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快乐课堂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把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四个学习领域。如何让学生在这四个学习领域感受到快乐呢?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欣赏·评述”中营造快乐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而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學生,知识面比较窄,上好“欣赏·评述”课的难度就更大一些。
  例如,在教学《祖国的古建筑》一课时,我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宫殿、坛庙、寺观、园林、民居等,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关注祖国的古建筑,感受到古建筑的优美,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明,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学生在音乐和画面的听视觉刺激下,有种想把这些古建筑画下来的冲动。紧接着,我向学生介绍绘画之前要先学会欣赏,要知道美之所在。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历史、类型、造型、色彩和装饰、材料、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几个角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和静心地欣赏。在学生学到兴头上的时候,我又请学生当导游,把自己见过的或感兴趣的古建筑介绍给大家,使所有的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欣赏评述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欣赏·评述”课可以把我们身边的资源当作一个载体,例如,杨寨的古塔就可以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欣赏,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增强保护古建筑的热情。
  二、结合生活实际,“综合·探索”课寻找快乐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创作及其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合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例如,学习《快乐的动物园》一课,本课是在“动物园”的主题下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两个学习领域有机的结合,融入欣赏、创作、游戏三方面的内容,能给学生带来较为深刻的审美感受,也能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介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特征是“探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借助于生活常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创作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并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外化出来。在这一节课上,同学们不但积累了一些绘画的技巧,也培养了一些审美的能力,这是“综合·探索”课带给同学们的快乐。
  三、利用地方资源,“设计·应用”感受快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标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时间能力的学习领域。
  如《我的小笔筒》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感受泥性。我先是故作神秘地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泥巴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不但可以变成小动物,还可以变成各种植物、食物等,只要你们能想到的,就可以把它变出来,让你的想象飞起来吧,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10秒钟之后,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泥巴果然有了灵性,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可爱的小恐龙、神奇的馒头蛋糕、小房子、飘扬的五星红旗,全班22同学,居然有22种不同的奇思妙想。看着这些造型独特的泥巴,我笑了,孩子们也笑了。看来,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之初就得到肯定,他们会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我也感叹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要想让孩子们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现出来,那就需要我们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打开孩子们的心门。
  其实,农村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像《塔座塔》就用到了各种植物的秸秆,棉花秆、玉米秆、高粱秆、树根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媒材,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效果也根据材质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纸条小玩具》可以选择用蒲草、高粱叶、玉米叶等尝试着做出草弹簧,高粱叶编出来的草蛇色彩翠绿,惟妙惟肖。《巧穿编》可以试着用一下各种树木的枝条、麦子杆,《有趣的拓印》可以用石子、木块、枝叶拓出美丽而充满清新自然之风的花纹,《老鼠嫁女》中的剪纸可以用树叶、玉米皮来练习等等。
  教师要开动脑筋,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寻找到更多的美术素材,引导学生参与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乐于参与,也会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意向。教师从学习兴趣入手,一步一步慢慢引导,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再到充分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作,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沉浸在“设计·应用”课的快乐之中。
  四、动手创作,“造型·表现”体验快乐
  有了亲身体验的活动,才会有亲身的感觉。要想表达什么,要通过自己动手,大脑思考,最终才能形成作品。这种体验带来了愉悦,增加了兴趣。例如在讲《画花样》一课时,学生们通过搜集花样,整理花样,动手制作花样这几个环节,让一朵朵美丽的花绽放在自己的一双巧手下的时候,那种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其中的快乐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验到。兴趣会随着自己作品的诞生而增加。
  美术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就让我们用“美”的视角,独特的方法把“美”的元素带进课堂。把你的快乐,我的快乐,学生的快乐装满课堂,给美术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如今,随着新课改得到有效的推广,使得绿色化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于化学实验课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其成为了众多化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将绿色化学理念改进高中化学实验为主要的阐述点进行分析概括,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 高中 化学实验  一、优胜劣汰,全面落实“绿色环保”教学理念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是根本无法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释、推导等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而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于传授科学知识,却大大忽视了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下面本文就围绕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策略,期望能够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核心素养 
【内容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核心素养,尽一切能力帮助学生丰富和完善自己。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化学教师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具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发展 核心素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本身是一门探究性非常强的学科,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掌握了知识,理解知识的内涵。但是很多教师在探究式教育中对于问题的提出现状并不乐观,提出的问题形式化严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问题提出的原则和方法,提高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单单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继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涵,然后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引言  高中数学
【内容摘要】师生们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播着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在沟通、合作、对话、互动、交流中,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关键词】阅读教学 落实 教学目标 方法“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
【内容摘要】体育学习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良好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充分的放松,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普遍认知,讨论教师如何良好的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德、智、
【内容摘要】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这个教学过程相对来说是较为干枯与乏味的。那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极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呢,本文将在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变上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怎样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状态,做到把学生当作主体,跟随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物流仓储实训课,作为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课程,如何上好它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情,因为一般我们的班级人数会较多,而学校的实训设备有限,两者存在矛盾。本文在笔者亲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上好物流仓储实训课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物流仓储 实训课 实训教学 小组合作  由于物流专业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设备繁多而且还不好模拟,所以中职的物流实训课一直是困扰学生也是困扰老师的一件大难事,围绕怎么能够更
【内容摘要】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配置不合理,经费配置不合理及生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城乡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