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选举前后的情况可明显看出,韩国选民如今真正把经济问题放到核心考量,而北南关系问题则被边缘化。
上一次他们选择李明博而非朴槿惠,是因为“汉江奇迹”(身为时任首尔市长的李明博,显然比从未担任地方行政职务的“朴正熙女儿”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词)。
此次他们选择朴槿惠而非文在寅,同样是因为“汉江奇迹”(文在寅的地方政治阅历同样无优势,且跟“汉江奇迹”更风马牛不相及)。朴槿惠当选后的首要挑战,自然也在经济层面。
“不排除和金正恩会谈”
几十年来,韩国一直以5%以上的高速增长,但近年来下滑明显,今年GDP增速可能只勉强超过2%。朴槿惠和财团关系良好,若能切实兑现其减税、放松管制以刺激经济发展、扶植中小企业和鼓励创新等诺言,并真正把“去财阀化”、“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社会福利”这“三大核心课题”做好(或至少做好其中一两项),就能赢得广泛支持,使其今后的政令推行变得更便捷。
“乱世之民易治”,在低增长、高失业基础上获得经济进步,显然要比在“汉江奇迹”上更上一层楼,要容易得多。
如前所言,朴槿惠既不赞同李明博和朝鲜对立的政策,也不赞成金大中、卢武铉的“阳光政策”。她上任之初一方面强调“安全”,另一方面又强调改善北南关系,甚至表示“不排除和金正恩会谈”。这可能更符合韩国选民的意愿,即李明博的政策需要改变,但不能操之过急。预计她就职后会首先恢复一些人道主义援助和双边接触、交流,但步伐不会很快。
李明博的强硬对朝政策做得太过火,停止几乎所有人道援助和经济项目并未获得他所预期的效果,即朝鲜放弃核武器。而他大谈“统一必然性”,认定朝鲜将很快崩溃并投入韩国怀抱,结果却是被逼入墙角的朝鲜转而大幅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并加快核计划和火箭计划实施步伐。这让韩国人感到失落。李明博十分亲美,任期5年间7次访问美国,却在卸任前因“无法了解并影响朝鲜事务”而受到美国批评,对此同样亲美的朴槿惠会更加小心行事。
许多观察家认为,朴槿惠有“女性特有的耐心和柔和”,和朝鲜打交道会相对容易。而她有一个亲美的父亲,本人又喜爱中国文化且精通中文,这或许会更方便她和美、中两个关键性大国打交道。
在4个大国间玩平衡不轻松
但她的局限性同样不少。
在内政和经济方面,朴槿惠尽管提出“三大核心课题”,但其本人来自大家族,且其上台受到财阀的支持,身边也布满财阀代言人,她的党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财阀代理组织。
因此,法国《费加罗报》预言,其“经济民主化”的愿望几乎不可能实现,在经济上“带不来任何新东西”。而英国路透社更指出,三星、现代等财团“如今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朴槿惠当选了”。她提出的延长托儿时间、增加每个家庭第三个孩子的福利等等改革措施,则或意义不大,或可能产生副作用,效果尚待观察。至于就业和经济提速,在当前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则恐更非易事。
北南关系方面,尽管朴槿惠会避免主动挑衅朝鲜。但许多国际观察家认为,这实际上无济于事。例如,韩国国民大学朝鲜问题专家安德烈·兰科夫等人认为,朝鲜“将静观几个月,倘朴槿惠给他们发红包则万事大吉,否则就会看到朝鲜人的主动挑衅”,届时一切问题仍避无可避。且朝鲜半岛的问题涉及大国间博弈,美、中、日、俄4个大国的大使在她当选当天就和她接触,这表明各大国都对韩国新政府将如何处理地缘政治问题、界定和邻国间关系十分关心。
韩国如何在各大国、尤其传统盟友美国和崛起中的中国间保持平衡,将是个不轻松的任务。
个人素质和形象方面,她也有不少硬伤。
此次选举她虽获得历史性高票,但对手文在寅支持率也非常高,两人差距不大,这表明韩国国民对她、对朴正熙和“汉江奇迹”存在认知割裂。且文在寅最后关头成功动员大量中青年选民投票,不仅将投票率拉到75.8%,而且让以往不热心选举的中青年人踊跃参选。这些人更有活力和热情,朴槿惠如不能很快得到他们的谅解,今后将动辄得咎。
