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几点运用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班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为孩子能力、素质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环境。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课堂上可以采取情景创设、自主探究、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和提升。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班化教育与新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理念相吻合,是我国教育改革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班额的减少,新课标的参照和实施更有可行性。我在实践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情境创设策略
  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性格的交叉区的范围更大,师生的交流量增多,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给予的快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健康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新型的师生关系、新颖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温馨宁静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再感到紧张和压抑,他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自由。
  (二)创设和谐的教室环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小班化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以学生为本位,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有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去考虑。要把教室布置成为一个学习中心,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如可以在教室内悬挂励志格言、经典名句,张贴学生优秀作品,在课桌椅的排列上采取个体独立式或小组组合式,摆放成圆形、马蹄形、品字形、T形等等,以方便学生开展自学思考、课堂练习和进行一些互动沟通、讨论交流。
  二、自主探究策略
  尊重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自主探究,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有独立认知、思考的过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积极创设情境目标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习教材,主动探究,发现和研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开展学生课堂自学
  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利用各种媒体把课文读对、读通、讀好,自觉积累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及时巡视,适时点拔,对自学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进行个别指导。
  (二)引导学生课堂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对于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相互答疑;一时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策略
  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时间、有空间去深入地研究教材,更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突破口,并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按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提高。
  班额的减少为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传递方式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师生互动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实质参与。如在讲授《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和《故宫博物院》等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根据学生层次分组,将课文问题分解为难、中、易几个层次,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要求人人都要发言,个个都有话说,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过去部分学困生不主动参与的现象。3网
  四、组织教学活动策略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组织延伸到课外知识的教学活动,例如手抄报、电脑课件制作、知识竞赛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威尼斯商人》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故事编写课本剧,组织表演。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平铺直叙的课文内容改编成包含对白和舞台说明的剧本,并分配好角色,利用课下和业余时间排练。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活动。爱好写作的学生合作改编剧本;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演,组织排练;喜欢表演的学生就上场演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布景、制作道具;而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可担任旁白。
  总之,编剧、导演、演员、剧务、旁白,学生们各司其职,人人都有事可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小组互助合作策略
  每个学生背景、学习基础、能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会呈现差异,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成互助小组,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做小老师,影响、带动、帮助成绩稍逊色一些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营造和谐氛围,更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是改变了班额,更是转变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使每一个个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语文教学在小班化的背景下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期待我们一同探寻,一道发掘。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名著阅读在培养小学生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名著,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发展的闪耀结晶,一代代地传承者丰富的知识、深厚的内涵以及经久不衰的深邃思想。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呢?本文结合目前小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名著阅读;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通过介绍深层气井测试工艺技术和所需要克服的困难与问题,简述在深层气井勘探中深层气井测试工艺技术的应用。
【摘要】语文是一种人文学科,语文之美在于通过文字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渗透,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情感渗透策略。只有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情感交流,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实现。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情景、阅读训练、课堂互动和情感分析四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情感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初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即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他们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掌握常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迁移和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思考切实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我
本文针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阐述了将其应用于预测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瓦斯赋存情况以及水害等情况中的可行性,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借鉴意义。
【摘 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大的成功就是阅读后让学生有一种表达自己获得的强烈愿望,这就是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其实,“读”是理解语言,是从外到内的吸收,是“信息的输入”;而“说”是运用语言,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一句话让学生“想说”、“善言”是阅读后的有效“输出”。  【关键词】语文阅读;想说;善言;有效输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一位语
如果把写文章比作高楼大厦,备料的问题、备料后施工等需要的工具脚手架是筑楼的前提。否则,高楼大厦便会是空中楼阁。甚至摇摇欲坠。为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指导和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