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西民歌的传承发展以及教学意义来阐述音乐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高校推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民族歌曲的弘扬发展等相关方面的深远影响和作用。此外,在对山西民歌教学如何有效开展进行的问题上,有待我们深入探讨落实,我们要开拓以本地民歌为基础,结合其他特色名歌的人文教育渠道,从而体会并真正理解——培养音乐素养和传播民歌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以及对整个社会得建设所起的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一认识,最终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本地民歌以及名歌文化的兴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高尚人格的目的。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文化蕴藏与历史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发展历程。透过历史,我们得出结论,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其产生影响。足以可见,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健康而又向上的文艺发展在当今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的。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进一步阐明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艺所具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还特别强调文艺创作发展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高屋建瓴,又朴实生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渐紧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各国音乐文化交流频繁,音乐教育事业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也产生了越来越来大的影响,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所表现出的内容,涉及到不同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只是一种音乐现象,也深刻的折射出了各个时期与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更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
  在新世纪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中,民族音乐文化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民族音乐文化的功能,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各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山西省民歌音乐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断前进的,同时也在迎接挑战、表现个性的过程中向人们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征。诚然,我省对民歌音乐文化的挖掘保护以及传承发展目前还停留在文化系统方面,如搜集编撰了山西各地各路民歌的集成,开展地方性民族音乐保护相关的论坛,定期召集民族音乐人士开展民歌音乐交流会等。但我认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将学校音乐教育拓展作为另一条主要途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基地,高等教育应该从系统工程方面真正担负起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我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有责任把我省的民歌音乐文化推广普及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去,坚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给本地民歌的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有机统一结合起来,降低现代化给原始传统民族音乐带来的冲击,更加灵活多元的适应整个新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使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既有民族音乐的本土风格,又与世界文化相得益彰。在教育上也可在推动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个人文化底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山西民歌的形成與发展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山西民歌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地方特色。它记载了黄土高原上人群的生活面貌,表达了人们生生不息的情与思,构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域音乐文化的独树一帜的一面,不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而且还是我省深厚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探究我省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是开展我省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
  山西民歌作为我国民歌风格中最为鲜明的北方民歌代表,同时山西又是我国民族文化发源的最早区域之一,所以山西民歌所承载的民歌文化传承义务是其首要职责。山西民歌的题材主要都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民歌大多都是描绘劳动生活场景、社会生活、爱情故事以及革命斗争等题材的歌曲,这些题材的运用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包含其中,推广与发展山西民歌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三、山西民歌在我省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状况
  在世界向开放、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时,本地民歌受到了西方音乐、流行音乐的强烈冲击,不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流行与内陆、香港及国内外的流行音乐,本地民歌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正在走向下坡路。因此,重视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的民歌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推动本地民歌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教学任务不仅仅是面向世界多元化儿展开,也是扎根民族文化来开展的。音乐教育作为现今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科目,所承载的不单单是人类对于音乐美的享受,更是对人类精神文明以及民族文化的一种记忆。
  山西省作为我国北方音乐的代表,民歌曲目亦是数不胜数,为了更好的挖掘与发展地方性音乐文化,山西省高校音乐教育在各大高校都设立系、院等艺术专业,广泛的吸取音乐教育人才来从事音乐教育。但是,对于培养地方性音乐文化人才的教学目标性不够强烈,各大院校广泛采取的是统一教学模式,对于山西省的民歌教学培养针对性不够强烈。所谓“术业有专攻”,要想将山西省的文化精髓更好的传承下去,必须要进行专项的音乐文化培养。   四、如何有效进行本地民歌音乐教学
  在高等院校积极开展本地民族音乐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文化涵养和人文素养,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方式,积极探索、研究音乐教学中的的规律,尝试新型的教学手段,开拓我们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阵地,开展好十分重要而又挑战重重的本地民歌教学课程,使本地民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生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方面,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和汲取到丰富而优秀的民歌精华,最终实现我们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健全高尚人格的教育教学目标。
  在做好上述的教学方向的规划之后,就要制订一套可行性强的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方案。首先要明确音乐教育目——高效地进行山西本土音乐的教育,所以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之中就要强化老师与学生的本土民歌意识,更直接点就是要加强音乐老师对于本土民歌的掌握与热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影响下一代山西的音乐教育人。目前我省的音乐学习者多数对于山西本土民歌的熟识度偏低,对其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就是我省的音乐教育者大多都是掌握了比较全面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而对于我国底蕴深厚的民族音乐探究则是少了太多的学习研究。作为一个志向于将山西高校音乐教育走向本土化的人民教师,我觉得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时,体会到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荣耀的重要意义。
  在明确目标之后就是具体的教学措施的规划。在进行的教学之前,要让学生了解他们对于我省的民族歌曲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民歌之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以此来激发他们身上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在教学之中,老师首先要对山西的民间音乐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以及掌握,对于怎样将这一份民族的精神食粮怎样传达给学生要有一个清晰而又规整的教学步骤。也要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近距离接触这些“生长”与民间的艺术,山西民间歌曲的美主要还是在山水以及乡村之中,引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村落高原是领略这些歌曲的最有效而直接的方法。
  最后,对于山西民歌的学习不单单只是文化底蕴上的了解以及掌握,还要将其传承与发扬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演唱技术上的学习。山西民歌有一定的方言性,作为山西人这是一个较容易克服的问题。更多的是对歌曲韵味上的掌握与歌曲演唱技巧的克服,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勤加练习而达到理想目标的。所以要想更加有效地进行本地民族音乐的教学这三个步骤是不可忽视的。
  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的生命记忆和永恒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无形的文化财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维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威胁。一些依靠口授和欣慰传授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早已失传。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我省在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但仍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仍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弘扬发展上。
  山西地区的民歌作为我国民歌的重要代表,其中所蕴含的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不可忽视的,民族音乐不仅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明,同时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必须要担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
  六、在山西省高校推广山西民歌的意义
  推广山西民歌不仅能让我们体会到歌中艺术魅力,增强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更能作为精神纽带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深刻体会先辈丰富的思想内涵。就个人而言,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食粮;就国家而言,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总结
  山西民歌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文化极富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其中原因极少为大家所探究。前人对山西民歌的研究侧重于流传的情况,以及音乐本身层面,对于山西民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则没有太多的讲述。本文主要就是全面的深入的剖析山西民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另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从二者紧密关系中进一步阐明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我国法律保护现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鄧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5]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J].中国音乐学,1997(04).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09).
