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的核心,他强调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那么,小学英语教学怎样才能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呢?
一、链接教材与生活,使教学内容得以“生活化”
1.运用教材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介绍场所
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There be句型的教学就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连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了运用There be句型便可进行介绍各种场所,我们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每天生活的家,校园或去过的公园等场所。例如,有位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家做了如下的介绍:My house is not big but very clean and nice. It’s on the tenth floor. There are six rooms in it. There is a living room, a study, a kitchen, a bathroom and two bedrooms. In my bedroom,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nd a chair. Near the desk, there’s a bookcase.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on it…你看,学生对自己家的描述是多么的清晰,实在,因为那是他(她)生活的地方,是最为熟悉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能将所学运用。
2.运用教材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介绍人物
在学生生活中,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都是最为亲近的人员,他们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因此在教材中有多个单元话题与介绍人物有关,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obbies,第五单元What do they do?,第六单元My e-friend等,这些谈论人物爱好、职业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于话题熟悉,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主动又积极。一位学生学习之后,就对他身边的朋友做了如下介绍:I have a good friend. He is my classmate too. He’s not tall. But he likes sport.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He also likes making models. He has a happy family. His parents are both workers. We live in the same building. And we have the same hobbies. So we often study and play together at weekends.这位学生对自己的朋友的介绍虽简单但不缺乏自然,因为朋友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了生活的实际他轻而易举就做了一份介绍,没有做作,没有虚假。
二、链接课堂教学与生活,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活化”
1. 导入环节关注生活化的信息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知识承前启后、新旧相连的必然途径,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同样要想英语课文教学更成功,其导入是关键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的导入设计时,可将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信息转变为直接的教学资源,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如教学六年级第三单元Holiday fun一课时,我利用自己的假期外出游玩拍摄的照片及短视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假期活动。
T: Last National Day holiday, I went to Beijing with my family. We visited Tian’anmen Square, the Summer Palace,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and other interesting places.(老师边说边展示图片及短视频)
学生边听边看,很容易就明白了老师假期中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随之我就提出问题,引出新授:
T: 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S1: I went to…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S1: I…
学生在听着老师的介绍后,他们就不难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且能联系他们的实际来做回答。尽管有的回答因词汇有限不会表达,但都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因为我的教学目的已经在师生的谈话中到达了,为新授教学开好了头。
2.新授环节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为课堂内创造更多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处于7~12岁的小学生,学英语更需要在听说训练活动中设置与他们生活实际相近的情景,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交际。因此,我时常会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内为学生创设会话情景,使他们身临其境,说者言而有物、言而有趣,听者闻有所得。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Seeing the doctor一课时,我在教室内布置了诊室的情景,准备了一些医用的道具,自己穿上白大褂,学生自然就是“病人”了。在创设的情景中开始教学
T: What’s wrong with you?
S1: I have a headache. I feel cold.
T: Let me check.(老师拿起听筒听一听,用体温计量一量等)
You have a fever.
S1: What should I do, Doctor?
