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生校园舞蹈题材的选择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舞蹈编导,要有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才能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只有能够超出常人去发现生活素材的人才能成为“大师”,才能创作出更加深入人心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让人耳目一新?什么样的题材才能让人发人深省?其中,“选材”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此次参赛的舞蹈节目,有反映社会现象的,有表现青春活力的,有展现风土民情的,有讲述校园生活的,有反映民族大义的,等等,透过对此次比赛对各类题材作品的分析,笔者总结出校园舞蹈创编选材的几点建议。
  一、校园舞蹈题材的选择应朝气蓬勃、追逐梦想
  中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奋进向上的思想,这种旺盛的生命力与舞蹈恰好可以融合在一起,在音乐的律动中,感受舞蹈的激情与魅力,让全世界感受到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伦教中学《奔跑吧,少年》等,都通过现代舞、当代舞、古典舞、国标舞等不同语汇,展示出了同一个主题思想——青春活力。这种类型的作品在校园舞蹈中是颇受欢迎的题材,符合中学生的喜好,动作的创编多与街舞、爵士舞、啦啦操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对动作的技术性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舞步也能够调动现场的气氛。
  除了青春活力,校园舞蹈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追梦”,此次比赛也涌现了一批“怀揣梦想,追求梦想”的舞蹈作品,容里中学表演的《课间幻想曲》、顺德一中《望》、顺德一中德胜学校《游学少年》《我是一只小小小鸟》等,他们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追梦”之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正如作品《奔跑吧,少年》所传达的精神——坚持不懈,勇往直前。通过作品也向当代青少年传递了正能量,唤起了青少年对梦想的追逐。
   总而言之,在面对非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创编时,笔者认为在动作的创编中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在愉快中成长。在舞蹈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下,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起到培养学生的审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进而陶冶情操,规范行为,指导人生的作用。
  二、校园舞蹈题材的选择应结合专业、展现自我
  与其他中小学舞蹈题材不同的是,中职类学校舞蹈选材更为多样化。由于不同的专业设置,也为校园舞蹈创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但是舞蹈创作有了多样的素材还远远不够,现实状态的“可舞性”,并非就一定能转换成舞蹈语言,因为要把符合专业要求的语言转换成一个舞蹈作品,就必须要经过一个“选择、加工、提炼、组织”的创作过程。这就需要舞蹈编导深入专业领域后进行艺术再创作。
  此次比赛也出现了多个这样的作品,如:郑敬怡职业技术学校表演的《流金岁月》,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学校的珠宝设计专业,整个节目展现了一个珠宝世家的世代传承,节目撷取和提炼了珠宝打磨工作中最真实、最为生动的画面,去表现工人们真实情感和思想状态,还原了工作中最为真实的生活。节目动作的选择也颇为准确,街舞元素的动作与道具配合得天衣无缝,节目的构思与编排让人耳目一新。均安职业技术学校的《别出心裁》,结合该校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专业进行创作,节目通过表现一群怀揣梦想的服装设计师,利用手中的剪刀,裁出一套套漂亮的服装,最后以服装呈现在模特身上为主题,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服装设计师怀梦——追梦——圆梦的艰辛历程,颇具教育意义。
   从以上两个节目,我们不难发现,职校舞蹈的选材突出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生活方式,展示了校园与社会、青年与梦想的关系,增加了舞蹈内容的丰富性,让专业知识通过艺术的方式传播开来,同时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从而使自身的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和完善。
  三、校园舞蹈题材的选择应关注社会、贴近生活
  近几年来,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遍地开花。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因贴近现实、表现现实、反映现实,激励和鞭策人们奋发向上、鞭挞社会丑恶而让人深思。因此,现实题材的作品也让人们更易接受和关注,作品所赋予的时代感也更能让人产生共鸣。华侨中学的作品《校园的一天》再现了住校中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时那五味杂陈的情感,既有着相对独立的生活憧憬,又有着对家的不舍,通过作品让社会更加真实地了解中职学生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如果能够把现实当中的“真、善、美”“丑与恶”“亲情、友情、爱情”融会成一个个“黄金点”发挥到极致,那么,这个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将令人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这是对个人世界观的升华,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对于当今的青年一代,正需要这类作品提升社会意识感、责任感。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的作品《最熟悉的陌生人》反映的是在大城市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生活中出现了群“手指党”,他们每天“忙”于刷微博、上qq、发微信而忽略了身边最关爱自己的父母,也把最爱自己的人变成最为熟悉的陌生人。这部作品是少有反映学生与家庭之间关于“爱”的主题的优秀作品,其实,生活到处都充满爱,只不过是很多人没有发现。艺术的本身就是传递真情实感,这些作品对情感的捕捉让当代青年感受到爱的伟大与温暖的同时,也净化了心灵。现实题材的舞蹈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现实教育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反映当代现实题材的舞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力度。
  四、校园舞蹈题材的选择应体现民俗风情、回归传统
  民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各有特點,各有风采,它就像山野里的一朵花,一朵代表着生命力的花。某著名舞蹈评论家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谈到,创作民族民间传统舞蹈要充分考虑三个要素:一是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征;二是鲜明的地域特色;三是将时代内涵融入作品中去。
