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素心长,且伴一缕香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样才是极致的美。不过,潇湘馆的青竹一定比花还多还美。林黛玉是水做的女儿,见不得花谢,只看着一瓣瓣落红,心里就涌起层层清愁,黛眉微蹙,泪水已凄然而下。风不曾招惹她,宝玉也不曾招惹她,只是眼前的花瓣雨惹哭了她。姹紫嫣红骤然坠下枝头,黛玉受不了这人间别离,只觉得惊心。回头看那一园竹子,亦是泪迹斑斑,玉骨在风中凌乱。
  黛玉葬花是我少女时期最喜欢的意境。她哭也让人怜悯,笑也让人喜欢。只觉得她就藏在簌簌的纸页里,突然翻过一页,这个花骨朵一样的美人儿就倏然跳了出来,低眉一笑,真教人爱也不是,怜也不是。那种美不染尘埃,是晨曦露珠挂枝头的晶莹剔透,每个女孩儿的梦里都有一个黛玉,绝不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花飞叶落之叹,只能是黛玉。
  下雨时,雨点打在竹叶上,沙沙响成一片迷茫。紫鹃拢了火过来,低低叫一声小姐,把一杯清茶递到她手里。比起清酒,她更喜欢吃闲茶。只是一落雨,心里就莫名伤感起来。雨点溅在纱窗上,那份微微的凉意就渗进皮肤,封住重重倦意。
  都说情不重便不生婆娑,大概是这样。她透过挑起的珠帘,多么渴望屋前的石子小路上,宝玉戴了斗笠披了蓑衣走来,她微笑着嘲弄一句:渔翁来了。可有一次她居然说漏了嘴,把内心深处的情不慎吐了出来。宝玉笑着说:“这斗笠送给你戴着玩吧?”她脱口说道:“才不要呢,那样岂不是成了渔婆子了。”这话一出口,引得宝玉发起痴来,嘴里默默念叨:渔翁?渔婆?心事揭穿后,黛玉只低眉含笑着打了岔,引开话茬。可宝玉还是出了半天的神,脸上的愉悦谁都看得见。
  大概宝玉爱的就是这份尘埃不染的清纯心。人是水做的,心也是水做的,透亮亮的,在眼波里跳跃。爱也在眼里,柔也在眼里,而他不喜宝钗的,正是宝钗那深谙人情世故的心。她藏得心机,纳得世故,心里万千事,脸上波澜不惊。宝钗太洞彻,太老练,心里想要,脸上却淡漠地拒绝。这样深沉的女子冷气逼人,令宝玉亲近不了。
  花瓣雨紧紧咬住了风,在空中回旋。花落人悲凉,黛玉拎着花锄,在园子小径上拭泪。而宝玉的衣襟里正藏着一包谢了的花瓣。心有灵犀一点通,因为彼此懂得,所以彼此吸引,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情缘吗?
  可黛玉一直是不放心的。一个孤儿的心思大概如此,无人做主,这情又深得裹挟了生死,她的命运说到底捏在别人手里,怎能放下心来?任凭你情深意长,任凭你铁了心生死相依,可是难敌那晚来寒风,难敌那烈日当头。
  宝玉,她不放心的就是宝玉。她的泪只是为了她的心,红尘里只有宝玉懂她。园子外的世界与她无关,她只是想宝玉,只愿能天天看见他。他的功名也与她无关,他眼里的笑意才是她关注的重点。这世间怎会有如此柔肠的情愫?木石之缘,该是前世的约定,今生只是偿还眼泪来的。
  像一只疲惫的鸟儿,黛玉裹紧身上的薄衣。雨点还在滴答,而宝玉却未能从小径走来。他去了哪里?该不是又去了宝钗那儿?黛玉蹙眉含泪,心里升起一种寂然,是那种寂历秋花野意多的凄然。终是不放心,这狼窝里伸进来的狗爪子多,又叫人放心哪个?湘云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宝琴倏然出现,含笑多情;更有金玉之约的宝钗,冷冷坐在光阴深处注视着她……红楼里姐姐妹妹多,那些眼神如刀子一样,割得她浑身痛。
