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是师生对话的重要平台,良好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强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努力。评价不应作为最终目的,而应成为教学的必要手段贯穿于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行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多元评价 初中数学教学
  所谓“多元评价”是指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建立的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的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各组的小组长、学生自己等。
  多元评价在实施上按照每周、每月、每学期进行评价,到学期结尾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得出每个学生的学期总评。其中每周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质疑精神、周测表现四个方面:
  ①课堂表现是基础,包括课前准备、听讲认真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互助学习、笔记情况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占的比重最大,为40%,根据每节数学课学生的表现情况,课后进行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由两方面汇总得到每位学生的个人得分。
  ②作业完成情况占20%,在开学初对班上学生进行分层,每天的作业分层布置,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做相应难度的作业。收齐作业后,科代表检查是否按时按量完成,对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待科代表检查后老师再根据每位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认真程度进行加分,两方面得分构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得分。
  ③质疑精神占20%,“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因为“疑者,觉悟之始也。”世界和社会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发生了。解决新的问题,首先是要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学则疑”陶行知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问。他为此写过二首诗,一首叫“每事问”,一首叫“问到底”。他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习惯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已有的知识,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创新人才就缺少生长的环境与氛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之外,还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出了两份题目——培优题和基础题。培优题主要是对于课本内容的延伸,开放性题目较多,给优生和中上水平的学生完成;基础题主要是对课本内容的巩固和加深理解,给后进生和中下水平的学生完成。不管是培优题还是基础题,都鼓励学生质疑,除了向老师请教之外,还要跟同学讨论,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
  ④周测表现占20%。年级每周举行一次数学考试,除了每位学生的卷面分数之外,老师再根据成绩评出班级前十名和进步前十名给予附加分,鼓励优秀和进步同时进行。
  以上四方面得分汇总之后,科代表进行统计得到班上每位学生的周得分,在周一数学课之前打印好贴在公示栏上并在数学课的前5分钟表扬优秀和进步的同学,课后把表彰的学生名单写到教室后黑板,直到下一周周一更新。
  每月得分由四个星期的周得分和月考成绩两方面决定,计算公式为:月得分=四周得分之和*20% 月考成绩*20%。
  每学期得分由四个月的月得分和期末考试成绩两方面决定,计算公式为:学期得分=四个月得分之和*20% 期末考试成绩*20%。
  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多元评价分数评出优秀学生和进步之星。
  在实施多元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①用表彰代替处罚,增强学生自信。
  多元评价承认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性,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而是通过评价肯定学生各方面的优点,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都应该受到表彰。
  ②变负担为乐趣,激发学生兴趣。
  托乐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元评价中一定要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中有所收获,把原来枯燥的作业负担变成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同时解答培优题和基础题中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变负担为期待。
  ③抓住契机,适时评价,客观评价。
  数学课堂是一个变化的随机生成的动态过程,学生会出乎意料地表现出来许多新想法、新问题,这便是课堂教学的契机,老师若有机地抓住这一课堂契机,用鼓励性语言,适当地给予评价,用启发性语言加以引导,将会使课堂教学出现精彩的亮点,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新知。
  每周的评价要准时客观、及时公布,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 徐宝芹;浅谈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 金陈秀;安晓慧;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
  [3] 王朝晖;数学教育评价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方云端;冯义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表现评价方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
  [5] 傅钦志;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差异数学教学[J];教育探索
  [6] 龚玲梅;数学教育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不可缺少,但是直觉思维也非常重要,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中学生直觉思维的欠缺,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针对数学教学中的思维理解及其直觉思维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直觉思维 培养 创造性 自信力  一、数学直觉思维概念的界定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数学直觉是否具有逻辑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
【摘要】:新课程进一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目标。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实践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那在这种情势的要求下如何才能满足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要求,并且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期刊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遵循中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数学教学的规律,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式”教与学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方法,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把激情融入数学学习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开阔思路。  【关键词】学习兴趣 设置问题 讨论交流 保持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
目的:研究强骨颗粒对地塞米松诱导的GIO大鼠血清中TNF-a含量影响. 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A)空白对照组;(B)模型组;?维生素D组;(D)强骨颗粒小剂量组;(E)强骨颗粒中剂量组;(F)
内容摘要: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不良倾向,为操作而操作,以致让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出现许多“低效”的现象。教师不仅要在学生操作之前和操作过程中运用教学智慧驾驭课堂,更要在操作之后进行精心指导,将操作经验进行数学化,有效地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操作指导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
目的:观察糖肾康胶囊(Tangshenkang capsule)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气亏虚、湿浊瘀阻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
【摘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思维训练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互相作用并按一定规律产生和发展的。数学思维的种类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