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原理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是指事物在发生形变情况时所呈现出的一种特殊现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目标,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应当是柔韧、平滑而充满弹性的。
  一、过程弹性
  首先,过程弹性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多为学生铺路搭桥,使知识的升华自然天成。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科学常识,它大部分是抽象的理性认识。而中学生社会阅历少,对社会现象的感知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在广度上也较为狭窄,习惯于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促成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化的过程应当平滑自然,充满弹性,不应当突兀。它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介绍典型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分析综合,逐步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举例劳神费时,不利于讲解教材内容,于是要么照本宣科。结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头脑昏昏,不知所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过程弹性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展开上,教师要围绕重难点组织教学,主干突出、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层层展开,最后归纳要突出重点。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紧凑而富有节奏感,使学生听起来心旷神怡。
  再次,过程弹性要求教师在语言上不能平铺直叙,如和尚念经,听起来使人厌倦。毛泽东同志曾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教师要运用语调的高低、轻重,语速的快慢、停顿等变化,使语言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富有张力。在词语的使用上,要注意遣词造句、丰富词汇,教师要恰到好地处运用名人名言、古典或现代诗词、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还要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学语言穿插使用,甚至有意插入两句方言,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活跃课堂气氛。
  最后,教学过程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适当的教具。心理学家已指出,大脑皮层的活动是抑制和兴奋交替进行的,长时间单调的刺激会使大脑皮层由兴奋转入抑制,学生会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显著降低。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运用其他手段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区域发生转移。由语言直观转入实物直观是较好的方法,它可使学生由听为主变为以看为主,边看边思。教师则边提示边讲解,突出本质的东西,淡化非本质的东西。
  二、时间弹性
  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在知识的难度、密度的分配上要适度。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兴趣,刺激学生智力的发展。适当的密度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松散、拖沓。
  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所谓“参与”,即不是学习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并体会知识的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推理、判断,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论。
  三、精神弹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的精神状态对学习的目的指向和学习的注意力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精神状态的起伏涨落进行控制和调节也成了提高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课堂教学的精神因素是一个不定值,它随着教学环境、师生情绪的变化而涨落,教学中的精神弹性则在于如何调动师生多层次的主观能动性,使精神的高涨点与教学的关键点相吻合。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教师在讲课时,对所讲的内容饱含兴趣、津津乐道、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情理交融,这必然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反之,教师面无表情、神情疲惫、声小干涩,必然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分散精神,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心智,通过积极的思维去推动学生情绪的提高。精神弹性最重要的是思维的自由度,或者叫做弹性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围绕教学目标,精巧设问,运用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间互相讨论、辩论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
  四、评价弹性
  评价弹性是指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对各类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实施个性化、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可同可异。教师要对传统测验评价的弹性化改良。传统测验的诊断性、公平性、高效率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不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政治课教学中弹性化考试模式可采取以下几种进行:基本题+附加题,选做题,A、B卷,开卷+闭卷,建立一个激励学生的纵横向评价方式。评价有“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两种视角。所谓“横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如全班或全年级等)内进行评价。所谓“纵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进行考察。学生某次的“纵向评价”成绩指学生这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与上一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之差。对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关注,主要是通过“纵向评价”来实现的。
  总之,把弹性原理用之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也更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和秩序渐进原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一、复述的涵义  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学习材料在复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中转移。复述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思维训练,它能有效地将理解、分析和表达统一起来,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篇章复述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复述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促使学生在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篇章结
目的:研究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测定73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
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要抓好两点:第一,掌握方法,读懂诗歌;第二,审清题干,规范答题。本文对怎样读懂诗歌作简要论述。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来的,意思是如果读者对诗人的经历、思想、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很熟悉,就会较容易地把握住其诗歌的主旨。如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而且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梅毒螺旋体一旦侵袭人体后,血清中可产生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刺激因子,如抗CD3-McAb、IL-2、血清干扰素-γ(IFN-γ)、IL-1等共同培养一
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就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一样。精美的导课,像磁石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许多老师都抱怨生物在众多的科目中处于“副科”的地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事实证明,好的导入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以问题的方式进行导课  导课时恰当的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
肝脏在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运输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肝脏也是甲状腺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因此,在肝脏发生病变时,可使甲状腺素生理效应发生改变,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1]
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仅肩负着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更肩负着对孩子的监督责任。随着孩子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特别是英语,很多家长都不懂或已忘记,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学习。笔者认为,家长帮助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应抓住两个原则:创设兴趣的环境,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以便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英语学习本身的确很枯燥:无穷无尽的单词、摸不着头脑的语法、一看就头晕的阅读。这当然没有攻克
近几年,在科学教学上,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都在努力地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把越来越多的教师演示实验,改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但是每一次上课都要分发及回收实验器材,非常麻烦,同时很多学生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希望在课外能够动手实验,但是限于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要求,这些愿望都无法满足。根据这些情况,我校从2008年9月开始进行《微型实验室——科学实验包》课题研究,进行了对科学实验包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单调乏味、枯燥无趣的现象,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教师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