  有人说黛玉是顶有钱的,林家万贯家产,而她是继承人。可她似乎并非如此,反而显得拮据。燕窝粥,不敢喝;天凉了,屋内的炭火也很微弱;出门散步,也是件半旧的裙子。即便是对宝钗,也推心置腹地说,“你家有地产,有买卖,我怎比得了你?”总是不停地想,黛玉的万贯家产到底在谁手里?偶尔宽余一些,大概她都把手里的余钱赏给了丫头们。黛玉似乎一直是很省的,屋子里除了书卷,看不到值钱物件。可是瞧瞧妙玉,她吃茶的杯子怕是贾府也没几个。
  妙玉讽刺黛玉是个大俗人,连往年的雪水也品不出来。谁都知道,黛玉动辄就要使小性儿,动辄就要恼人,伶牙俐齿,嘴皮子不饶人。可是对妙玉的讥讽,她并不恼,只是淡淡一笑,起身离开。妙玉对宝玉的心思,她看在眼里,却不担心也不恼怒,只因她的心里怜悯妙玉。妙玉和她一样,都是孤儿,都寄人篱下。面对这样一个和自己一样孤零零的人,她不恼,只是笑笑,这笑里包含着人间善意。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夜读红楼,读到黛玉焚烧诗稿那一节,忍不住凄然泪下。黛玉在书页里哭泣,我在书页外伤心。门外那些竹子都老了,只剩下一把老朽的骨头,风一吹喀喀地响着,似快要折断。曾经的林妹妹也老了,稀疏的白发在风尘里残喘。人书俱老,情缘俱老,万物俱老,若无相见—怎会万籁俱老?可已相见,却要天昏地暗。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她连故土都回不去了,只能辞了这痛彻心扉的疼,辞了爱不够的宝玉,辞了情同姐妹的各位姑娘,然后倏然凋谢。每读至此,我哭得泪水直流。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刺痛了我的神经,是什么摧毁了我的坚实,是什么东西让我伤心得一塌糊涂。
  黛玉,我并不在乎宝玉在白茫茫的雪地里独行,也不管宝钗在阳光下眯了眼惆怅。我只是不能读你的凋谢,一读内心便崩溃成一团,不成体统。你焚烧的不是诗稿,是一颗孤独的心啊。
  秋天最后一丝蝉鸣也尽了,最后一瓣落红也飘零了。冷风吹过潇湘馆的屋檐,低声呜咽,只剩下满屋的书卷落了尘土,尘封在岁月深处。自此世间生死相依的恋情都老去了,不堪细嗅,一嗅都是黛玉眼泪的味道。
  潇湘馆里,人未出场,命运已昭然。
其他文献
夏日时分,女孩子们撑着兰舟结伴出游,嬉笑打闹了一路,荡漾开一江碧水。采莲女们含羞带怯地看着出游的贵公子们,躲在莲叶后面窃窃私语,有大胆的便直接向他们抛去莲子,一表情意。  有一叶扁舟似乎格外清寂,与这热闹景象格格不入。舟上的女子眉眼间一抹轻愁,淡如江南烟柳,却又重得似要压沉这叶扁舟。江水清凉,女子伸出纤细的手指放入水中,她试着握了握手,再将手抬出水面,却什么都没握住。  恰似那留不住的良人,鸿雁传
期刊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第一次读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时心里一颤,若非情到深处,断不会有此句。深爱的人分开,开始总是愁怀不展,攒眉千度。即使眉头舒展开来,心间也没有片刻不思念。  这是爱情的温度,说不清道理,一旦爱了便无时不挂怀,想要时刻厮守在一起。而他思念的那个她去采葛、采萧、采艾了,她便和
期刊
“你眉间蹙着朱砂一点,我笔下藏着悱恻千言;案前欲描欲绘丹青厌,楼外又坐辰光一日闲。都说鲜衣怒马正少年,恰逢着花正香月正圆;唱着浮云一梦长安远,把这姹紫嫣红都看遍……”听一曲《丹青厌》,指点着旧江山,今朝把盏笑谈,明日南北离散。纵相聚时短,天涯海角终不忘,那一场挥斥方遒的少年欢。  年年芳草 独青杏尚小  泛泛春风 雨外落花敲  碧天如邀 月华当照  无尘岛 自是年少  —清漪《长留仙山似画人》  
期刊