  例如,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作品《渔舟唱“惋”》表现的是顺德水乡风情,用“惋”字点明环境污染警醒世人环保的重要性。这个舞蹈主要是通过表现当地顺德渔民生活,利用渔网、鱼篓等工具,加上咸水歌的音乐元素,体现渔民出海捕鱼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最后没有捕到鱼,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丰华中学的学习作品《万泉河水》,以《红色娘子军》中的著名舞段《斗笠舞》为素材,进行了新的创作。舞蹈将原本舞段中人手一个的斗笠,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这个可以将所有舞者囊括其下的大斗笠,不仅具有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富有着“团结、圆满”的形式意味。整个舞蹈构图画面点线面交叉组合,形式美感极强,很好地演绎出黎家姑娘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把黎族风格的舞蹈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小学创编本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不但有利于中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更加有利于让学生领略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风采,也传达出个民族幸福安康的讯息。
   通过此次比赛可以看出,校园舞蹈创作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代,那些与青少年的生活、专业相结合的舞蹈,能表现年轻一代的青春活力,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成为了此次比赛的最大亮点,也为校园舞蹈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盏指明灯。作为身在一线的校园舞蹈老师,我们必须有一双“心灵的眼睛”,一双能穿透生活表层去洞察内在动因的眼睛,从平日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中吸取养分,“优中选优”,提炼出“独具匠心”,适合校园舞蹈编排的舞蹈题材,编排出“风格独特”舞蹈语汇,创作出反映当代青少年积极、向上、创新、进取的时代风貌的校园舞蹈作品。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1954年11月30日,34岁的美国妇女安妮在位于美国亚拉巴马州锡拉科加的家中沙发上打盹时,突然被一次猛烈颠簸和一阵剧痛弄醒,由此成为已知被陨石砸伤的第一人。非常低的概率  当天下午2点46分,这个大约7.7千克重、具有超过45亿年历史的陨石像一颗炮弹一样击穿安妮家的屋顶,砸在她家的大型落地式收音机上,再弹到她身上,在她身体左侧造成一大块伤痕。  科学家估计,人被陨石砸中的概率很低,比同时遭遇龙卷
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你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其实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    作者简介:夏爵生  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中国少年科学院答辩专家。从事教学工作40年,致力于学校德育和科技教育研究。指导的科技作品中100多件获各级大奖;独著发行《铸魂》一书;编写《科技创新》《生活教育》等教材。 
近日。科學家分析人类和动物细胞中乳头瘤病毒和多瘤病毒的遗传材料(以环状DNA形式存在)后发现,其中许多环状DNA序列既不是来自这两类病毒,也不属于任何有记录的已知病毒。科学家从中鉴定出了2514种新病毒,其中大多数属于已知病毒门类,但有609种和任何已知病毒都不类似。  在这些新发现的病毒中,有些病毒可能十分危险。例如,科学家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超过100种人类指环病毒。虽然这种病毒没有引起人类疾病
近日,考古學家在乌克兰科斯滕基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圆形阵。它由51块猛犸象下颚骨、64块猛犸象颅骨和少量驯鹿、马、熊、狼、狐狸、北极狐的骨骼构成。圆形阵可能是当时生活在此的古人类的居所。考古学家还在圆形阵中发现了一些已经碳化的植物,这表明当时生活在那里的古人类已经学会用火取暖或加工食物。科斯滕基圆形阵建于2.3万~1.8万年前,当时地球正处于严寒的冰期,冬季漫长且寒冷,气温多在-20℃以下。考
在喜马拉雅山海拔4000~4500米的地区,生活着一种奇异植物——塔黄。这种植物在生命的前六年时间里外形和白菜一樣,紧贴地面生长。但到了第七年,塔黄会突然开始向天空生长,长出1~2米高的塔状花序。花序被层层包裹在一片片苞片中,就如同置身温室。  “温室”有利于保持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科学家还在塔黄的苞片中发现了槲皮素和多种类黄酮,这些物质能够有效地阻断紫外线辐射。苞片既能保护花粉不受紫外线破坏,也能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生物是指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基因改造技术已经问世了几十年。如果要创造有特定特点的动物或植物,那么基因改造是最有效和最迅捷的方法。基因改造能实现对DNA序列的精确定位改造。因为DNA基本上包含决定着整个生物体的蓝图,所以对DNA的改变也就改变了生物体的某些功能。这一点只有通过过去40年来研发的基因改造技术才能做到,这些技术能直接操纵D
动物进化出了一些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如鹰的夜视能力,蛾子在空气中嗅闻微弱气味的能力,鲸类动物向千里之外的同伴传播声音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所不具备的。动物的这些能力是在自然选择的巨大压力下逐渐进化而来的。当一种捕食动物进化出了一种新的捕猎能力时,一些被猎者也会在残酷生存竞争中进化出相应的对抗能力,其中一些杰出的能力渐渐在遗传基因中固定下来,成为动物特有的超感能力。    触觉  大多数哺乳
科学家不断地向海洋深处进军,探索这个对人类来说至今仍然神秘莫则的地方。  珊瑚群落是—种色彩缤纷、充满生命活力的海洋生态系统,大多数珊瑚生长在阳光照射的热带海洋水域,那些美丽且容易被发现的浅水珊瑚为人们所喜爱,也是科学家最为熟悉的;相比之下,深海珊胡生生在冰浪黑暗的海底深渊,人们通常无缘观赏到它们的美丽,科学家对它们的探索研究也极其艰难且花费昂贵。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对深海珊瑚的研究只限于渔
一、前言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圣人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國传统文化的核心。礼仪是发自内心地对人的尊重和友爱,是一个人文明和道德修养程度的标志。加强文明礼仪修养教育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自制力较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能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的话,容易造成他们在社交过程中、在校园生活中不能尊己爱人,出现了种种有失礼仪的行为。笔者通过对广东
2015年8月,佛山市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市;2017年完成佛山市华数智造公共实训中心等首批3个公共实训基地建设;2018年12月,佛山市继续增加2-3家公共实训基地,其中,基于产教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徒中心——佛山市创汇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为“实训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佛山市精准对接3D打印新兴产业,以“岗位培养,协同育人”为核心,探索形成“1个产业学徒中心 N个企业 N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