  [7]屠明.大学生与中华音乐文化[J].中国音乐学,1997(03).
  [8]吕晓云.音乐教育的功能[J].音乐天地,2004(05).
其他文献
【摘要】近期,由于流行手风琴、自由低音手风琴、巴扬手风琴的兴起和发展,手风琴重返大众的视线。艺术管理思维创新下,精美制作的宣传品,具备特殊的视觉平面艺术及美学的附加价值,对于手风琴推广具有一定的帮助,使手风琴变成时尚的代言人。本文着重对“金杯之声”解读及对宣传制品及推广分析,从而实践艺术管理创新思维。  【关键词】宣传品制作与推广;艺术管理;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歌唱以她独特的魅力得到家长们青睐,学习声乐的人年龄也越来越小,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对幼儿声乐教育师资实力和教学方法的要求不容忽视,应该高度重视。声乐教学者一定要用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指导,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中运用科学的方式演唱,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幼儿声乐;科学发声;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艺术产生
期刊
【摘要】舞蹈作为传统仪式中的肢体表现形式。历经世纪之变,已深入当代素质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一线舞蹈教育者,为追求这一主题教学而逐步更新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追寻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其向着更加丰富的训练体系发展。然而,它的训练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舞蹈训练可为高中生的行为、举止、仪态等提供正确的引导,并使高中生能夠恰当地认识自身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
期刊
【摘要】在“快闪”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项目研究前期和中期,笔者大致确立了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快闪”社团的创建模式及在“快闪”活动过程中策划者需要了解的各方面知识。在后期的研究中,笔者将重点转移至如何利用新媒体等新兴媒体方式宣传项目,将模式具体化、细碎化。  【关键词】线上线下结合;社交软件;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今的传播时代,新媒体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让人
期刊
【摘要】我国声乐民族唱法受我国戏曲的影响,咬字与行腔是声乐艺术的重要技术,是音乐的语言。在歌曲演唱时,不仅要求气息要流畅与饱满地运用于美好的音色,要体现我国民族声乐的特色,更离不开对我国地方语言的运用。民歌中“字正腔圆”的说法,主要指的是咬字与行腔的辩证关系,演员按个人对剧情、曲谱的理解将字与声巧妙的结合,形成歌唱的特色。本文将结合我国声乐民族唱法的特点,对歌曲演唱中咬字与行腔进行探讨。  【关键
期刊
【摘要】古琴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古琴还是琵琶、太极还是十二生肖都是具有“中国元素”的符号,在世界范围、在快节奏运行的都市,琴乐的价值在于它的轻虚淡远、自然和谐,可以净化心灵、传递美善。  【关键词】古琴音乐;张子盛;华夏古乐;专场音乐会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4月8日晚,“春光弦影——张子盛与华夏古乐专场音乐会”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礼堂上演,以下简称“春光弦影音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艺术领域中,民族唱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歌曲。而戏曲则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形式相对于民族唱法更加复杂多样,同时也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新民族唱法之所以逐渐得到国内外的认可,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断的在进行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发展过程。作为民族声乐学习者和川剧爱好者,在接触川剧和学习声乐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市场也日益繁荣,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儿童剧作为一种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戏剧类型,在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儿童剧与也因其特殊性,与其他影视剧类别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此,本文针对儿童剧的概念进行阐释,并从儿童剧的故事创作、儿童剧的角色创作以及儿童剧的表演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其与影视剧的差异,  【关键词】儿童剧;影视剧;分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我国21世紀创作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中,探索民族唱法中的美声唱法影响,尤其是研究其对豫剧旦角唱法的气息支撑作用,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融入到木兰这个女性角色——女高音所采用的美声唱法与豫剧旦角唱腔的结合中。本土性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对于民族女高音形象与气质的塑造,对于我国民族歌剧如何借鉴豫剧旦角唱法,融入西方歌剧范式、精神中,都体现出不同理念存在意义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特点。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几千年的音乐文化历史中,有无数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保留并流传至今。进入大学一年,学习民族音乐学。虽然还没有学到这一学科的精髓,但仍有不小的收获,本文希望通过自己对民族音乐学和民乐的学习与研究对传统音乐进行探索,探索传统这条河流。  【关键词】传统;民族;音乐;民乐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传
期刊