一到夜晚,摘下面具,看月光清冽,照家徒四壁,只想逃离故土,追寻远方。念出诗篇,唱到流浪,戴复古总是会被想起,当然不是白日为好,不是清醒最妙,没有混沌的人间,又怎会有江湖的味道。  风中酒,花上诗,梦想光耀不穷,现实阴雨绵绵,大约是千年来不断刻在文人骨子里的浪漫与纠缠。天下好似只有两条路,朝天抑或归途,大家都挤破脑袋走走停停,或是无奈回首,戴复古却另辟蹊径,似特立独行的风,浪迹天涯。  念起戴复古的
期刊
夏夏夏芊西  5月7日 17:18来自 微博weibo.com  三两枚古字,五六种排序,便可生出千万种诗情,让人初见惊艳,再见倾心。那些独一无二的名,带着香草气,落在纸上自成一幅优美画卷,唇间低吟又像一首动听的诗。喜欢古风的孩子,谁没有为自己取过诗情画意的名?那些芳名背后,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故事?  宫主扶莙:宫主为职位,因着喜欢“宫”字的美妙舒懒,清雅深韵。我叫扶莙,扶莙就是夫君的意思,夏夏
期刊
在教师办公室接热水,神游天外时水溅到了手上,痛得我“嗷”了一聲。语文老师抬头瞄我一眼,问道:“烫到了?痛不痛?”我感动地答道:“不痛!”他眯眼长叹,“果然不怕开水烫!”(By 君怀袖)  沐九九:嘀~你一定遇到了假老师,鉴定完毕!  叶少,我午休时梦到和你对诗。战况激烈,难分上下,无奈学校铃声响了,我瞬间惊醒。还没比完呢,不服气!快来我梦里,我们再战三百回合!(By 玉无痕)  叶少:好说!山高路
期刊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著名诗人,精通汉文,出身贵胄。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不久称疾辞官,隐于钱塘卖药为生,号“芦花道人”。今人将他的散曲与徐再思的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  那是夜色迷蒙的江南,片片芦苇深处,星辉依偎着水面,映出叠叠斑斓。一个书生弃了手中长篙,斜倚兰舟,饮完壶中最后一滴酒,就着周遭点点萤火入眠。此刻,他面容柔和,身子骨看起来有些柔弱,然而他却
期刊
荒野残垣,云淡风轻。恢宏华丽的宫室在日晒雨淋里剥蚀,雕梁画栋皆褪去往昔的金粉美态,颜色尽改。在时光的无涯里,朱红的端方由黯淡的衰颓取代,曾经光可鉴人的青石宫砖早已葱茏遍布,与它有过交集的人踪影不知。荣辱沉浮如不系之舟,甚至不及角隅的苔痕来得真实清晰。  江山浩瀚,千古君臣,终究不过清梦一场,那些悲欢离合荡气回肠,却也散得那样快。  那时应是暮春时节,繁丽景致已经开始消退。日光映照在他的身上,仿佛有
期刊
致夏芊西:  朱耷的画,一如他的人生,落拓苍凉。他出身皇族,却亦僧亦道。他心有亡国之悲,亦能参禅悟道。饮酒作画、赏文赋诗,他在山间静谧处;焚衣独行、哭笑不止,他是市井疏狂人。他的灵魂终生都在两极游走,他的人生是一道无解的题。写下他,像写下在尘世挣扎的自己。  答绥曳:  谁的灵魂不是在两极游走,像我,日日在勤快与懒惰间作思想斗争,我觉得体内勤快小人儿已死,坟头青烟袅袅,叫着:“别找我写稿。”  人
期刊
孤月寒霜,梦里成痴,纪昀恍惚回到当年。那时斜阳淡淡,余晖倾洒,隔着槐西老屋苍驳的旧窗看过去,有女子自花下款款向他走来。  繁花尽绽芳华,落入眼里,都不如这一笑来得惊艳。他轻轻伸出了手,温柔地靠近那张面孔:蛾眉皓齿,笑容明媚……倏尔光影流转,娇颜蓦地消失不见。他心下一惊,下意识向前抓去,身子便不由自主地跌入无底深渊!猛然惊醒,眼前书页被晚风吹动,竟是熬夜累了,伏案入了梦。  犹记那年春来,绿染枝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