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昼夜血压节律(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BPCR)变化对心脏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患者24 h动态血压状况将其分成两组,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65例与非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55例;检测患者动态血压状况,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 528403,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 5284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昼夜血压节律(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BPCR)变化对心脏舒张功能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患者24 h动态血压状况将其分成两组,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65例与非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55例;检测患者动态血压状况,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后壁(posterior wall,PW)、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 ,IVS)厚度状况及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同时计算左室重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与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检测心房收缩期内血流(A峰)流速积分(A peak flow time total integration,ATVI)、峰值流速(A peak flow rate ventricular,APFV);舒张前期血流(E峰)流速积分(E peak flow time ventricular integral,ETVI)、峰值流速( early peak flow velocity ,EPF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结果杓型组患者24 h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夜间DBP、夜间SBP分别为(80.27±7.29)、(125.29±10.38)、(69.98±6.36)、(110.39±10.52)mmHg,低于非杓型组的(83.82±7.51)、(130.89±10.71)、(79.81±6.84)、(126.83±10.9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09、13.954、11.053、13.289,P值分别为0.042、0.021、0.014、0.006)。杓型组患者EPFV为(65.02±11.83) cm/s,高于非杓型组的(60.84±11.29) cm/s,杓型组患者A/E、ATVI、APFV分别为(1.03±0.58)、(5.59±1.72) cm、(63.74±11.06) cm/s,低于非杓型组的(1.14±0.54)、(6.11±1.68) cm、(68.82±11.17)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895、11.643、12.339、10.854,P值分别为0.032、0.027、0.013、0.006)。直线相关因素显示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白昼DBP为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5、-0.217、-0.174、-0.173,P均<0.05),和夜间SBP为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1、0.220、0.206,P均<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状况更严重,临床需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调控。
其他文献
目标体温管理指将患者核心体温降低至特定温度以修复或减轻由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的组织损伤,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但是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关于目标体温管理的应用范围与疗效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我们将从目标体温管理的机制、实现方法以及其在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加深对目标体温管理的理解以及优化目标体温管理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CURB-65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的7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后给予血常规、PCT及生化全项等检查,并进行意识障碍、尿素氮、呼吸频率、低血压和年龄≥65岁(Confusion,uremia,elevated respiratory ra
食管-肺/支气管瘘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绝大多数食管-肺/支气管瘘均因典型的进食或饮水后呛咳症状而得到确诊及治疗。本例个案报道患者无典型进食或饮水呛咳症状,患者间断咳血近30年,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因出现大咯血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食管与左下肺存在异常肌性管道,故而确诊为食管肺瘘。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matrix metalloprotein-11,MMP-11)、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共95例作为观察组,收集上述术后标本中距肿瘤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的胃黏膜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11和
目的检测结肠癌细胞中miR-346表达及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结肠癌预测及治疗靶点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qRT-PCR法(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结肠癌细胞株(HCT116、COLO205、SW620)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miR-346的表达。采用miR-346拟似剂(mimic)或抑制剂(inhib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首次超声引导下PTA,观察其术前、术后内瘘狭窄处血管内径和内瘘自然血流量变化,术后随访记录其内瘘使用时间及并
目的探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MTT)体外药敏试验对乳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住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的192例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术后病理均为浸润性导管癌。采用MTT法测定12种药物及3种化疗方案对192例乳腺癌患者的原代培养癌
目的探讨盆底网片改良植入治疗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4例,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盆底重建术,即前盆腔与后盆腔各植入一张网片承托盆腔器官,观察组只用一张原有的前盆腔网片,通过改变穿刺点的进出位置,从而完成全盆底修复。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包括全身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手术
目的研究微型带线锚钉加关节囊紧缩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第一掌指关节脱位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8例RA第一掌指关节脱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0)、关节置换组(n=19)、非手术组(n=19)。术后评定指标: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70岁老龄患者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70岁组(68例)和<70岁组(84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术者严格按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标准行淋巴结清扫,遵循无瘤原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短期疗效指标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