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e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为现代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认真总结并借鉴、吸取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的有利经验,对当下的文化建设大有裨益。
  一、唐: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辉煌的文化成就
  唐代对我国整体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整个大唐帝国的崛起过程中,文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在吸收少数民族强悍生机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基准,呈现出更博大的气象和更恢弘的文化成就。
  唐诗宋词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成就,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首唱,其巅峰时期就是在唐代。此外,在书法、医学、音乐、舞蹈、科学技术方面也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唐朝国力强大,至今仍被人们冠以“盛唐”的名号。经济的兴盛和政治的开明以及其文化氛围上的开放,吸引和感召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唐代以博大的胸怀输出和输入文化,与各方互通交流。
  唐朝实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支持,儒、佛、道三教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发展局面。而且,许多外来宗教,如祆教、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原,并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汇造就了唐朝博大的文化成就。
  二、宋:民族文化的碰撞与文化禁锢的放宽
  如果说唐代是农耕文明的顶端,那么宋代就是整个农耕文明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宋代占了三项,分别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唐代的文化气象以恢弘和博大而著称,宋代则是精致和多彩。多民族文化的碰撞,杰出人物的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的大放异彩都是宋代文化的特点。
  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十分璀璨的成就,唐诗宋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瑰宝。而且,词的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风格特色都有突出发展。
  宋代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宋太祖有不杀言官的诺言,让谏官敢于说话。在宋代,文化传播的渠道空前发达,全社会的文化氛围浓厚,市井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相互融合,各种文化娱乐方式普及到了乡村。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言论自由和文化繁荣成为宋代文化环境的基本特征。
  三、传统文化气象对目前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借鉴意義
  (一)政治上的宽松主义
  相对于其他封建王朝,唐代文化和政治上的宽松和开放是显而易见的,三教鼎立的氛围树立了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同时,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完善和发展,通过科举制度,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够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而且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大有裨益。在唐代,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入仕的途径,这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大批出身寒门、社会底层的人才进入了文化界,使得文化的影响范围扩大,从宫廷走向市井、边关。政治上的开明和宽松营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使得唐代文人有了更广阔的胸襟和气度,有了更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更远大的抱负、志向,创造出了恢弘的文化气象。
  宋代也是如此。宋代强调以仁治国,尊重人才、优待儒士;倡导文治;兴学设教,重文抑武,“兴文教,抑武事”是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在宋代,也提倡儒、释、道三教并重,各取所长,思想解放、学术活跃。由于宋代是几个政权同时并存,天下没有一个大一统的专制政权,没有对士人的高压暴政,文化的禁锢相对要松一些,这为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可能。宋太祖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唐宋两代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宋代“取士不问家世”,这就给天下人提供了最广泛地接触文化和教育机会。宋代所采取的这些对文人和文化的宽松政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使文人士大夫阶层免除了后顾之忧,思想独立、解放,从而为文化的发展解除了桎梏,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广阔的空间。
  (二)开放的心胸
  唐代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影响力更多的来自于其文化上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与整个唐王朝所展示出来的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这种开放的心胸,才使得在唐代,文化可以吸收各家之长。来自古印度的歌舞、音乐、医药学、绘画和天文学对我国相应领域的提升和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交流对于文化的互补与多样化、文学的多元化、多个领域的延展和纵深,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不仅唐代如此,宋朝也是如此。宋朝与朝鲜、日本的交流十分密切,而且积极向他们学习中土没有的技艺,并且和北非、东非以及周边国家进行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宋朝,人们从阿拉伯的历算、代数、几何和三角等成果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为宋代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养料。在宗教问题上,宋朝和唐朝一样,采取了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在宗教这种本体论上的开放心胸对各个门派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标识作用,并为文化的整体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强大国力的基础性作用
  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唐初采取的各项政策使其经济社会运行很快得以恢复并得到迅速发展。在唐代,诸多产业,比如造纸业、制糖业、制茶业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唐三彩至今仍享誉世界。强大的国力为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唐代中后期,明州、昇州是南方的造船中心,能造出长二十余丈、可乘载六七百人的远洋海船,为通过水路进行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宋朝的经济实力比唐朝更为强大,而且,得益于指南针的发明,宋代的对外贸易和海上运输非常频繁,绘画艺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印刷术的推广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唐宋两朝的情况,充分证明了一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没有硬实力支撑的软实力是虚空的,没有强大国力做基础的文化建设是薄弱的。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对各邻邦国家构成吸引力,不会让其他国家折服。
  总的来看,我国的大部分历史呈现出一个多文化融合的情形,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华民族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丢失自己文化的主体性,而是将各种外来文化包容吸收,并加以改造和创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是保留民族精神的根本方法,只有保持了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才能形成全民族团结奋发的精神力量和拼搏进取的实践合力。这一点在如今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加以重视并借鉴。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2019年1月16日,河南省政協十二届二次会议中共组认真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室外寒风凛凛、滴水成冰,却挡不住委员们为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高涨热情。委员们围绕《报告》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报告》文风朴实,内容丰富,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站位很高,思路很清,目标很
期刊
2019年1月15日上午,一个普通的冬日,寒风凛冽,郑州市的中小学生们正在进行期末考试,而在河南省政协委员住地的宾馆内,出席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头一天河南省政协主席刘伟所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国玉所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期刊
千紅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河南“两会”的胜利召开,不仅是关乎河南的大事,也是基层干部群众每年热切期盼的盛会。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虽身份各不相同,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期待“两会”能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大改善。一字一句,既凝结祝愿,也凝聚信心。  2019年河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严格落实市县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确保14个国定贫困县
期刊
2018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里,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19年河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习近平
期刊
今年,河南“兩会”首次开设“代表委员通道”。  1月19日上午,河南省人民会堂北侧大厅,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来自农业、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政协委员集中接受媒体采访,拉近了委员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人民政协“众人的事众人议,大家的事一起商量办”的协商民主氛围。  “这条通道通往民心,通达民意!”政协委员纷纷为这个创新点赞。  当天上午,本刊记者约见了其中两位走“委员
期刊
把最后一个箱子的物品整理完毕时,仿佛已掏空了所有气力,就这样,我瘫坐在新的办公室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窗外陌生的风景。这里有设计新颖、充满现代化感的写字楼,有静谧、潺潺的七里河,也有三三两两在河畔漫步的行人,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安静美好,但总觉得了少了些什么。当同事问起,新一期杂志的地址是否要更改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少了“见证”。而那个见证了我成长的北林路16号,此刻,我要正式地与它告别了。  第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南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而不懈奋斗。  河南“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校企合作、提升地方高职院校发展能力专访了河南省政协委员、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合行。  《决策探索》:您好
期刊
【摘要】国家自2012年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后,目前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本文基于提升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软实力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措施  城乡一体化即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
期刊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如何使其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做到“习而不察”,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就由此着手,结合相关调研活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生根,与民同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茶馆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武器  1.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深刻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西方国家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对我国的主
期刊
【摘要】近年来,患精神障碍的高校学生人数日趋增加,双向情感障碍作为精神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本文通过总结此类案例说明了其发病根源,还原了案例处理流程,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面具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心理压力若得不到合理的疏导与释放,容易诱发心理疾病。近年来,患精神障碍的大学生人数日趋增加,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