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来源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huil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28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在北京裕龙酒店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广西大学赵跃宇教授、副主编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宝音贺西教授等23位编委专家和编辑部主要工作人员等. 本次会议由主编赵跃宇教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赵跃宇教授代表第三届编委会和编辑部向与会的新一届编委专家做学报工作汇报、第四届编委专家自我介绍、新一届编委会研讨《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未来发展方向和主要工作计划.
其他文献
利用近40年(1971-2010年)西藏高原积雪日数资料,分析了西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藏东北部、南部边缘地区积雪较多,年积雪日数在60d以上。近40年来,西部和东南部积雪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除东南部各站、聂拉木和昌都积雪日数减少明显,聂拉木减幅最大,达到-9.2d/10a,其它各站地区积雪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西藏各区域积雪日数出现了准2年、准4年、准8年、准14年和准17~18年
2012年6月28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公布了2011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期刊8281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196种(大陆143种;台湾37种;香港16种)。JCR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国际地理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6月15日至6月17日在台湾花莲东华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防灾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花莲分局、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协办;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永续资源与防灾研究中心承办。本
杨逸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科学事业。1959-1998年他前后20余次到青藏高原考察,其中二次在喜玛拉雅山库拉岗日峰和南迦巴瓦峰参加登
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克里福德、吉尔·瓦伦丁等编著的《当代地理学方法》(Key Methods in Geography)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了。该书由张百平、孙然好等翻译、蔡运龙校对。全书共计4编30章,全面介绍、解读和分析了当代地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供地理学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科整体进步,学科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完善、方法的突破和新技术的引入。其中,
葛全胜等编著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由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书90余万字,共分12章,"试图采百家之言,究内在机理,精细描述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见《自序》),是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和推陈出新,是中国气候史研究最新成果。拜读之余,受益良多,兹略述一二,与大家共享,藉以求教是书著者。1全球化视野下鸟瞰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历史上,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气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匡文慧博士撰写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信息数字重建、分析与模拟》(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专著在科学出版社于2012年4月出版发行。全书以大16开本图文并茂形式全彩色印刷。先睹为快,该书选题新颖,章节逻辑结构设计严密合理,集方法学体系与地学知识规律挖掘于一体,是一本值得研读的科学专著。全球与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2012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均首超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个学科已经发展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脉络。一个脉络接受经济学对“经济”的定义,专注于
2012年9月10日是南京师范大学110年校庆的日子,为了迎接110周年校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了一套系列丛书——《随园大家》,其中有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高觉敷、李旭旦、唐圭璋、傅抱石、徐悲鸿。其中关于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的人物传记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任院长沙润教授等撰写,于2012年8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以传主李旭旦这个人物成长的时间为顺序,空间活动为背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