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稳步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绘画成了少年儿童必须掌握的一门比较热门的课程。电脑绘画教学在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能进一步地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然而,由于长期“重视临摹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在指导学生电脑绘画方面,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①学生电脑绘画运用的是“依样葫芦”式的思维定势,或“七巧板拼组”式的思维模式,其过程中缺乏人机对话,学生没有情感渗透,没有个性参与,电脑仅仅被视为辅助工具而已;②用成人化的模仿或仿真教学,替代小学生的美术启蒙教学,封闭了儿童的自由表现和创造性活动,抑制了儿童模仿本能和创造才能的启蒙与发展,电脑绘画缺乏生机勃勃的儿童精神。
美术教学是一种个体的生命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电脑绘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课改实践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引导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精神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品质和精神、发展创造性才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选择让儿童自由表现自己个性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创造性的稚拙天真、富有魅力的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意愿,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欲望,以及自信和勇敢的创造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在学生电脑绘画之前,我总是先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画什么“和”为什么画“的问题上。美术课上,我经常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生活,体验生活,或表达对生活的赞美,或表达对生活的批评,或表达对生活的愿望,或表达对生活的创意,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渗透思想,注入情感,永远保持画意的鲜活,使绘画充满儿童精神。
二、放飞心灵,激活学生绘画的思维和想象
电脑是人类的智力工具。因此,电脑绘画教学才被用来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美术课上,我总把玩电脑、学绘画当作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在美术课上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美术教师只有和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发挥想象才能和创造精神,运用新奇的表现形式,以独创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如我在上《我和昆虫》这一课时,准备了有关昆虫的录像,先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不同种类、形状、颜色以及它们的特殊本领。有了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做基础,学生便可以带着新鲜感进入最佳的作画状态。绘画中,同学们一个个放飞心灵,畅游于五彩斑斓、怪异独特的心灵幻境之中,灵活地通过画布选定进行画面构图,巧妙地利用各种基本形体,通过工具栏中的铅笔、橡皮、刷子等对事物作局部刻画、对画面进行修改,并从颜色盒中获取不同的色彩系列,在一幅画中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看着一幅幅幼稚的、天真的、抽象的、浪漫的画面,我打心底里喜欢眼前的这群“天才”的“艺术家”。
三、互动述画,感受电脑绘画的过程和内容
绘画和语言一样,都是儿童表达思想的工具。继电脑绘画以后,引导学生述画,顺应了儿童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的需要。互动述画,能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创作经验和审美经验,在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融合他人的画面构思、形象特征以及电脑创意等优点,加深对电脑绘画过程和内容的感受。通过述画,也会启发联想,感染情感,幻想意境,促进儿童智育的发展,提高语言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我经常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述画:①讲述构图过程:介绍是怎样整体布局、局部调整的,包括电脑的一些技术性操作等;②讲述故事情节:展开说说画面的人物(或动物)故事,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局如何;③讲述诗情画意:讲讲画面所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营造的氛围、幻想的意境,等等。为鼓励学生述画,我还专门制作了电子奖品发入他们的邮箱,深受他们的喜爱,更加激发了他们述画和创作的热情。
美术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电脑绘画融合了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增强了学生绘画的兴趣。由于儿童思维具有具体的形象性和浓厚的情趣色彩,小学美术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表现鲜明、生动、直观的印象时,能够无拘无束地反映自己的认识,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创作理念,在生活中发现美术创作的资源,在绘画中发掘潜在的智能,才能通过画面显露出学生的聪慧与才能、灵感与创造、精神与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美术教学是一种个体的生命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电脑绘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课改实践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引导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精神
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品质和精神、发展创造性才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选择让儿童自由表现自己个性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创造性的稚拙天真、富有魅力的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意愿,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欲望,以及自信和勇敢的创造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在学生电脑绘画之前,我总是先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画什么“和”为什么画“的问题上。美术课上,我经常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生活,体验生活,或表达对生活的赞美,或表达对生活的批评,或表达对生活的愿望,或表达对生活的创意,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渗透思想,注入情感,永远保持画意的鲜活,使绘画充满儿童精神。
二、放飞心灵,激活学生绘画的思维和想象
电脑是人类的智力工具。因此,电脑绘画教学才被用来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美术课上,我总把玩电脑、学绘画当作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在美术课上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美术教师只有和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发挥想象才能和创造精神,运用新奇的表现形式,以独创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如我在上《我和昆虫》这一课时,准备了有关昆虫的录像,先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不同种类、形状、颜色以及它们的特殊本领。有了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做基础,学生便可以带着新鲜感进入最佳的作画状态。绘画中,同学们一个个放飞心灵,畅游于五彩斑斓、怪异独特的心灵幻境之中,灵活地通过画布选定进行画面构图,巧妙地利用各种基本形体,通过工具栏中的铅笔、橡皮、刷子等对事物作局部刻画、对画面进行修改,并从颜色盒中获取不同的色彩系列,在一幅画中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看着一幅幅幼稚的、天真的、抽象的、浪漫的画面,我打心底里喜欢眼前的这群“天才”的“艺术家”。
三、互动述画,感受电脑绘画的过程和内容
绘画和语言一样,都是儿童表达思想的工具。继电脑绘画以后,引导学生述画,顺应了儿童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的需要。互动述画,能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创作经验和审美经验,在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融合他人的画面构思、形象特征以及电脑创意等优点,加深对电脑绘画过程和内容的感受。通过述画,也会启发联想,感染情感,幻想意境,促进儿童智育的发展,提高语言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我经常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述画:①讲述构图过程:介绍是怎样整体布局、局部调整的,包括电脑的一些技术性操作等;②讲述故事情节:展开说说画面的人物(或动物)故事,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局如何;③讲述诗情画意:讲讲画面所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营造的氛围、幻想的意境,等等。为鼓励学生述画,我还专门制作了电子奖品发入他们的邮箱,深受他们的喜爱,更加激发了他们述画和创作的热情。
美术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电脑绘画融合了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增强了学生绘画的兴趣。由于儿童思维具有具体的形象性和浓厚的情趣色彩,小学美术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表现鲜明、生动、直观的印象时,能够无拘无束地反映自己的认识,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创作理念,在生活中发现美术创作的资源,在绘画中发掘潜在的智能,才能通过画面显露出学生的聪慧与才能、灵感与创造、精神与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