T: You should…(医生给“病人”提出建议)
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了语篇的学习,学生学得认真投入,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三、鏈接课后作业与生活,使教学巩固得以“生活化”
1.交流性的作业:这一类型的作业是以学生与同伴,家人之间的口头交流为主。如学习六年级上册Then and now后,我布置学生课后去询问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在过去与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在下一堂课上加以交流,学生们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再如学习Chinese New Year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的书籍或网络资源查询中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的情况,并用所学的知识组织语言介绍给同学们听。学生通过交流使课堂所学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
2.操作性的作业:此类的作业我是布置学生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在高年级教学中加以运用较多。如六年级上册Project1 A holiday album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课后利用自己的假期生活资料制作一份假期相册,再与同学交流。再如布置学生自制英语手抄报,自编英语小故事,小儿歌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中逐渐发展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能力。
3.表演性的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语言材料的编排及表演,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然地运用英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书本上所学的“Asking the way”“Shopping”等话题都适合学生表演,因此我时常会根据所教内容,安排学生课后小组排演,课上小组表演。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表演,不仅让学生在集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为一体的活动中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让英语教学与生活牵手,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践行中做英语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江苏】
一、链接教材与生活,使教学内容得以“生活化”
1.运用教材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介绍场所
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There be句型的教学就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连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了运用There be句型便可进行介绍各种场所,我们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每天生活的家,校园或去过的公园等场所。例如,有位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家做了如下的介绍:My house is not big but very clean and nice. It’s on the tenth floor. There are six rooms in it. There is a living room, a study, a kitchen, a bathroom and two bedrooms. In my bedroom,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nd a chair. Near the desk, there’s a bookcase.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on it…你看,学生对自己家的描述是多么的清晰,实在,因为那是他(她)生活的地方,是最为熟悉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能将所学运用。
2.运用教材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介绍人物
在学生生活中,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都是最为亲近的人员,他们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因此在教材中有多个单元话题与介绍人物有关,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obbies,第五单元What do they do?,第六单元My e-friend等,这些谈论人物爱好、职业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于话题熟悉,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主动又积极。一位学生学习之后,就对他身边的朋友做了如下介绍:I have a good friend. He is my classmate too. He’s not tall. But he likes sport.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He also likes making models. He has a happy family. His parents are both workers. We live in the same building. And we have the same hobbies. So we often study and play together at weekends.这位学生对自己的朋友的介绍虽简单但不缺乏自然,因为朋友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了生活的实际他轻而易举就做了一份介绍,没有做作,没有虚假。
二、链接课堂教学与生活,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活化”
1. 导入环节关注生活化的信息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知识承前启后、新旧相连的必然途径,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同样要想英语课文教学更成功,其导入是关键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的导入设计时,可将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信息转变为直接的教学资源,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如教学六年级第三单元Holiday fun一课时,我利用自己的假期外出游玩拍摄的照片及短视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假期活动。
T: Last National Day holiday, I went to Beijing with my family. We visited Tian’anmen Square, the Summer Palace, the Palace Museum the Great Wall and other interesting places.(老师边说边展示图片及短视频)
学生边听边看,很容易就明白了老师假期中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随之我就提出问题,引出新授:
T: 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S1: I went to…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S1: I…
学生在听着老师的介绍后,他们就不难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且能联系他们的实际来做回答。尽管有的回答因词汇有限不会表达,但都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因为我的教学目的已经在师生的谈话中到达了,为新授教学开好了头。
2.新授环节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为课堂内创造更多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处于7~12岁的小学生,学英语更需要在听说训练活动中设置与他们生活实际相近的情景,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交际。因此,我时常会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内为学生创设会话情景,使他们身临其境,说者言而有物、言而有趣,听者闻有所得。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Seeing the doctor一课时,我在教室内布置了诊室的情景,准备了一些医用的道具,自己穿上白大褂,学生自然就是“病人”了。在创设的情景中开始教学
T: What’s wrong with you?
S1: I have a headache. I feel cold.
T: Let me check.(老师拿起听筒听一听,用体温计量一量等)
You have a fever.
S1: What should I do, Doctor?
T: You should…(医生给“病人”提出建议)
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了语篇的学习,学生学得认真投入,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三、鏈接课后作业与生活,使教学巩固得以“生活化”
1.交流性的作业:这一类型的作业是以学生与同伴,家人之间的口头交流为主。如学习六年级上册Then and now后,我布置学生课后去询问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在过去与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在下一堂课上加以交流,学生们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再如学习Chinese New Year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的书籍或网络资源查询中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的情况,并用所学的知识组织语言介绍给同学们听。学生通过交流使课堂所学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
2.操作性的作业:此类的作业我是布置学生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在高年级教学中加以运用较多。如六年级上册Project1 A holiday album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课后利用自己的假期生活资料制作一份假期相册,再与同学交流。再如布置学生自制英语手抄报,自编英语小故事,小儿歌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中逐渐发展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能力。
3.表演性的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语言材料的编排及表演,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然地运用英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书本上所学的“Asking the way”“Shopping”等话题都适合学生表演,因此我时常会根据所教内容,安排学生课后小组排演,课上小组表演。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表演,不仅让学生在集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为一体的活动中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让英语教学与生活牵手,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践行中做英语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