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学好同类的新知识,就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铺垫。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日积月累,反复的阅读所学的课文,提高语感也能增加词汇的记忆量。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教学导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本文以初中英语为例,来阐述初中英文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导入;作用;方法
引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同时,也有大量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成功课堂教学的保证,而合适的教学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或者其他辅助教学资料,拉开课堂序幕。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课堂导入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一)安定學生情绪
初中生还是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课间休息时往往都嬉戏打闹,上课铃响后才匆忙跑回教室,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时间让学生安定下来,而课堂导入则是比较好的安定学生情绪的方法。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如多媒体资料,小故事等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课堂导入。新奇的观点,风趣的语言或者精彩生动的小视频都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平复情绪,将思维转到学习内容上。
(二)明确教学目的
目的是帮助学生良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目的性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之一。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有效的利用课堂导入时间,在导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本堂课教学目标。当学生的心绪平复且思维已经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讲明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恒心。
(三)确定全课基调
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课堂导入就是这样的作用,导入语的语境,情感等都可以奠定整个课堂的基调,从而带动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但课堂导入一定要语言简洁,中心明确,最好能直接揭示本堂课主旨,包含要讲授内容的情感基调以及语调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实现了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充分发挥了课堂导入的效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开展[1]。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兴趣式导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兴趣导入教学,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的学更为轻松有效。为保证导入教学的趣味性,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等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My everyday life”一课时,本文的主题是介绍日常生活,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英文歌曲“Everyday life”。在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感受演唱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回想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平静心绪,迅速转变思维投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老师忽略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一上课就进入课堂内容“What’s the weather like?”的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极有可能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悬念导入
好奇心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特点,老师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进行适当的课堂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兼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富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Whose bag is this?”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文具用品,整齐地排列在讲台上,同时在每件文具用品上都贴上姓名贴,在谈论到书包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自然地提问“Whose bag is this?”。每天都见面的同学之间,对同学的书包或多或少都有点认识,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组讨论并归纳出组员书包的特征,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三)从生活实际导入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且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也来源于其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和分析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课堂导入论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的课堂导入问题能有效帮助学生激活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的进入学习。由于课堂问题设计贴近初中生的生活,所以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例如,“My teacher and my friends”的学习,老师和朋友是初中生每天都有接触到的,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导入环节用5分钟左右时间,简单的谈谈在求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和自己的好朋友,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容易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2]。
结语
综上所述,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而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的舞台,学习则是舞台上正在表演的节目,要想获得表演的圆满成功,就离不开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课堂导入好比如节目的旋律,是表演者成功演出的基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碧芳.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8,018(012):47-49.
[2] 宋翠娥.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8):143-145.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导入;作用;方法
引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同时,也有大量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成功课堂教学的保证,而合适的教学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或者其他辅助教学资料,拉开课堂序幕。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课堂导入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一)安定學生情绪
初中生还是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课间休息时往往都嬉戏打闹,上课铃响后才匆忙跑回教室,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时间让学生安定下来,而课堂导入则是比较好的安定学生情绪的方法。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如多媒体资料,小故事等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课堂导入。新奇的观点,风趣的语言或者精彩生动的小视频都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平复情绪,将思维转到学习内容上。
(二)明确教学目的
目的是帮助学生良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目的性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之一。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有效的利用课堂导入时间,在导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本堂课教学目标。当学生的心绪平复且思维已经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讲明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恒心。
(三)确定全课基调
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课堂导入就是这样的作用,导入语的语境,情感等都可以奠定整个课堂的基调,从而带动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但课堂导入一定要语言简洁,中心明确,最好能直接揭示本堂课主旨,包含要讲授内容的情感基调以及语调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实现了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充分发挥了课堂导入的效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开展[1]。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兴趣式导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兴趣导入教学,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的学更为轻松有效。为保证导入教学的趣味性,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等开展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My everyday life”一课时,本文的主题是介绍日常生活,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英文歌曲“Everyday life”。在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感受演唱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回想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平静心绪,迅速转变思维投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老师忽略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一上课就进入课堂内容“What’s the weather like?”的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极有可能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悬念导入
好奇心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特点,老师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进行适当的课堂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兼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富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Whose bag is this?”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文具用品,整齐地排列在讲台上,同时在每件文具用品上都贴上姓名贴,在谈论到书包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自然地提问“Whose bag is this?”。每天都见面的同学之间,对同学的书包或多或少都有点认识,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组讨论并归纳出组员书包的特征,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三)从生活实际导入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且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也来源于其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和分析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课堂导入论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的课堂导入问题能有效帮助学生激活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的进入学习。由于课堂问题设计贴近初中生的生活,所以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例如,“My teacher and my friends”的学习,老师和朋友是初中生每天都有接触到的,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导入环节用5分钟左右时间,简单的谈谈在求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和自己的好朋友,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容易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2]。
结语
综上所述,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而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的舞台,学习则是舞台上正在表演的节目,要想获得表演的圆满成功,就离不开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课堂导入好比如节目的旋律,是表演者成功演出的基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碧芳.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8,018(012):47-49.
[2] 宋翠娥.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