至今,在公开场合,她不肯批评其父的军事政变和高压统治。在注重亲情的韩国社会,这得罪了当年朴正熙军事统治受害者的子弟亲朋。在韩国,老一辈人沉浸于“汉江奇迹”,并将之归功于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而年轻人则在新时代教育下对当年的军人高压统治十分反感,对被镇压的学生、民众充满同情。在前一部分人心目中,朴是其能干父亲的化身,而在后一部分人眼里,她永远是独裁者的女儿,这种二元对立将贯穿她整个任期。
她注重个人形象,热衷于演讲、造势、拜票,握手握到受伤。但正如《时代》亚洲版副主编艾米丽·劳哈拉所言,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她表现得“礼貌但矜持”,亲民姿态十足,但实质性基层接触却有限,更很少直接和基层选民问答互动。给人的感觉是,她的形象“是被严格控制塑造的”。
许多韩国年轻女性指出,她自称女权主义者,可很少以女性身份走到女权运动中心。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的支持者很多是认同男尊女卑观念的保守派和老年人。还有人说,朴槿惠尽管痴迷于演讲,但演讲中通常照本宣科,念记在笔记本上的别人草拟的现成讲稿,以至于有“笔记本公主”的戏称。也许当选后,她得试着学会自己拟稿和脱稿演讲了。
韩国和美国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是韩国的保护国,但韩国人对美国不仅有感激,也有对其霸道政策的不满和反感。李明博以亲美著称,任期5年竟7访美国,却在卸任前因“无法了解并影响朝鲜事务”而受到美国批评。朴槿惠恐怕也不会因为有个“亲美的爹”而被另眼相看。
我的初恋可能就是赵子龙吧
朴槿惠受父母影响,十分熟悉中国文化,甚至曾戏称自己的初恋是《三国演义》里的赵子龙,“每次他出场我都会心跳”。朴槿惠甚至能流利地讲汉语,尤其钦佩哲人冯友兰。她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 朴槿惠曾经获得台湾文化大学名誉文化博士称号。去年11月,作为大国家党前代表的朴槿惠应邀访华,显示出“流利顺畅”的汉语实力。
朴槿惠有此一说
“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已经出现了女总理、女总统,韩国为什么不行?”
她创造五项韩国第一
第一位女总统
第一位第2代的总统(父女总统)
第一位未婚的总统
第一位得票率过半数的总统
第一位主修工程学出身的总统
她们站在权力巅峰

安格拉·默克尔
1954年7月,她生于汉堡市。她是一位来自德国东部的女博士,在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在短短的15年中,一举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2012年12月4日,在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全国党代会上以近98%的得票率再次当选主席。
迪尔玛·罗塞夫
1947年出生于巴西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岁时,她参加地下党,反对当时的军事独裁统治,在狱中度过3年。2010年10月31日,罗塞夫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她曾有过两次婚姻,育有一女。

莉娅·艾琳·吉拉德
1961年9月,生于英国威尔士格拉摩根山谷的小镇巴瑞,墨尔本大学法律和文学双学士学位毕业。2010年6月24日,朱莉娅·吉拉德当选为澳大利亚新任总理,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吉拉德在个人生活上无暇自顾,至今未婚。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
她的丈夫为前总统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就任前为阿根廷第一夫人,是阿根廷继伊莎贝尔·庇隆之后的第二位女性总统,也是阿根廷第一位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女总统。克里斯蒂娜也是南美地区的第二位女总统。2011年10月23日,克里斯蒂娜以绝对优势获胜,赢得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