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加强地方教育智库建设,促进区域教育治理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命题.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地方教育智库对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决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治理环境下,地方教育智库需要在转型中强化功能定位,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决策服务能力,进而对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创新发挥出思想引领、决策咨询与专业支持的作用.
【机 构】
:
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合肥23060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 上海20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地方教育智库建设,促进区域教育治理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命题.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地方教育智库对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决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治理环境下,地方教育智库需要在转型中强化功能定位,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决策服务能力,进而对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创新发挥出思想引领、决策咨询与专业支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大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具有巨大的教学改革潜能.需要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维思考,展开想象,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培育能力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升华教材,形象思考,激活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人文素养;在读写结合中大胆创新,丰富想象,强化实践应用,提升综合素养.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注重将个体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紧密融合,着力构建更加贯通、融合和协同发展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其育人目标是:突显生命底色,注重个体安全素养的培养;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国家安全正确认知与责任担当;放眼国际视野,树立和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对安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进行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和协同运行,以全面提升学校安全一体化育人质量.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潮流中,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的作用不言自明.乡村教师编制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关系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影响乡村教师的量与质.通过对标有关乡村教师编制政策发现,当前乡村教师编制政策执行中存在统一编制无区分、失衡和招聘标准过度放宽的执行过度性偏差,落实满额编制中的学科结构、岗位类型的偏离性偏差,执行补编中的有编不补、占编挪编的不及性偏差.其原因主要有政策自身不足、地方政府选择执行、学校落实中的徇情枉法、督导检查中的理喻同情等.针对偏差的表现与原因分析,可采取政策上的创新机制、精
理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回到理论原点,围绕如何理解“育人方式”、为何“改革”普通高中、“改革”重点“改”什么等议题的诠释,探析这一主题蕴藏概念范畴的理论要义.基于现代学校治理的角度审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立足当下境遇,直面政府弱化学校的自主权限且赋予普及攻坚任务完成的重任、学校推进育人改革的基础薄弱且存在路径依赖的育人传统、社会驱动学校育人崇尚升学本位的理念和分数主导的实践等现实挑战.为此,建议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要面向未来,聚焦行政引导,调适政校关系的同时优化普通高中育人规划布局;立足学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