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经典瞬时受体电位蛋白的表达
【机 构】
:
510120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510120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510120
【出 处】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6期
其他文献
背景:现行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治疗指南如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及美国哮喘教育和预防项目(NAEPP)等均建议哮喘患者在症状控制、病情稳定后减少或停用哮喘控制药物,但上述观点是来源于专家共识而非高水平的循证依据。哮喘患者的降级治疗虽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但有可能增加哮喘的急性发作和肺功能下降。本文的目的是评价控制稳定的哮喘患者在停用小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之后哮喘急性加重的
期刊
背景和目的:虽然肺功能测定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诊断和分级十分重要,但却不能反映慢阻肺的全貌。胸部CT可较好地显示慢阻肺患者的病理解剖学变化(如肺气肿和气道病变),但对其预后价值却知之甚少。本研究假设肺气肿程度及气管壁厚度可预测吸烟慢阻肺患者的病死率,并对此进行验证。方法:2003—2011年在挪威对947名吸烟者随访8年,年龄40~85岁,吸烟量≥2.5包/年。基线调查时,所有吸烟
期刊
背景:在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第3级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疗效优于ICS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哮喘儿童对上述治疗的反应差异很大,约15%的哮喘患儿有β2-受体精氨酸-16基因型,他们对LABA治疗的反应非常糟糕,甚至加重病情。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比较ICS+LABA和ICS+LTRA对
期刊
背景和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以下简称胸膜间皮瘤)患者的预后差,需要探索新的生物标记物以早期诊断胸膜间皮瘤、早期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拟探讨血和胸腔积液中fibulin-3的水平是否能作为早期诊断胸膜间皮瘤的生物标记物。方法:(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血和胸腔积液中fibulin-3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部分患者肿瘤组织中fibulin-3的表达;血和胸腔积液标本
期刊
背景和目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均可增加肺结核感染的风险。然而,目前尚没有关于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否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的相关资料。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来了解ICS可否增加慢阻肺患者感染肺结核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616例慢阻肺患者感染肺结核的情况,共纳入慢阻肺患者778例,剔除不符合标准的162例。根据患者是否
期刊
目的监测我国2004—2010年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血标本中致病菌的耐药状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所有收集的血标本来源菌株统一由中心实验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平皿2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并根据CLSI 2011颁布的抗菌药物临界浓度标准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04—2005、2007—2008和2009—2010年革兰阳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