堂问题设计得科学与否、巧妙与否,将会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思维度和生长度。笔者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觉得就当下的常态课堂而言,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
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性与学生的创新性有较高的关联性。可以说若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必然离不开创新型教师。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更新。过去那种教书匠型的教师已不能适应创新的要求,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以及自身人格特征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变革,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  创新型教师本身也是创新型人才。一般教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自身应努
在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而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尝试对“微课”进行应用,从
近期聽了几位年轻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暴露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师没有理解教材中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照本宣科,教在表层,典型的浅层式教学,离时下倡导的深度学习的课堂还有一段距离。从表层的教学到深度学习,首要的是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透过表层挖掘教材背后的数学思想,让知识的教学与数学思想的感悟并行。  案例回放  A教师教学例1,出示:摆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写成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